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平台可能會更像一個純技術提供者,不再佔據主導地位。

鏈新(ID:ChinaBlockchainNews)原創作者| 王晟宇

區塊鏈與隱私計算均是這個時代前沿技術的代名詞,區塊鏈技術以去中心化、公開透明、不可篡改的特徵構建新的信任體系。但目前仍處於應用的初期,存在隱私保護不足,計算與存儲能力薄弱等問題。隱私計算技術被認為是解決區塊鏈以上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之一。

區塊鏈與隱私計算的結合,被行業內作為技術突破的重要方向。

近日,《鏈新》專訪了北京大數據研究院區塊鏈與隱私計算研究中心主任莫曉康教授,探討當下區塊鍊和隱私計算的發展現狀。

北京大數據研究院成立於2015年,是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指導與支持下,由中關村管委會、海淀區政府、北京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四方共同支持建立的,是國內首個整合了政府、大學和市場三方面資源的大數據研究機構。

區塊鏈與隱私計算研究中心成立於2021年3月後,作為中心主任,莫曉康還承擔著為研究中心組建團隊的職責。

作為美國斯坦福大學的數學博士,莫曉康回國後曾任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訪問教授,北京雁栖湖應用數學研究院特聘教授。

莫曉康致力於推動隱私計算技術,特別是零知識證明相關技術的應用研究,近年來專注於區塊鏈與隱私計算的產業化應用研究。

莫曉康認為,在21世紀科技創新的洪流當中,區塊鏈與隱私計算技術具有最大的革命性與顛覆性,它正在引發第二次互聯網革命,其衝擊力可能超過1994年開始的第一次互聯網革命。

1

鏈新

隱私計算影響整個商業社會的核心機制

鏈新:您此前是做應用數學的,怎麼進入區塊鍊和隱私計算領域的?

莫曉康:幾年前,我從事的是金融科技工作,在一次涉及金融交易人員身份認證的問題中,接觸到區塊鏈技術,從那時候展開了對區塊鏈領域的研究。

其中,零知識證明的概念,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它運用獨特的數學算法,解決了人類互動過程中,一些貌似絕對不可能解決的問題。它從一種全新的角度,展示了數學的實用價值。這給人一種非常神奇的感覺,這一點是吸引我進入這個領域的最初動力。

我認為,在21世紀科技創新的洪流當中,區塊鏈與隱私計算技術具有最大的革命性與顛覆性,它正在引發第二次互聯網革命,其衝擊力可能超過1994年開始的第一次互聯網革命。

這種感覺是我轉向區塊鏈與隱私計算領域的原因。

鏈新:如何定義隱私計算?

莫曉康:就我個人理解,隱私計算最核心的功能,是構建信任的橋樑。所以在我看來,隱私計算其實應該叫做“信任計算”。

信任是人類社會正常運行的基石,在社會經濟活動中,除了最直接的勞動以外,剩下的大部分活動(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商業),基本上都是在做一件事:由某個第三方權威機構,為其他參與者提供信任。

第三方提供信任的基礎,一部分是基於對人的道德信任,另一部分則是基於多方利益的相互制衡。如果這個提供信任的第三方有失信行為,它可能會因此遭受經濟損失。但是我們也都知道,這樣的信任機制有其非常脆弱的一面。

為了防範各種可能的失信行為,人們不得不建立層層設防、交叉監督的複雜體系,從而導致極高的社會成本。

鏈新:我們為什麼需要隱私計算?它具體能夠解決哪些社會問題?

莫曉康:隱私計算的出現,為人類社會構建信任機制,提供全新的辦法。借助一系列獨特的數學算法,它能夠在互聯網上構建一個全球信任基礎設施,使得任何兩個遠隔天涯的陌生人,能夠像村里的熟人一樣互動,或發生商業行為。重點是,不再需要第三方“中人作保”了。

鏈新:這是否意味著未來像支付寶這樣的中心化平台會消失?

莫曉康:技術平台還是會有的。區塊鏈也需要編程,這件事得有人做。未來的平台可能會更像一個純技術提供者,但它不再佔據主導地位。因為平台在信息透明的意義上,對所有參與者是平等的。

鏈新:隱私計算對哪個行業的影響最大?

莫曉康:隱私計算的出現,影響的不是一個特定行業,而是整個商業社會的核心機制。它為整個人類社會可能帶來的紅利,目前還很難估量。我們只能說,未來是值得期待的。

2

鏈新

隱私計算目前是區塊鏈技術創新最強有力的武器

鏈新:區塊鏈與隱私計算的關係是怎樣的?

莫曉康:2008年,中本聰提出了區塊鏈技術,在一個特定領域(貨幣與支付領域),解決了信任橋樑問題,使得“可信第三方”成為多餘。比特幣的運行歷史,為這項技術提供了大規模的技術驗證。但是這個技術也有一個致命弱點,那就是為了信任,犧牲了隱私。所以嚴格說來,區塊鍊是一鍋沒有完全做熟的飯。

1980年前後出現的隱私計算理論(那時沒有隱私計算這個叫法),比區塊鏈早了30年,而且在概念上遠遠超過了區塊鏈。因為它從理論上給出了替代“可信第三方”的完整解決方案,而區塊鏈則只是給出了一個不完整的初級方案。

從純科研的角度上說,隱私計算的技術含金量可能是區塊鏈的百倍以上。

隱私計算目前也是區塊鏈技術創新最強有力的武器。隱私計算與區塊鏈技術的有機結合,是當今最有潛力的一個發展方向。我個人感覺,也許10年後,隱私計算會成為整個區塊鏈技術的標配。

沒有隱私能力的原始區塊鏈技術,不具備承載實質性多邊商業邏輯的能力,兩個商家不可能把自己重要的隱私數據放在透明的鏈上。

鏈新:隱私計算發源更早,為什麼現在好像並不如區塊鏈應用的更廣泛?

