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區塊鏈技術發達的國家相比,中國在區塊鏈的核心技術上仍有差距,但在區塊鏈的應用場景上,中國有發展潛力和市場。

鏈新(ID:ChinaBlockchainNews)原創作者| 《鏈新》王定一

編輯| 尹岳

6月7日,工信部和網信辦聯合發布《關於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應用和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這是工信部首次牽頭髮布的有關區塊鏈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裡面明確提出到2025年,區塊鏈產業綜合實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產業初具規模。

張奕卉是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雲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區塊鏈高級業務主管、可信區塊鏈推進計劃辦公室主任,長期從事區塊鏈方面的政策支撐、標準研究、行業研究、國際合作等工作。她告訴《鏈新》,《指導意見》的出台對於規範、引導區塊鏈產業的發展有重要意義,“給區塊鏈產業打了一支強心針”,當下區塊鏈已經走出探索期對區塊鏈的盲目崇拜和過分貶低階段,進入區塊鏈與實體經濟融合、技術逐漸落地的新階段。

(信通院雲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區塊鏈高級業務主管張奕卉)

1

鏈新

《指導意見》出台為區塊鏈產業化明確方向

鏈新:《指導意見》出台的背景是什麼?

張奕卉:從全球來看,區塊鏈技術自2008年開始,經過10多年的發展後,當下各國都進入搶占技術落地的階段。現在的應用場景已經不局限於以前的金融領域,開始覆蓋到實體經濟和公共服務的領域。中國也很重視區塊鏈的發展,2019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曾專門就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進行第十八次集體學習。 “十四五”規劃中,將區塊鏈作為新興數字產業之一,提出“以聯盟鍊為重點發展區塊鏈服務平台和金融科技、供應鏈金融、政務服務等領域應用方案”等要求。出台《指導意見》是將中央發展區塊鏈的戰略思維落地到產業界的探索和實踐,整體來說,《指導意見》恰逢其時。

目前,我們在區塊鏈領域已經有一些探索,但同時也應看到,區塊鏈作為一種新技術,也帶來一些新的挑戰和發展中的瓶頸問題,比如說核心技術的創新突破,區塊鏈商業模式的成熟完善。當前中國進入推動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的階段,出台《指導意見》,應該是說是結合服務需求,為我們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

鏈新:《指導意見》的效力和對行業的影響力幾何?

張奕卉:這是工信部首次就區塊鏈發展牽頭出台的《指導意見》,從建議和方向上對後續可能重點發展的一些重要領域進行指導和提前部署。

一直以來,國內對於非法炒幣行為堅決抵制,不斷出台文件要求加強管理。我們要區分政府對於幣和鏈的不同監管態度。虛擬貨幣可能引發金融詐騙等犯罪行為,從防範市場風險角度來說,全球範圍基本均抵制非法炒幣行為。

與此同時,我們要看到區塊鏈技術本身對於實體經濟的作用,在合理和符合規定的前提下使用技術,將會有利於社會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通過《指導意見》可以看到,中國對於發展區塊鏈技術和相關產業是持鼓勵、支持和引導的態度。

區塊鏈產業在國內也很新,很多公司也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出台這樣的《指導意見》後,明確發展目標和方向,對他們來說也是受鼓舞的。 《指導意見》的出台,給區塊鏈產業打了一支強心針,為不同的場景定制了恰當的路徑和方向。

2

鏈新

中國與國外區塊鏈差距在底層技術

鏈新:《指導意見》中有什麼內容是應該重點關注的?

張奕卉:我覺得可能有幾方面都應該重點關注。首先在總體要求中,提出指導思想要“圍繞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戰略部署”,這就是從國家戰略層面進行部署和考慮,整個戰略是很有遠見的。區塊鏈的發展不僅關係到“十四五”規劃,更是中國一個更長期的發展戰略和要求,可以預見區塊鏈技術對我們未來生活會產生深遠影響。

其次《指導意見》提出應用牽引、創新驅動、生態培育、多方協同和安全有序等五大基本原則,把應用放在第一位,作為產業指導意見,不管是技術創新還是產業鏈的構成來說,在應用層面對產業將會帶來極大的影響。現在發展區塊鏈產業已不僅僅是某一家公司的事情,更多時候需要政府部門、科研院校跟企業等多方深度互動,協同推進區塊鏈生態。此外,安全有序是要求我們在發展區塊鏈時候,要緊抓安全,不能僅僅求快或求新,更要保持健康的發展路徑。

鏈新:《指導意見》提出區塊鏈發展在2025年和2030年的重要目標,其中提到到2025年,區塊鏈產業綜合實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當下,中國和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是什麼?

張奕卉:從國際對比的角度來說,一方面,在區塊鏈技術底層方面,我們跟美國等國家相比還是有可以進步的空間;另一方面,雖然區塊鏈相關的核心技術還未實現完全替代,但國內重視自主研發的趨勢正明顯提升。與此同時,在區塊鏈技術上的實際應用層面,我們有較好的發展潛力和優勢。除了應用場景非常豐富外,還有各種利好的政策,很多地方也在進行積極的探索和實踐。

可以認為,我們在區塊鏈應用落地的場景、平台服務的層面上,是跟國外齊頭並進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覺得這個技術是非常有發展潛力,並不是一開始我們就跟國外有很大的差距,然後再去追趕,現在是關注國外的發展態勢、保持相互溝通、積極進行自主創新和實踐的一個階段。

鏈新:《指導意見》提出賦能實體經濟、提升公共服務、夯實產業基礎、打造現代產業鍊和促進融通發展五個重點任務,怎麼看待這些任務?

