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央對區塊鏈技術的提倡和鼓勵,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關注,並願意嘗試區塊鏈技術。 “脫虛入實,賦能實體”的口號響徹行業,但在推進區塊鏈應用的過程中,什麼類型的企業更適合結合區塊鏈技術其實十分重要。
11月29日,由PANews與PANONY共同舉辦的“鏈·變”線下精品論壇上,多位來自行業的嘉賓就“上鍊總動員,新形勢下的區塊鏈應用”進行了探討。
多協同環節場景適合應用區塊鏈
“哪些場景更適合區塊鏈技術呢?我認為在當下環境下,供應鏈場景大有可為。將價值信息進行存證,與企業和個人信息相關聯,這是十分重要的一個應用。”唯鏈科技COO 馮藝凱說道,區塊鏈作為信任機器,其本質是幫助不同公司在相互協作時降低信任成本。在他看來,“那些企業在上游、中游或是下游業務裡有很多協同環節,及對數據分享和互操作有較高要求的公司,更適合使用區塊鏈技術。”
摩聯科技CTO 許剛則認為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十分廣泛,無論數字金融、物聯網,或是人工智能、供應鏈管理等方向都十分適合與區塊鏈技術的結合。其中,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與監管政策息息相關,因此金融領域可能是更好的應用和發展方向。
“銀行間的結算、清算、交易、跨境支付、審計等業務與區塊鏈技術最為適配,其次是法律類機構、食品醫療及物流快遞相關企業。” 焜耀科技CEO 張成龍指出了具體的應用領域。
在聯盟鏈、公鍊及私鏈選擇的問題上,馮藝凱認為私鏈的價值較低,其性能甚至不如中心化的數據庫,而公鍊和聯盟鏈都有一定的發展前景。
許剛認為公鏈因為是開放性的,所以需要激勵機制才能有效運行,而聯盟鏈則是利益共同體的選擇,兩者都在持續發展,選擇哪種鏈要結合具體業務。
張成龍則提出了不同觀點,他認為聯盟鍊和私鏈本質上都屬於私鏈,表示“公鍊和私鏈的區別在於其訪問權限的不同,企業要在安全性和效率之間進行取捨,然後做出選擇。”
區塊鏈應用謹防得不償失
區塊鏈技術目前只是萌芽,在真正走向商業社會,實現普惠的過程中還困難重重,充滿挑戰。
馮藝凱認為,在區塊鏈技術與企業的融合落地過程中,能否找到商業閉環是關鍵,企業需要精確把握區塊鏈能為其降低成本、提高服務質量的點,否則使用區塊鏈技術會得不償失。
“目前區塊鏈技術面對的最大困難其實是傳統企業對區塊鏈技術的普遍認知不足,基礎知識教育還需要持續很長一段時間。”許剛說道。
張成龍認為區塊鏈落地面臨的困難其實是複合型的,他將此稱為“三座大山”,首先是區塊鏈自身技術發展尚不完善,其次是中國政策相對不穩定,最後是既得利益集團對新技術推廣的阻礙,只有三座大山被一一剷除,區塊鏈才能真正發光發熱。
區塊鏈只是一種技術,想讓傳統企業直接使用這種技術的門檻很高,馮藝凱認為,為傳統企業提供的區塊鏈解決不能僅僅是技術選項本身,“我們要提供一整套相關服務,甚至應用層的相關工具,能讓企業快速接入、快速投入使用。”
許剛認為區塊鏈在未來是否能大規模使用其實關鍵點在於其自身,企業都會評估這項技術對他們是否真正有幫助,是能降低成本還是能增加收入。只有在真正能增加效用的時候,才是區塊鏈普及的時候。
由於區塊鏈行業整體發展時間較短,政策也並明朗,導致從業者人數較少,這也是張成龍所擔憂的地方,在他看來,目前區塊鏈行業人才缺口較大,人才成本過高是製約技術發展和企業使用該技術的地方,需要只有積極引入區塊鏈相關人才,才能更快地推進區塊鏈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