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區塊鏈行業的基礎設施,公鏈的發展一直是加密行業最引人注目的話題之一。公鏈全稱“公有鏈”,是指全世界任何人都可讀取、發送交易且交易能獲得有效確認的、也可以參與其中共識過程的區塊鏈。

公鏈採取POW、POS、DPOS等機制,將經濟獎勵和加密數字驗證結合起來,並建立一個原則就是每個人從中獲取的經濟獎勵與工作量成正比。公鏈通常具備四大特徵:開源系統、保護用戶免受開發者影響、訪問門檻低、所有數據默認公開。

公鏈發展百花齊放,誰能超越以太坊成為未來黑馬?

2008年10月31日,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在P2P foundation網站上發布了比特幣白皮書《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 2009年1月3日,比特幣網絡誕生,成為世界上第一條公鏈。

比特幣的出現標誌著初代區塊鏈公鍊網絡的誕生。隨後,為了實現區塊鏈與智能合約的結合,以太坊出現了。 2017 - 2018 年,一批打著“跨鏈”、“高吞吐量”、“破解不可能三角”等概念的新興公鏈湧現。 2018年又被行業稱為公鏈元年,繁衍出數字文明時代的萬類霜天,形成十萬億美元級別的經濟體。而公鏈生態,是評價一條公鍊是否有生命力的核心標準。而生態公鏈,必須要同時具備底層技術、激勵機制、社區文化三個基本要素構件才能構建出一個遠離平衡態的耗散結構系統,通過不斷地與外界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換,從而勃發出旺盛的生命力。目前,各個公鏈已基本涵蓋了基建、錢包、工具、瀏覽器、預言機、DeFi、NFT、GameFi等矩陣,其中,DeFi 是其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公鏈發展百花齊放,誰能超越以太坊成為未來黑馬?

由於比特幣網絡擁堵問題積重難返,公鏈功能近年來似乎不斷弱化,比特幣更多地趨向於代表價值存儲的“數字黃金”角色。針對比特幣網絡自身存在的問題,程序員Vitalik Buterin(V神)開發了以太坊網絡。以太坊是可編程的區塊鏈,允許用戶按照自己的意願創建複雜的操作,是多種類型去中心化區塊鏈應用的平台。以太坊可以用來編程、分散、擔保和交易任何事物包括投票、域名、金融交易所,眾籌、公司管理、合同和大部分的協議、知識產權,智能資產等。發行於2014年7月24日,眾籌時首次發行總量大約在7200萬枚ETH。作為時下最流行的公鏈,以太坊承載了大部分加密行業的生態應用,一直以來主導著去中心化金融(DeFi)領域。

公鏈發展百花齊放,誰能超越以太坊成為未來黑馬?

根據DeFiLlama數據顯示,今年4月,以太坊鏈上鎖定的總價值(TVL)最高逼近1200億美元。由於投資者對整個加密市場興趣下跌,以太坊TVL在5月的第二週急劇下跌,到2022年5月20日,以太坊TVL已降至717億美元左右。

近兩年,DeFi、NFT、GameFi、元宇宙等蓬勃發展,給本已“負重”的以太坊造成了更擁堵的網絡和更高額的gas費用,以太坊因此成為人們高攀不起的“貴族鏈”。儘管倫敦升級部署了EIP-1559,但gas費用並沒有降低到用戶可以接受的範圍內。與此同時,各類Layer 2解決方案在實現機制上也千差萬別,若無法解決彼此不兼容問題,就難以一勞永逸。

在此背景下,Solana、Near、Avalanche、Polkadot、WAX、CUN等多個競爭公鏈抓住機遇迅速發展。據DeFiLlama統計,目前已有超百條公鏈被收錄,較2021年初增長近10倍,呈現出百花齊放的趨勢。

BSC(幣安智能鏈)是完全獨立的基於POS機制的以太坊克隆體,使用現成的Geth,去掉其中的共識代碼,增加gas上限,並使用多簽multising來橋接回以太坊。 BSC 作為最早崛起的新公鏈生態,經歷了早期的快速爆發階段後,現已進入了一個相對平靜的穩步增長期。從數據上看,BSC 的鏈上TVL 總值長期高居新興生態(除去以太坊)榜首之位。

公鏈發展百花齊放,誰能超越以太坊成為未來黑馬?

Tron(波場)成立於2017年,由孫宇晨創立。 2018年7月,波場收購了位於舊金山的互聯網技術公司BitTorrent。波場通過可插拔智能合約平台為以太坊智能合約提供了的兼容性,採用DPOS改良共識機制,保證整體網絡吞吐量,TPS約為2000,轉賬0手續費。

公鏈發展百花齊放,誰能超越以太坊成為未來黑馬?

Tron的發展離不開它在生態基金上的貢獻,Tron從基礎建設方面在DeFi、穩定幣、NFT、GameFi、預言機等方面不斷完善和佈局,不斷擴大Tron的生態版圖。在DeFi生態挖礦方面先後投入超4.5億美元來獎勵參與者。

Avalanche(雪崩協議)由康奈爾大學教授及IC3聯合創始人Emin Gün Sirer,計算機學者Kevin Sekniqi,Facebook Libra協議HotStuff共識第一作者Ted Yin於2019年共同創立,在2020 年9月22日正式於主網上線。 Avalanche是基於其本身的“共識3.0”理念,從技術層面進行構建,實現了X,P,C三鏈結構平台,從而從源頭設計方面解決TPS瓶頸和跨鏈問題。

公鏈發展百花齊放,誰能超越以太坊成為未來黑馬?

