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 Cointelegraph,編譯| PANews
區塊鏈數據和研究公司BraveNewCoin(BNC)在最新發布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風險分析報告中指出,這一新興領域存在許多嚴重的“非金融”風險。
實際上,DeFi市場涉及的財務風險已經屢見不鮮,用戶投資DeFi協議/項目總會出現虧損或其他損失。或許是考慮到這一點,BNC報告深入探討了基於以太坊智能合約金融協議的更多技術性問題。
這份報告由BNC分析師Xavier Meegan撰寫,他最先談到了以太坊DeFi可擴展性風險,這個問題相信許多投資人在“DeFi熱潮”時期身與體會,以太坊網絡擁堵導致DeFi交易者不得不支付高額gas費用,有的還會引發交易失敗,甚至導致DeFi協議出現故障或無法正常工作。
在收益耕作最瘋狂的那段時間裡,以太坊平均交易費用創下歷史記錄,一度飆升至15美元區間,BNC在報告中特別提到“黑色星期四”事件:
“我們看到交易費飆升引發了2020年3月12日黑色星期四,當時MakerDAO參與者無法排名競標抵押品,結果被強制清算了抵押品。”
此外,BNC報告還提到了智能合約風險,包括可重入性風險(reentrancy risk)——如果用戶在合約更新其內部狀態之前發送了ETH,就會導致此類風險發生,今年四月dForce遭遇攻擊被竊取2500萬美元就是因為這個漏洞引發的。
閃電貸風險也是DeFi主要漏洞之一,閃電貸是指在同一筆交易中藉入和償還資產的DeFi借貸交易,市場上遭到閃電貸漏洞攻擊的DeFi協議有很多,比如bZx、Opyn、Harvest Finance以及最近的Pickle Finance。
DeFi行業還存在預言機風險,該風險主要來自於預言機服務提供商或惡意行為者信息操縱,此時DeFi智能合約會受到欺詐性、或不正確的鏈下價值和資產價格數據。一旦預言機數據可以被操縱,犯罪分子就能從中受益,同時也會給DeFi協議帶來損失。
不僅如此,可組合性風險也是DeFi協議需要面對的問題之一,所謂可組合性是指某個DeFi協議需要依賴另一個協議才能起作用,BNC報告中指出,去中心化金融生態系統內部的“貨幣樂高”互聯性概念也導致產生許多風險,“當前DeFi協議中的互聯性與2007-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的傳統銀行風險極為相似。”
另外,DeFi協議還存在中心化風險,這種情況主要是指DeFi協議被中心化“中介”機構所控制,或是協議治理被幾個“巨鯨”掌握。 Uniswap的第一次治理投票就是個很好的例子,當時少數參與者希望控制投票結果。此外,DeFi市場中所使用的大部分穩定幣都是由中心化公司管理、控制。
Infura提供基於雲端的以太坊客戶端,能讓用戶不必自己允許節點,但在11月中旬,以太坊未公開硬分叉升級導致應用接口服務提供商Infura未能及時升級引發宕機,導致許多交易平台的ETH和ERC-20代幣充提服務受到影響,這也充分說明節點基礎架構運營商也存在風險。
就目前而言,大約有63%的以太坊社區使用Infura作為區塊鏈交互的首選解決方案,但如果有一天Infura無法如期運行,將會給整個以太坊社區帶來什麼後果?
總體來說,BNC報告給出了以太坊DeFi存在的17個非金融風險點,包括:
1、可擴展性風險
2、智能合約漏洞風險-普遍存在
3、智能合約漏洞風險-可重入性漏洞
4、智能合約漏洞風險-未處理的異常漏洞
5、智能合約漏洞風險-整數下溢/上溢脆弱性
6、智能合約漏洞風險-交易訂單依賴性脆弱性
7、智能合約漏洞風險-時間戳依賴漏洞
8、智能合約漏洞風險-不可升級的智能合約漏洞
9、預言機風險
10、設計風險
11、可組合性風險
12、中心化風險
13、經濟激勵風險
14、金融知識不足風險
15、監管風險
16、以太坊區塊鏈分叉風險
17、披露風險
BNC最後總結稱,去中心化金融行業還存在更多未發現的風險,如果不及時糾正,整個生態系統可能會陷入到巨大的財務噩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