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Victor 在鏈上給我發來一隻小貓nft,說這隻小貓可以直接在錢包裡玩遊戲,餵食洗澡,還能跟他的貓互相發訊息,所有這一切都不用打開額外的網站或應用,直接在錢包裡小貓nft 的介面就能玩。

我當時就有感覺,這隻貓有點東西。反正在幣圈這些年,我沒見過這樣的東西。

我和Victor 遠端聊了兩小時,有了這篇文章。

給傳統的token 穿上新衣服

橘子皮書:這隻小貓nft 為啥可以直接做這麼多事情?

Victor:因為它是一個smart token(https://www.smartlayer.network/),和傳統token(erc20或721)是完全不同的東西。

先來看看傳統token 是怎麼運作的。現在的Crypto 世界,token、應用程式和錢包,三者是互相獨立的。就拿Dai 舉例吧,它是一個ERC20 的token ,錢包會直接給它呈現一個標準化的前端介面,顯示它的名字,餘額,還有一個轉帳的功能。當你要使用Dai 的其他功能,例如多mint 一些Dai,或是贖回Dai 的抵押物,你就要打開Makerdao 的網站,因為Makerdao 的網站跟Dai token 是同一個發行方,同一個信任的錨點,所以是最可信的。然後你在這個網站連上錢包,向網站證明了你擁有Dai。 token、應用程式和錢包三個東西合在一起,你才可以進行複雜操作。

Smart Layer :以 token 和用戶為中心的未來

操作的體驗也是在網站和錢包的介面之間跳來跳去,例如你在網站上麵點一個redeem,接著錢包裡面蹦出一個框,你點一下發送,錢包這邊發出來之後,你要再回到網站上面看這個交易是不是已經操作過了,因為錢包不會給你任何額外的提示,告訴你這個redeem 的操作已經做完了,它就只當作是一個普通的交易而已。

這就是傳統的做法。你會發現, 如果離開了Makerdao 的網站這個前端介面,Dai 這個token 就像只穿了一條底褲出門,其他衣服都在Makerdao的網站裡。 Dai 也就只剩底褲提供的轉帳和少量基本功能,例如作為標準化ERC20 token,可以在錢包裡被識別出來。

Smart token 的做法是把Makerdao 的網站放在一邊,它上面能夠實現更複雜的邏輯和功能,這很好。我們再給Dai token 加上一個它自己的前端。這個前端也是Makerdao 寫的,上面有Makerdao 的簽名,所以它的安全和可信性和Dai token 都是一樣的。

Smart Layer :以 token 和用戶為中心的未來

然後我們用ERC5169 這個標準把Dai 的智能合約跟它自己的前端關聯在一起,從此以後,不管Dai 在哪個錢包或者應用,有誰想要調用這個token,一看這個token 有ERC5169 的接口,就會知道它指向一個它自己的可程式前端,錢包或應用程式就可以呼叫這個前端來使用這個token 的全部功能。

舉個例子,如果Makerdao 希望給Dai 的用戶提供一個官方預設的法幣出入金功能,就可以在Dai 的前端裡加入這個邏輯,附上Makerdao 的簽名來保證安全性。這樣一來,Dai 的用戶就可以直接在錢包裡完成Dai 和法幣的兌換,安全又方便。

橘子皮書:這個Dai 和法幣兌換的例子挺有意思的,讓我想到很多新人剛進入Crypto 世界,有很多老人覺得的默認知識是不知道,比如去哪裡買Dai?一開始就是不知道嘛,不知道就去搜索,一搜索找到的可能就是釣魚鏈接,錢就沒了。比較保險的方法是問身邊入行比較早的朋友,但這也是個問題,萬一你身邊沒有這樣的朋友呢?