莫曉康:隱私計算進入應用的第一大障礙,是計算的成本非常的高。即便以今天計算機硬件所達到的性能來衡量,完成大規模的隱私計算任務,仍然會感到很吃力。

舉例來說,2009年全同態加密剛出來的時候,其計算速度是普通計算的10的13次方倍。經過十年科研的努力,目前已經提高到普通計算的1000倍到1萬倍左右。

不過,隱私計算的速度還在不斷優化,加之計算機硬件本身一直在以摩爾定律的速度提升,隱私計算技術已經初步具備了產業化落地的條件,未來10年應該會有很重要的商業應用得以實現。

隱私計算進入應用的第二大障礙,在於其核心理念“可用不可見”不是很容易理解。而且它根本價值的體現,往往涉及到商業模式的重大改變。它意味著在多方合作中,合作各方要把各自具有隱私性的數據,那些本來不願意上系統共享的數據拿出來共享。

這裡所說的“共享”並不是要讓指其他人看見你的數據,而要讓這些數據能以某種安全的形式進入商業邏輯的處理中。這樣的創新需要技術方與應用方非常深度的合作才能完成。只有當隱私計算被充分使用時,區塊鏈才能真正開始商業落地。

鏈新:國內目前的隱私計算研究處於什麼樣的階段?

莫曉康:由於歷史的原因,隱私計算理的科研的主流,目前主要還是集中在歐美與以色列等地。國內有少量學者做了不錯的工作,但是總體來說,差距還是比較大的。我們期待未來10年,中國學者們與行業實踐者們共同努力,能夠逐步趕上來。

3

鏈新

真假區塊鏈之辨

鏈新:關於公鍊和聯盟鏈,您如何看待這兩種未來的主流生態?

莫曉康: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可以分為技術層面與應用層面來看。

從純技術層面來看的話,公鏈環境提出了一個完整的核心技術問題,即在互不信任的多方之間,通過數學算法,構建起完全的信任。

公鍊是一個尖端技術的理想試驗場,因為公鏈這個環境最嚴苛,沒有任何可以弄虛作假的空間。首先,所有代碼都是開源的,全世界都可以看到;其次,公鍊是一個完全開放的環境,任何人都可以隨時加入。所以你得考慮一定會有很多的“壞人”,他們隨時準備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攻擊你的程序,這種攻擊有可能給他們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如果你的算法有任何弱點或漏洞的話,他們是絕對不會放過你的。

聯盟鏈的環境,則可以做成高度“可控”的環境。比如說,節點的數量可以很少,所有節點可以放在同一個速度極快,通信100%可靠的局域網上,可以讓所有節點都是好人,沒有壞人。

從應用角度,來看公鏈與聯盟鏈,重點不在於它是公鏈還是聯盟鏈,而在於它是真區塊鏈,還是假區塊鏈。

鏈新:這個真假區塊鏈的區別體現在哪些方面?

莫曉康:有幾個可以觀察的點。第一,是否在一些重要的商業(或者行政)環節上,把對人(包括機構)的信任,替換成對算法與程序的信任?

第二,如果用到了隱私計算,是否體現了“可用不可見”的特點?

第三,這件事是不是一定需要區塊鏈(或隱私計算)才能完成?如果不用區塊鏈也照樣能做得很好,那就很可能不是一個真實的區塊鏈應用。

鏈新:你怎麼看待真假區塊鏈之爭?

莫曉康:從短期來看,無論是真區塊鏈,還是假區塊鏈,都各有其價值。畢竟區塊鏈技術還處在其產業化發展的早期。即便是有些“假”的項目,也能起到普及知識與理念,鍛煉相關技術團隊的作用。而且整個行業也需要一個逐步摸索的過程,逐步找到真實的應用。

當然,從長遠來看,只有那些真正體現區塊鏈(或隱私計算)技術特點的應用,才會有大的未來。那些僅有區塊鏈之名,而實際區塊鏈技術特點極弱的項目,會在產業日漸成熟的進程中,被逐步淘汰。

4

鏈新

沒必要“萬物上鍊”

鏈新:你認為目前區塊鏈產業發展當中存在哪些問題?

莫曉康:創新性和產業的結合,這是一個比較難的問題,它需要綜合能力的體現。在我們目前看到大部分項目中,區塊鏈真正的創新性並沒有得到很強的體現。區塊鏈常常被當成常規IT技術的改進版來使用。

技術世界與應用世界還有很大的的隔閡。一般來說,從事技術的人通常不熟悉應用場景,而熟悉應用場景的人,對技術的了解也不太多。

我們需要構建一個溝通的橋樑,讓兩邊能夠有效對話,建立相互的理解,並進一步發生化學反應,產生出有價值的結果。目前這個領域還處在早期,所以需要更多的耐心。

鏈新:如何看待“萬物上鍊”這個命題?

莫曉康:區塊鏈有一個核心的邏輯,在沒有第三方的條件下,把不信任變成信任,而且是構建直接的信任。如果一個應用體現了這個特點,那它就是真正的區塊鏈應用,也是有長遠發展價值的;如果這個特點缺失了,那它可能是不需要區塊鏈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必要萬物上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