張奕卉:把五個任務放在一起分析,可以看到是發展區塊鏈產業很完整的體系。賦能實體經濟和提升公共服務,說的是區塊鏈應用的內容;夯實產業技術講的是技術創新和技術發展;打造產業鏈,提出打造“名品”、“民企”和“民園”的系統化打造理念。

3

鏈新

政府服務領域探索適用區塊鏈技術

鏈新:《指導意見》中還表示要積極推進應用試點,支持具有一定產業基礎的地方,面向實體經濟和民生服務等重點領域,選擇成熟的應用場景,遴選一批推廣能力強的單位開展區塊鏈應用試點,形成一批應用效果好的區塊鏈底層平台、產品和服務。當下區塊鏈應用試點發展如何?

張奕卉:目前一些領域都在推動進行區塊鏈應用的試點,其中政務服務應該是目前區塊鏈用的比較早、成效逐漸顯現出來的一個領域,北京、上海等地已經在探索使用區塊鏈技術進行政府間的數據共享。區塊鏈本身的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特性,結合隱私計算等技術,既可以實現數據共享,保證數據的確權和安全,又可以共享整個數據管理的流程,所以區塊鏈技術在政務領域比較契合,目前使用較好。此外,與民生相關的有一些溯源的場景,比如超市食品的農產品、冷鏈二維碼溯源就已經用到區塊鏈技術,不過整體上來說,在當下消費者對此的感受還不是很強烈。

鏈新:國內發展區塊鏈有什麼待破解的難題?

張奕卉:當下區塊鏈的發展仍是一個初級的階段,如果參照互聯網的發展路徑,可能在10年或者20年才會逐漸展現出一個明確的發展態勢。區塊鏈已經是發展比較快的一個技術,但是從我們國內來說,可能還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第一是技術本身的問題,區塊鏈的成敗在於能否克服技術發展的瓶頸問題,比如性能可擴展、對於攻擊安全行為的風險防控能力、互聯互通等等。

其次,從應用場景角度來說,當下尚未出現規模化的應用場景。區塊鍊是基於分佈式記賬邏輯的技術,這就要求對傳統的商業場景進行適當調整。

第三,從監管層面來說,對於新技術的監管都不可能做到完善,這就要求不斷進行調整優化監管制度,才能保證好區塊鏈技術的發展。

此外,還應加大對區塊鏈人才的培養,與計算機人才不同,除了要求懂計算機技術或密碼學相關知識外,區塊鏈人才還需要對業務邏輯比較了解,需要復合型交叉人才。

最後,在區塊鏈技術的相關標準制定上,應盡快推進國內相關標準體系建設,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工作。

4

鏈新

完美的區塊鏈應用場景要符合技術特點

鏈新:什麼是區塊鏈技術比較完美的應用場景?

張奕卉:參與多方缺乏信任機制、需要對數據進行有機管理的場景,應該比較契合區塊鏈的技術特徵。比如在供應鏈管理,本身在供應鏈各個環節它都是多主體的,然後公司主體之間並沒有一個既定的治理規則,或者一個信任保障機制。我們通過區塊鏈來給這些多主體之間建立一個信任通道。我們看到這樣的應用場景是相對比較符合技術特點的。

當底層的區塊鏈的產品多了之後,把這些產品在進行互聯互通,就是一個比較完美的應用場景。區塊鍊是基礎設施之一,就像修路時,一般是先修幾條主路,然後再把路連起來。當下的區塊鏈就屬於在修局部路和重點路段的時候,未來需要通過跨鍊或者形成一個規模性的效應,就會體現出區塊鏈的規模作用。

區塊鏈發展是有瓶頸的,需要變革商業邏輯。以往企業往往是有一個核心的主體,一個企業主體需要去規範和做規則,區塊鍊是所有相關的企業進行共治,進行維護和治理,所以這個邏輯也不一樣。對企業來說,本身也是需要一個調整和適應的過程。

鏈新:區塊鏈當下在中國處在什麼樣的發展階段?

張奕卉:區塊鏈已經走過前一階段的技術探索期。探索期是個激進的階段,出現對區塊鏈的盲目崇拜和過分貶低的現象。前幾年國內區塊鏈企業的數量增速過快,突然之間冒出來很多帶著“區塊鏈”標籤的企業。但同時也有一些人對區塊鏈技術過分貶低,覺得它就是什麼都不適合,是一種危險的技術。

經過前期的探索期的發展,當下區塊鏈進入跟實體經濟融合、技術逐漸落地的一個階段,對於區塊鏈的技術也回歸理性,也因為技術的合理髮展,推動了我們整個應用的一個落地和實踐。

區塊鏈確實是一個比較底層的技術,所以普通人對區塊鏈可能沒有太大感知,就如數據庫一樣,我們雖然看不到在我們身邊的使用,但不影響它成為基礎,對我們生活產生影響。 《指導意見》的出台只是一個開始,下一步將調動各方積極性,加快推動《指導意見》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