你舉的這個例子,相當於是Makerdao 用smart token 的方法改造了Dai,直接在Dai 附著了一個安全默認的通路,新用戶不需要去問別人或者搜索,就可以直接在Dai 自身的前端裡完成購買,不需要額外去獲得相關的知識。

Victor:順著你說的,還有一點,就算你沒有Dai,想要購買Dai 的時候,理想情況下,你使用的這個user agent(也就是你在用的錢包),可以去Dai 的合約裡面去查詢,發現原來它提供了一個Makerdao 官方背書的購買管道。然後這個agent 就會把你本來想在其他網站上使用的購買通道做一個對比,看看它是不是一致的。如果一致,agent 就給它打個小對勾,如果不一致,就給你一個提示,不是阻止你,只是提示你現在用的不是verify 過的通道。你想用的話也可以,但是我這有一個verify 過的,也能實現同樣的功能。這只是一個例子,其實適用各種場景,只要你想用到這個token ,錢包都可以呼叫smart token 的前端來完成一些功能。

橘子皮書:我還想到一個場景,很多新用戶衝meme coin 的時候會買到假幣嘛,如果用Smart token 來發meme coin 的話,能幫助大家鑑別真偽麼?例如判斷某個幣是不是跟官方twitter 號屬於一個組織,就是我發了一個meme coin,同時我做了一個meme coin 的twitter,我能證明這個meme coin 和twitter 帳號都是我的麼?

Victor:這個非常容易。因為我們為smart token 加上了一個可編程的前端,它跟這個token 是強烈關聯在一起的,它們之間是安全可信的,信任錨點是一致的。你可以在這個可程式前端加上各種各樣的東西,例如你的網站簽名,或是你Twitter 帳號的attestation來證明你擁有這個Twitter 。

如果我們希望token 能實現真正的mass adoption,就會涉及到許多鏈下的邏輯,畢竟我們大部分真實生活的行為還是在鏈下的。這些鏈下邏輯和智能合約的鏈上邏輯加在一起,才是token的完全體。

說回小貓nft。小貓的智能合約本身就有許多功能了,例如證明兩個貓之間是朋友關係是,還有洗貓、餵貓這些動作,都是鏈上的transaction,由智能合約提供。

但是貓和貓之間互相發訊息,這個訊息本身是端對端加密的,它就不是發生在鏈上了,太貴,也沒有意義,跟SPAM 一樣。這個訊息的存儲,你可以想像成非區塊鏈的伺服器,別管它是去中心化存儲也好,或者是我們用的smart network,一個去中心化的服務網絡,就像去中心化的AWS 一樣,但它不服務應用,只服務token。

還有貓貓的圖片UI,如何呼叫智能合約的Javascript 程式碼,這些東西也沒辦法直接全都存到智能合約裡面。智能合約裡面只有一個ERC5169 的接口,指向這個可程式前端。那這個前端儲存在哪呢? Again,也是在鏈下,不管是去中心化存儲,或者中心化伺服器,或者我們的smartlayer network ,所以這個前端本身也是鏈下邏輯的一部分。

如果我們把智能合約不那麼精確的比做token 的後端或特殊類型的伺服器,那麼其實我們還可以給它配上其他類型的後端或伺服器。

其實在Dapp 上我們已經在這麼做了,Dapp(例如Uniswap) 的後端一部分是智慧合約,還有一部分是直接放在中心化伺服器或IPFS 上。

應用和smart token 是互補而不是互斥的

橙皮書:所以你們在提出一個新的想法,可不可以不要應用?

Victor:不是不要應用,是在應用的基礎上額外加的。有點像是過去一開始企業都有網站嘛,在網站上面附著各種各樣的功能來跟用戶交互,後來移動互聯網出來了,網站還留著,但是我會額外做一個移動應用。兩者不是有你沒我,而是各自有不同的使用場景。所以就適合token 的,跟著token,適合應用來幹的,就還是在應用上做。不是一個替代的關係,而是一個互相補充的關係。

橙皮書:的確,在手機上操作特別明顯,如果需要在應用和錢包之間跳轉的話,體驗非常不好,如果能直接在錢包的一個界面裡完成一些操作,比如小貓聊天這種,就很好。

Victor:小貓聊天這個簡單互動是特別適合Smart token 的,輸出和輸出都很簡單。但如果還有一個貓世界,像魔獸世界一樣,貓可以在這個世界裡面走來走去,砍魚打怪,自由度很高的做各種事情,這些就需要一個網站或者應用了,不太可能在一個token 的前端介面裡完成這些功能。

最近我們的lauchpad 裡有個團隊做了一個去中心化公眾號的產品,商家可以用公眾號來做私域營運。他們給用戶一個smart token 的nft,一些簡單資訊比如會員等級和積分就直接記錄在智能合約裡面,其他的信息就可以用可編程前端來呈現,比如和其他商家合作給你推一個優惠券,定期給特定等級的會員一些折扣券。這些操作都可以直接在錢包裡nft 的介面直接完成,離錢和用戶都很近,打開和轉換效率就高。

