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Monolith and the Ape Men 2001 A Space Odyssey, by Hal Hefner
作者:Typto
DAO 是Web3 時代社區應有的樣子,所以下面的內容不再強調DAO,均稱為社區。
社區是有著共同價值觀和願景的人匯集在一起,彼此尊重,相互支持,並朝著共同的目標努力,同時讓所有成員受益(精神和物質)。
社區共建並傳遞我們的文化共識。如果社區只有金錢交易行為,沒有人會真正熱愛這個社區。
我有一個心願,希望可以構建一個真正的社區,我也將用一生為之努力。但具體而言社區應該是什麼樣子,以及我們如何實現?這是一個相對宏大的課題,今天我想聊聊治理權。
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對於社區而言,什麼樣的治理才是更完美的,我們用什麼來代表我們的治理權,以及如何量化它,如何獲取它,如何使用它。
如果我們僅僅只是用Token 作為並行使我們在社區的治理權,那麼我們永遠無法構建一個可持續的、健康的社區,我們也永遠無法構建一個有凝聚力和活力的社區,反之,它將淪為一個僅剩下聊幣的“群”。
群不是社區。
治理的煩惱
目前,代表我們在某個項目或者社區治理權的代表物總體分為兩類:Token 和Share。 Aragon 和DAOhaus 分別為這兩種類型提供了典型的框架。
Token 意味著只要你持有Token,你自然成為社區成員,並同時擁有了相應比例的治理權(Aragon 會自動將你添加進Aragon DAO 的名單)。 Share 則是通過集體共識的方式為成員分配代表其治理權的Share。
Token 提供了一個相對開放的市場渠道,因此獲取治理權的方式非常快捷。不過,開放的市場也會將這種治理權導向另一面,即更多的Token 籌碼會集中於交易者(甚至投機者) 手中,而真正的社區共建者/推動者/貢獻者的佔比永遠佔少數,社區治理很容易變成以金錢主導的權力遊戲。我並不反對Token 的交易屬性,但如何將交易和治理平衡在健康的水平,這是需要我們深思的問題。
Share 解決了Token 交易屬性的問題,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更為公平和健康的治理權代表物,但同時也帶來了新的問題。 Share 的獲取是“組織”授予治理權的過程,這種模式是相對封閉的。在某些應用場景中它可以完美運行,例如以資金管理為核心的VentureDAO。但如果我們希望構建一個盡可能降低主觀因素且相對開放、公平的社區,顯然Share 存在一些阻礙,因為主觀永遠是片面的,如果一個社區的權益由小部分人的主觀意識決定,則存在公平性上的困惑。同時,從某種角度來說,對社區的認同和貢獻並不需要現成員的許可。
雖然現有的兩種方案已經為推進這個時代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然而可以看出,這兩種方案均不是完美方案。我們依然處於這個時代的極早期,我們需要繼續探索更為優化的方案,優化現有方案所存在的不足,並嘗試新的思路。
我的思考及DAOSquare 的實踐
在我看來,社區治理並非管理,而是構建一個人與人鏈接和交互的機制,以便讓參與者更願意攜手同行。而關於治理權,我認為以下兩點很重要:
社區的治理權不能僅僅由Token 代表,而應該由多種因子構成,Token 是眾多因子之一。認同和貢獻無需許可,治理權也不能依賴於主觀因素賦予,而應該可以通過一個開放、可量化的機制自主獲得。
第一點定義了治理權應該由什麼代表,它決定了哪些人是真正和你一起同行的人。第二點定義了我們如何獲得治理權,它決定了這些同行者如何無障礙地加入你,並與你攜手前行。
於是我們有了一個想法,構建一個無需許可的貢獻協議,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社區通過自主貢獻來獲得他在社區的權益(利益和治理權)。這一切都是自運行的。
我們看看具體如何實施。
治理權應該由什麼代表
社區的目標不同,治理權的代表便不同,一切都需要圍繞你的社區目標。例如,你的社區是一個去中心化交易協議(就像Uniswap),你的目標大概應該是為去中心化世界提供更好的交易體驗。那麼治理權的代表除了協議Token 之外,考慮LP 貢獻以及產品貢獻(例如代碼貢獻) 也是有必要的。因此如果以Uniswap 為例,其治理權可能至少由以下幾種因子組成:
Token (UNI)LP Token產品貢獻
如何將這些因子打包為治理權
我們如何將這些治理因子兌換為最終的治理權呢?這便是我剛剛提到的那個“無需許可的貢獻協議”,它應該包含了量化標準及兌換通道。請允許我以DAOSquare 正在開發的無需許可的貢獻協議DKP 為例解釋這一過程。
DKP 是DAOSquare Incubator 的一個模塊,全稱為“DAO Kontribution Pool” (你可以想像一下魔獸世界裡的DKP)。任何人都可以在這裡將自己對DAOSquare 的貢獻轉化為權益。這是一個開放的、無需許可的貢獻及兌現場所。
在DKP,業務路徑很簡單:
貢獻-> 收益-> 治理權
貢獻是收集治理權因子的地方。對於DAOSquare 而言,給OVO Grants 捐贈是一種貢獻,Stake $RICE 是一種貢獻,當然還有更多社區貢獻因子,例如完成DAOSquare Incubaotor 101 課程、參加社區會議並積極討論也是一種貢獻。在“貢獻”部分我們首先需要量化每一個貢獻分類,例如OVO Grants,我們設定了1:1 的比例,這意味著你向OVO Grants 捐贈1 XDAI,你將獲得1 個OVO Grants 的積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貢獻分類都需要有不同的積分,這樣在“收益”和“治理權”的部分你可以獲得更好的組合性。需要強調的是,DKP 全部都是鏈上的,包括積分。
