作者:Nancy,PANews

前有Compound創始人聲稱“積分時代終結了”,後有“空投鼻祖”Uniswap創始人建議項目“發行代幣而不是積分”,氾濫成災的積分玩法已出現“審美疲勞”甚至被唱衰。

作為TVL和用戶數迅速增長的重要武器,積分制的引入推動著各家項目生態繁榮並實現估值躍升。隨著積分文化開始在加密領域大行其道,迄今包括Layer2、LSD、SocialFi、DePIN、鏈遊、交易所、錢包和NFT等諸多賽道的項目均有入局。

然而,日漸內捲化的積分賽道正難掩走下坡。目前,市場圍繞著積分制主要有以下幾點爭議:

線性/分批釋放獎勵被批損害用戶利益

積分空投已成為專案用於激勵用戶參與的新興工具,但從以往案例來看往往會面臨砸盤壓力以及用戶留存難等風險,對此不少專案方開始實施獎勵線性釋放或分批分配的策略,但相較於以往挖提賣這種方式不被用戶買單。例如,近期再質押賽道龍頭EigenLayer採取分批且線性釋放的空投方式後,引發用戶不滿出現大規模提款請求,為此EigenLayer就部分社區問題進行了澄清並宣布向所有交互用戶分配額外代幣EIGEN。流動性再質押協議Renzo也因將排名前5%地址設定為線性釋放等空投規則導致社區不滿後發生嚴重脫鉤,後調整為一次性釋放。

女巫審查的合理性存疑

雖然獵巫行動往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獎勵分配機制的公平性,但當前不少項目對積分的女巫審查被認為缺乏合理性,原因在於目前積分制主要是以存款或交易量為主,這些積分的取得是基於資產數量、參與時長、資金規模和交易次數等指標,且有著一定的提款限制週期,即用戶相比以往空投形式需要更高的時間和資金成本。不僅如此,不少專案推出各項任務鼓勵用戶刷量後卻進行女巫審查,用戶被反擼風險大大增加。此外,還有部分項目透過設定最低積分標準來實施反女巫策略,雖然可在一定程度上篩選出吃「低保」的擼毛群體,但部分低成本參與的真實用戶也被排除在外。

積分價值被不斷膨脹稀釋

各家在積分活動的時長設定上均不同,除了單次積分活動,還包括多期/多階段甚至永久的積分計劃,雖然多次積分活動可以為項目帶來持續的參與度,但持續推遲的積分獎勵和不斷稀釋的積分價值正消磨用戶的參與熱情。例如,L2專案Blast在主網上線後的新積分規則、以及後續連推出了積分加成、Blast Jackpot等活動讓前期參與用戶的積分收益被一再通膨稀釋。

獎勵分配機制存在不公平性

由於許多項目的積分賺取將資金體量作為重點評斷依據,這對沒有資金優勢的散戶而言並不友好,特別是部分設定最低積分的項目會讓散戶成為“陪跑選手”,但散戶卻是市場主要參與群體。例如近日孫宇晨團隊向Swell L2存入12萬枚EETH,佔總存款46.6%。另外,針對不同積分階段的參與用戶進行分批獎勵也被認為有失公允,例如EigenLayer最初空投方案將「直接在EigenLayer質押的用戶和LRT持有者」列入第一階段,而其他協議互動用戶卻被排除在外。

積分成「引流」手段

與明確APR的DeFi挖礦類專案不同,積分制的空投預期是使用者參與的主要動力,但也被不少當作是一種有效引流策略。例如,近日Solana生態DEX衍生性平台Drift Protocol在推出積分交易活動數月後開啟空投,但參考依據卻並未根據積分,而是分給OG用戶,也被社區質疑存在「老鼠倉」行為。

說到底,積分模式備受質疑背後是分發模式的不透明、獎勵分配機制的失衡、規則的肆意修改以及將積分作為營銷噱頭等,這些問題正在大幅消耗和透支用戶信任以及項目品牌價值。

而由於大部分項目的積分制大同小異,用戶已出現“審美疲勞”,但有不少項目開始在積分營銷上“下功夫”。例如近期Blast推出的金塊大獎允許用戶透過添加代幣或NFT組成套組來獲得積分抽獎機會,豐富了用戶積分獲取管道並增加了參與的趣味性;AnimeCoin的Gacha Grab的積分活動允許用戶透過NFT獲得積分後抽取不同等級的扭蛋獎勵,在營造互動性和趣味性的同時,透過增加積分的消耗管道來避免用戶過度累積;UniSat推出限時的積分多倍獎勵活動,可有效提高用戶參與度和留存率;Friend.tech將Paradigm等投資機構的積分發放給用戶,這種「補貼」模式也更易提升用戶忠誠度並為專案更好引流。

同時,隨著積分相關工具逐漸完善,將迎來更大的成長和優化空間。例如Whales Market可提供積分場外交易市場、OKX Web3錢包支援積分挖礦看板功能、Stack可建構鏈上分配和追蹤積分框架等等。

總的來說,積分項目獲高資金和用戶參與背後是市場情緒的溢價,一旦市場情緒逆轉後將難以為繼,因此項目的積分設計時應在更注重信息透明度和公平性的同時,更為全面捕獲社群用戶貢獻度。

「如果你認為社區不值得,請不要發布代幣。」正如Hayden Adams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