另外一點,這種ownership 的感覺對使用者來說很重要。以前你能說你擁有一個公眾號嗎?你能說你擁有商家的應用程式嗎?不能。但現在你能說我擁有這個商家給我的一個token,這變成了一個你擁有的東西。現在的商業環境裡,如果你想要說服一個用戶去用你的產品,不管是網站還是下載手機應用,都挺困難。但你要說給我資產,先別說這個資產值多少錢,大部分人都會說,ok,給我吧,我可以先收。不會說你要給我資產,我不要。這種微妙的差異對於轉換和分發會有一些好處。

所以他們想拿我們這套技術做去中心化的公眾號,結合上JoyID (一種基於Web 的錢包),可以讓普通用戶點一個網站鏈接,就能同時擁有資產應用和錢包,三位一體。怎麼實現的呢?那個連結前半段是JoyID,後半段就是我們的基於attestation 技術做的一長串密碼學證明,當用戶點開這個鏈接的時候,他就創建了JoyID 的錢包,同時JoyID 的這個錢包會讀到後半段那個很長的密碼學證明,然後就把對應的token 直接導入到這個錢包裡,資產應用和錢包就都齊了三位一體,一個鏈接就搞定了,用戶就直接可以開始用了,還可以把這個錢包加到Google Wallet、 Apple Wallet 裡,之後隨時想找都可以找到,離線的時候也能用。

極限可組合性需要smart token

橙皮書:你們設想中理想的區塊鏈世界,許多功能是由token 來實現,而不是像現在主要由dapp 來實現。

Victor:對。從根上來說有幾個邏輯,一個就是大家到底只是嘴巴說說要實現可組合性、可移植性,還是說真的設想這樣的未來會發生。如果你想要實現極限的可組合性和可移植性的話,那未來一定會是我們所設想的那樣。道理很簡單,像是我做為一個用戶,一輩子可能用1000 個不同的應用,這1000 個應用就構成了我這輩子的數位世界。這1000 個應用程式裡只有我是他們唯一的一個交集。所以如果想要發生最大的可組合性和可移植性的話,這個發生的位置一定是在我這裡,而不是這1000 個應用程式裡任何一個。因為對我來說,我是所有這些應用的中心和交集。

我們再看區塊鏈世界,錢包是跟著用戶自己的,以用戶為中心。另外一個就是token,以使用者為中心。但是應用程式不是以使用者為中心的。我可以帶著token 到處走,token 都在我這裡,應用是在外面,不在我的控制範圍內。所以token 才是真正有可能擁有最大化的可組合性和可移植性的載體,而不是應用。不能搞一個超級平台應用,把各種東西都連上這個平台,那就又倒退回中心化的時代了。

所謂的去中心化並不是說所有東西都沒有中心,而是說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其實是以使用者為中心。每一個使用者都是他世界的中心,其他東西都是去中心的。

所以token 應該是未來區塊鏈世界的中心,token 是一等公民,而不是應用程式是一等公民。給token 一個它自己的可程式前端,讓它能夠在不同的系統中使用。

從“想通”到“想開”

橙皮書:聽說你們最近要上交易所,看你們為上幣做的預熱活動也挺多人參與的,感覺這次你們的轉變挺大,我很好奇這個轉變是怎麼發生的。

Victor:我去,吃了這麼多年的虧。說穿了,一開始我們進入這個行業的時候,就是裝清高嘛。覺得我們是搞技術的,不是來炒幣的,所以就一直對於這個token 的投資屬性沒有那麼在意和重視,覺得我們應該專注做token 的應用屬性和功能,它能夠幹什麼?能夠用在哪裡?能夠實現什麼樣的場景?然後到中間狀態是覺得完全脫離投資屬性也不行,那還是得弄,我們也得有token,我們的token 也得要注重投資屬性。最後到現在,認可了當下的市場,就是這樣,當下你能夠借到的最大的勢其實是從token 的資產屬性這邊來的,而不是從token 的另外一面——應用的屬性上來的。資產和應用其實是一體兩面,一個token,你永遠不可能把它的資產屬性剝離掉,它是一個token,它有ownership,無論它是否能夠被transfer,它就是一個資產,就像你的品牌和身份,這些都是你的資產,這些都是不可以transfer 的。更不要說那些可以transfer 的,能夠transfer 的東西都都有資產屬性在上面,所以你這是永遠剝離不掉的東西。

