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新(ID:ChinaBlockchainNews)原創作者| 廖羽
互聯網大廠在元宇宙攻城略地,並不新鮮,而B站董事長陳睿在這上面加了個“最”字,點燃了人們的好奇心和輿論沸點。
11月17日,B站對外公佈第三季度財報,B站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睿在財報電話會議中談及“B站元宇宙構想”,稱“B站是中國最適合去實現"元宇宙"概念的公司之一”。
緊接著12月6日,Tech星球便披露B站測試相關元宇宙業務“高能鏈”的消息,稱此鍊為打造B站元宇宙生態而展開。
然而,這些消息並未提振B站的股價。
最近公佈的B站第三季度財報,數據表現並不亮眼,遊戲業務板塊發展放緩、成本抬高、投資虧損等利空消息使其股價低迷。
而且,B站的元宇宙業務尚在要素發展階段,並未有詳細發展計劃或產品落地。
或許,B站需要元宇宙,但這並非朝夕之功。
元宇宙只欠東風?
未來的元宇宙生活是什麼樣的?也許這個問題有多個答案,但有一樣是不能缺少的,就是人。這包括虛擬身份、虛擬形像以及沉浸感。
置身於元宇宙,我們需要數字身份證、身體以及意識與身體的高粘合,但是虛擬形像不應與真人形態過於相似,以免產生“恐怖谷效應”,所以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次元化虛擬形象會成為未來較普遍的身體狀態。
據《鏈新》觀察,目前國內虛擬人主要聚集平台有四類。其中,流量最高的短視頻派“柳夜熙”等植根於抖音;有時尚廣告定位的照片派“AYAYI”等活躍於小紅書;此外還有一批功能性虛擬人活躍在自家品牌宣傳一線,如華為雲的“雲笙”和OPPO的“小布”等;而次元化虛擬人則集中於B站。
在B站12週年演講中,陳睿提到,過去一年,一共有32412名虛擬主播在B站開播,同比增長40%;相關播放量增加70%;虛擬主播們的直播彈幕互動量漲幅更是直接翻了一倍。
著名品牌IP孵化人陳格雷也告訴《鏈新》,B站的V-TUBER頻道中已經形成了小規模的自循環,頭部虛擬人如A-SOUL等已經盈利。
另外,B站還在沉浸感方面繼續嘗試突破,分別於2021年1月、11月分別推出了虛擬歌舞劇《創世之音》和全球首個純虛擬偶像T 台秀《Bilibili Vup Collection虛擬時尚大秀》,通過CGI、AR、VR技術的配合,打造線上、線下全媒介貫穿的虛擬人內容矩陣,讓人沉浸其中。
但是這還不夠,虛擬人物要生活,還需要物質資料和所有權,這在元宇宙中對應著的,是能支撐起元宇宙經濟系統的NFT以及打造NFT需要的區塊鏈技術。
《2021 易凱資本元宇宙報告》顯示,搭建NFT需要三個基本要素——創作者及文化IP、技術支持及平台發行方、社區傳播和收藏家。而B站有7200萬日活用戶忙於社區傳播,270萬月均活躍UP主忙於創作,月均視頻投稿量超過1000萬,且還有2400萬月均付費用戶充當收藏家,完全滿足構造NFT的條件。
按照這一條件,B站用戶們將自己的視頻NFT化並不難,而高能鏈(UPowerchain.com)或許就是那道“東風”。
據Tech星球放出的截圖顯示,高能鏈的的應用場景分別是“數字藏品”“數字身份”和“數字世界”,數字藏品對應著NFT,身份對應著區塊鏈地址,數字世界對應著元宇宙生態,輻射範圍十分全面。
B站官方稱,高能鏈目前重點在內容版權保護、數字化作品所有權認證等方面。
(高能鏈官網截圖)
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元宇宙產業委員會執行主任於佳寧曾表示:“目前關於高能鏈的信息披露相對較少,從現在的信息來看,在初始階段高能鏈比較可能是一條私有鏈。私有鏈的記賬權僅在一個人或一個機構手裡,在本質上和傳統中心化系統差異不大。”
亟待新故事
一直以來,B站給外界的印像多是“披著彈幕外衣的遊戲公司”,2018年遊戲業務收入甚至佔總收入80%以上,足可見其對於高毛利遊戲業務板塊的盈利依賴。也正因如此,上市之後B站調整業務線,加大對增值服務、廣告、電商及其他業務的投入,推動營收均衡。
從三季報結果來看,此舉確有成效。廣告業務收入11.7億元,同比增長110%,成為增速最快的業務板塊,電商及其他業務收入達7.3億元,同比增長78%,遊戲業務收入13.9億元,同比增長9%,佔總營收比例已降至26.7%。
不過,新上線的廣告分成計劃抬高了平台的成本,使其同比增長高達83%,而直播業務毛利率低,其營收佔比上漲對於盈利並沒有過多貢獻,反倒是高毛利的遊戲業務增長放緩,使得B站虧損飆升。