收益是將貢獻轉化為收益的地方(還記得那句話嘛?讓所有參與者受益),收益包括:
參與項目私募/公募的投資機會(例如CCO 的份額)限量版NFT品牌周邊(例如我們正在與MetaFatory 合作推出的潮牌T卹)活動門票社區權限
當你在“貢獻”部分獲得了足夠的積分,你便可以來到“收益”部分兌換你的某些權益,例如:用100 個OVO Grants 的積分加上300 個Stake $RICE 的積分兌換某項目1000 美金的CCO 份額。
治理權是本文的重點。綜合來說,無論你是在“貢獻”部分參與了OVO Grants 的捐贈還是在“收益”中兌換了CCO 的份額,你都是在幫助推進DAOSquare 的發展。因此治理權會收集所有“貢獻”和“收益”部分的行為,將這些因子打包成代表了不同治理權重的治理權NFT。當然,這裡還會考慮一個特殊的因子,即你的貢獻總記錄。舉個例子,你向OVO Grants 捐贈了100 XDAI 獲得了100 個OVO Grants 的積分,但是你在“收益”部分用它兌換了一份某項目的CCO 份額,積分消耗了,但不能因為你的積分被消耗而抹掉你對DAOSquare 做過貢獻這一事實。
如何打包貢獻因子來獲得治理權NFT 呢?舉一個最簡單的假設,一張代表了1000 個投票權的治理權NFT 需要抵押1000 $RICE 加上5000 個CCO 份額的參與歷史記錄再加上500 個OVO Grants 積分再加上100 個社區會議積分再加上......(後面還有多少因子取決於你的社區需要將多少因子納入進來)。
另外,我們可以看出,在DAOSquare 社區,其他貢獻因子和持有$RICE 同等重要,不過$RICE 永遠是一切的前提條件,任何在“收益”或者“治理權”部分提供的權益,均需要持有$RICE (需質押)。正如我在DAOSquare 創世之初所寫的一篇文章中所提到的,DAOSquare 需要三種主要角色,傳教士、僱傭兵、商人。只有平衡這三者,才能實現社區驅動,推進DAOSquare 的發展,而好的Token 設計則是社區驅動的“靈丹”。
前段時間當我把這些思考告訴DAOhaus 的Dekan 時,他給我分享了James Young 曾經在一篇名為《Curation Economies》的文章中提到過的Chuck E. Cheese (美國家喻戶曉的兒童遊戲世界) 的例子,在Chuck E. Cheese:
你可以用錢購買Token然後你可以用Token 玩兒遊戲然後你可以在遊戲中賺錢各種票然後你可以用賺來的票兌換獎品
遊戲改變人生,社區治理就應該是THE BEST FUN YOU CAN HAVE!
現在和未來
在2020 年的一次DAO 浪潮中,我身邊很多人開始進入DAO 世界,有些人啟動了他們的DAO,有些人積極參與了到不同的DAO。但是我看到了一個很明顯的現象,大部分人都在不同程度的埋怨聲中離去。其中有兩種埋怨聲最為普遍:
完全搞不懂DAO 到底能幹什麼DAO 工具太難用了
對於第一種埋怨而言,我覺得問題出在兩個方面:第一是我們對DAO 還沒有足夠了解的時候便開始了,這很容易造成困惑。第二是因為我們盲目地啟動了一個DAO。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一個清晰的目標,DAO 也一樣。你到底要幹什麼很關鍵,而不是興奮地在DAOhaus 創建一個DAO,然後完全不知道用它幹什麼。工具沒有辦法為你指明前進的方向,工具只能幫助你更好地抵達彼岸。想清楚,再行動。
而第二種埋怨,我必須承認,目前的DAO 工具的確不好用,尤其是對於那些非技術熟手而言。這也是我希望努力的方向,讓參與DAO 更簡單、更有趣,讓DAO 走進更多人的生活,就像Chuck E. Cheese 一樣。
我希望DAOSquare 不僅可以幫助這個時代的創新者,同時也能夠為推進這個時代的發展而努力。 DKP 正是我們為此而努力的一次實踐。目前你們看到的DKP 僅僅是第一階段的構建,還有很多有意思的功能有待於我們逐步開發和交付,例如Discord bot、社區紅包、Homeland 等等,同時,我們也將通過我們的API 實現更好的組合行,將更多可作為貢獻因子的模塊接入DKP (例如POAP、遊戲等)。未來,我們會將DKP 開放給所有社區和項目方,為他們提供更為有趣的社區治理方案。
不過我必須承認,目前我們構建的機制依然不算完美,但我們在向前邁步。從另一方面而言,無論是否是DKP,在不遠的未來一定會有一個更優的社區治理方案替代現有以Token 說話的模式,我堅信這一趨勢。
說到未來趨勢我總是非常興奮,尤其是正在這個時代崛起的“社區”,我曾在《meTokens 孵化報告一》中寫過一段話:
我們正在迎接一個屬於個體價值的最好時代。越來越多的人正在離開機械的勞作,擁抱更具活力的社區,去實現個體價值的構建。未來,以社區為主要場景的個體間的協作將變得越來越流行。同時,更多偉大創新也將在個體和社區中產生。這是社會性結構的演變。正如Web2 浪潮初期的那句流行語:
Youth explore Databases, find friends in forums.
已經被這個時代的人更新為:
Youth explore Ethereum, find friends in DAOs.
你準備好迎接這個時代了嘛?如果還沒有,請: TO BE YOUNG AND ONLINE
始終保持年輕,始終探索於人之前,你將收穫來自未來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