過去我們一直強調token 的應用和功能,所有的敘事也都是從這個角度來講。這種敘事連結的是什麼?是可能很久很久之後的mass adoption,各種其他複雜形態的應用。而資產這邊連著的又是什麼?是現在最熱門的Crypto Retail 市場, token 的交易。應用那邊就一點點,很分散,門票,汽車,忠誠度計劃各種各樣的東西這點非常集中。資產這邊就非常集中,所以現在有些朋友找我們聊項目的時候,我都會問他,你做的這個東西裡面怎麼樣能夠抽像出來一個可以交易炒作的對象,這個對象就能夠幫助你大幅借力現在的Crypto 市場。

如果你做一個Crypto 項目,卻不去借力當下最重要的Crypto 市場的話,那你就不要做了,你去做正常的互聯網創業,或者去做AI,或者你再等五年十年。現在如果想要在這個市場裡面存活下去的話,你一定得在你的應用也好,基礎設施也行,得抽像出來一個可交易對象,一個能夠做價值發現的token。你才能夠跟最大的Crypto 市場產生連接,從這裡夠吸取養料。

這些東西我都覺得想開的有點太晚了。不然你看我們過去做的那些應用, Autograph NFT 當時就是叫好不叫座,為什麼不叫座?因為沒有可炒的對像啊。如果我們把類似friendtech 這種bonding curve 的機制加進去,把token 也加進去,讓它能夠價值發現,可能應用自己就火了。

橘子皮書:我記得Autograph 那時候挺火的,當時有沒有人給你建議說應該把它變成一個可以炒作的資產?

Victor:也有,但自己想不開。

橙皮書:這個想開的關鍵是什麼呢?最近有個朋友也說,想通很容易,但想開很難。我很好奇你是怎麼想開的。

Victor:我覺得某種程度上還是被逼的吧。剛開始我們創業融資什麼都很順利,後來有一段時間我們可以自負盈虧,再後來我們開始考慮發行token 的時候,融資也很順利。都很順利的時候你會覺得你想的這個東西應該是可以的,可以這樣子走下去。過去幾次市場不好的時候,其實對我們都沒啥大影響。第一波不好的時候我們自己能夠賺錢,第二波不好的時候我們又有融資。到現在這波的話對我們就有一些影響了,我們擴張了一段時間,感覺不太對路,我們又把員工人數降下去了。這個過程其實挺痛苦的,因為當初都是花好大力氣挖進來的,都是各方面很好的人。

然後你再回首看一下, 接近7 年了,很多信任我們的投資人,雖然也沒有說什麼,但是你會覺得說大家就都等了很久了嘛。各方面的這些東西,我覺得算是壓出來的。你會覺得之前的很多想法其實不太對。另外你也會看到很多財富效應。你看friendtech 兩三個月兩千多萬的protocol 收入,你也會想嘛。要是剛開始,前五年創業可能還OK,之後你其實這方面的想法也會越來越多。你怎麼幫你的投資人製造財富?怎麼幫你的社區,相信你的用戶,怎麼能讓他們富裕起來?大家進來是圖的啥?大家圖的是跟你一起,實現你的理想,那不是。大部分其他人託付給你的東西,其實是他們要有回報。你不可能說無限制的把這些東西拖下去,讓所有人都陪著你等。所以現在就想開了。

現在主要的事就是得讓我們的社區和用戶,捆成一個圈,咱們一起去圈外面去掏錢。我們前段時間不是發了一個cat loot 嗎?那個就挺好玩的,是一個有資產backup 的smart token xNFT,你要是不喜歡的話,可以把它redeem 掉,它有幾個池子。這是一個很好的嘗試,我們社區一起向這個圈外面的人去賺錢,發了1000 個NFT,所有參與的人都賺得非常開心。

橘子皮書:挺好,我感覺周圍很多朋友最近都有這個轉變,從排斥投機轉成至少是接受,不知道算不算擁抱,大家的經歷都還挺像,不管是壓力還是壓力催生的動力。

Victor:咱們這種類型的人開竅的比較慢。

橘子皮書:沒事,我覺得雖然慢,但是想開了就不會回去。

Victor:也有好處,比較紮實。

橙皮書:對,過去你們累積的那些都是挺寶貴的教訓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