據B站第三季度財報顯示,B站在遊戲部分的投入產出並不協調,“移動遊戲的宣傳開支”一項占營業成本一半以上,可即便如此大力宣傳,《機動戰姬:聚變》 、《刀劍神域黑衣劍士:王牌》、《命運:冠位指定》等遊戲也未取得亮眼成績,使遊戲業務增長乏力。
B站的多線業務佈局,雖使其營收比例相對均衡,卻也讓其業務分散,使得主營板塊優勢不突出。另外,今年B站在投資領域動作頻頻,也影響了其財務狀況。
據不完全統計,B站今年公開對外投資超過40家公司,除了文娛領域,觸角延伸至食品飲料、服飾和新聞資訊網站等。但這部分投資受“對上市公司的投資的公允價值變動”影響,在三季度造成7.24億元的投資虧損,同比增長近5000%。
翻開B站財報,B站第三季度雖然營收攀升,達52.07億元,同比增長61%,但與此同時,淨虧損金額也創歷史新高,達26.86億元,同比擴大144.01%,環比擴大212.33%,虧損速度遠超營收增長,也超過了同期愛奇藝的17億元淨虧損。
(B站第三季度財報截圖)
正因如此,財報發布當天,B站美股股價大跌7%,次日股價繼續下滑17.2%,第三日B站港股宣布“短暫停牌”。
困則思變,B站面對遊戲增速放緩、對外投資難見其效、營收結構調整增幅有限的情況,必須尋找新路徑突破,向市場講述“新故事”。而2021年“元宇宙”概念大火,讓B站看到了新機會。
據《2021 易凱資本元宇宙報告》介紹,元宇宙細分領域包括五部分,分別是遊戲、虛擬人、區塊鏈(NFT Defi)、VR/AR、社交。
抬眼望去,遊戲和虛擬人是B站的看家本事,龐大的視頻庫是轉化NFT的重要內容池,濃厚的社區氛圍一直是其立身之本,再加上從2018年就開始申請的VR等專利技術,B站元宇宙要素已全,只待高能鏈稍稍串聯,或許便能“妙手偶得”出一個新的商業故事。
讓子彈飛一會兒
從目前來看,元宇宙概念過於寬泛,萬物皆可與之掛鉤,連帶著建設者們的立場也莫衷一是。
有認為技術第一的,如深耕於AR的百度;有看好虛擬人賽道的,比如網易;有喜歡游戲領域的,比如投資了中國版“Roblox”的字節跳動,也有微軟這樣直接搞企業元宇宙的。大家都想在一開始便佔據有利位置,B站也一樣。
不論是B站的虛擬人還是NFT的優質內容池,其核心都在於平台生生不息的年輕創造力,“Z世代”是B站最大的競爭力所在。
陳睿曾說:“元宇宙其實還是一個遠期的目標……真的不在最近的兩三年。”確實,由於元宇宙的“慢風口”屬性,不得不考慮時間成本,當元宇宙目標實現之時,B站恐怕已“年輕不再”。
年輕人總是喜新厭舊、充滿好奇心,當現在的“Z世代”逐漸老去,新一代年輕人再長起來的時候,他們往往會選擇更小眾、更新潮,距離上一輩更遠的社交工具,像曾經的網易論壇、百度貼吧、天涯社區、博客一般,沒有一個社交工具是永遠年輕。
據國外一份調研報告顯示,Facebook正在失去當年輕人的喜愛,大年齡用戶飆升,很多年輕人將其看做叔叔伯伯用的社交工具,《衛報》早在2018年就發布過《為什麼年輕人都不用Facebook》之類的文章。而參照國內,B站其實和Facebook面對著類似的境遇。
如果說單依靠“年輕化”特質不足以支撐元宇宙的到來,那另尋其他有利位置就是B站現在的頭號難題,可不論是選擇AR、NFT、虛擬人還是鏈遊為切入點,都不是朝夕之功。
截至2021年9月30日,B站持有現金、現金等價物、定期存款和短期投資總額為244億元人民幣,現金儲備充足,並非沒有機會。
不過,這個賽道的玩家已經不少。騰訊在元宇宙領域中整合資源,貫穿全產業鏈,先後投資了虛幻引擎開發商Epic Games、虛擬音樂運營商Wave、AR行業領頭羊Snap,以及表情工具Bitmoji、攝像頭Kit和沙盒遊戲先鋒Roblox 等。
網易緊隨其後,僅今年就投了虛擬形象技術公司Genies、虛擬社交平台Imvu、美國直播公司Maestro、“微軟小冰”母公司北京紅棉小冰科技有限公司等。 12月2日,網易云音樂在港交所上市同時,還通過網易伏羲沉浸式活動系統“瑤台”舉辦了全球首個“元宇宙”上市儀式。
此外,還有媒體爆料稱,天美工作室也正在籌備跨平台3A大作,對標電影《頭號玩家》中的虛擬社區“綠洲”。
一家又一家,新聞一個接著一個,業界激情澎湃。 “是鏡花水月還是觸摸得到的未來,”11月17日,《人民日報》評論元宇宙道:“不妨'讓子彈飛一會兒'。”
這話既可以是說元宇宙,也可以用在那些寄希望於元宇宙熱度的人和企業身上,包括B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