自2021年自8月份以來,Avalanche生態開始噴發,成為TOP4公鏈。公鏈起飛的前提是基礎設施過硬,雪崩的速度夠快,TPS超過4500,Gas費也更低。雪崩的起飛還離不開幾次關鍵的引流動作,既有關於資產的引流,也有項目的引流。資產層面Polychain、三箭資本等機構加入了一個針對雪崩生態項目的2.3億美元規模的投資。項目層面,2021年8月份推出了Avalanche Rush計劃。

Solana作為公鏈賽道最耀眼的明星之一,爆發的不單單是百倍的幣價,還有龐大的生態圈。在其他公鏈信誓旦旦兼容EVM,做以太坊朋友的時候,Solana硬是倔強抬頭:“我不要做你朋友!”

公鏈發展百花齊放,誰能超越以太坊成為未來黑馬?

Solana由前高通、英特爾以及Dropbox 工程師於2017 年末創立,於2020年3月上線了自己的主網,它將自己定位成“世界上最快的高性能公鏈”,交易費十分廉價(0.0001美元),只有以太坊的千分之一。它在2021 年的漲幅是所有公鏈中最大的,TVL 躍居前五,一度僅於以太坊和BSC 位列第三。 Solana 的暴漲首先是因為以太坊的擁堵給了同行們追趕的機會。其次,Solana 另闢蹊徑,選擇不兼容EVM,其擴容策略與以太坊有所不同,採取了時間證明(PoH)的共識機制。 Solana的目標是成為高性能公鏈:最大的特點是主網採用的PoH(Proof of History,工作歷史證明)機制,即允許每個節點生成本地的時間戳,無需等待整個區塊鍊網絡來同步更新數據及數據狀態,從而提高了整體效率。

2017年3名來自印度加密社區的積極參與者聯合創立Matic以解決以太坊的擴展問題。 2021年2月,Matic Network團隊決定擴大他們的項目範圍,並更名為Polygon。 Polygon當下使用的以太坊擴容的方案包含兩種擴容解決方案,Plasma鍊和PoS鏈。

公鏈發展百花齊放,誰能超越以太坊成為未來黑馬?

Polygon鏈上可處理65000TPS,交易費用方面,Polygon的交易費用約為$0.00004- $0.00012。值得注意的是,雖然Polygon有著眾多的DeFi和NFT項目版圖,但是從鎖倉量來看,其中DeFi借貸龍頭Aave佔比超過一半,可見一個頭部項目對一個龐大生態的支撐性,其餘項目質量普遍偏低。

Fantom由韓國開發者Byung Ik Ahn創立於2018 年1 月,是一個基於DAG(有向無環圖)的智能合約平台,特點是加入的節點越多則網絡拓展性和效率越高。 Fantom發展的里程碑是其在2019年底兼容了以太坊虛擬機EVM,得益於模塊化的配置,開發人員可以快速將基於以太坊的dApp移植到Fantom的Opera主網上。

公鏈發展百花齊放,誰能超越以太坊成為未來黑馬?

2021年10月伊始,Fantom各項指標開始呈現快速增長態勢。截止2022年1 月24 日,據Defi Llama 數據顯示,Fantom 鏈上總鎖倉量達122億美元,超越BSC 在公鏈中排名第三Fantom的快速發展得益於其生態內DeFi 協議0xDAO的快速增長。 0xDAO 自2022年1月22日上線主網以來,TVL 已達39.1 億美元,位列Fantom 生態內第二名。

Near在民間的口號一直都是“ETH 2.0”。原因在於ETH 2.0的終極擴容方案——分片被Near提前做了出來。分片並不是萬能的,只是在所有擴容方案裡,對於去中心化和安全性犧牲最小,同時對性能提升最大的一種最為“均衡”和最具性價比的方案。

公鏈發展百花齊放,誰能超越以太坊成為未來黑馬?

在EVM公鏈賽道,雪崩協議(Avalanche)的表現也十分亮眼。相比於其他單鏈結構,Avalanche的結構複雜了許多,最近的共識3.0,是個X、P、C三鏈結構平台。雖然Avalanche目前的生態體量尚無法在新興公鏈中傲視群雄,但就增長態勢來看,該生態強勢的基本面表現已顯現出“領跑賽道”的趨勢。

波卡(Polkadot)主要是解決跨鏈問題,不同的區塊鏈,數據信息是不能互通的。為了打破這種數據孤立的狀態,波卡試圖打造一種網絡協議,讓所有接入此架構的區塊鏈都能更好地完成互相之間的信息交互。

公鏈發展百花齊放,誰能超越以太坊成為未來黑馬?

除了明星選手之外外,一些相對小眾的新公鏈同樣不能無視。比如,WAX走了一條獨特的路徑,它是一條專注於NFT、dApp和視頻遊戲的公鏈,其官網首頁“毫不謙虛地”寫著King of NFT(“NFT之王”)幾個大字。 CUN則是目前以太技術路線追隨者中少有提出在主鏈共識層進行升級的網絡。作為一條新的Layer1網絡,CUN在社區激勵機制、隱私保護、身份認證、多鏈跨鍊等方面,制定了跟踪以太坊網絡的改進計劃。未來,CUN網絡生態將更多與線下經濟相連接,對實體經濟的發展產生促進作用。這是其與以太坊等區塊鍊網絡根本的不同。

和所有創業項目一樣,公鏈的發展並不能一帆風順。最近,一個備受關注的公鏈項目便是Terra。 Terra於2018年1月啟動項目,2019年4月啟動主網,背後是由位於韓國首爾的Terraform Labs 公司運營。 Terra 是一個圍繞穩定幣協議構建的公鏈,它與傳統金融聯繫緊密,與政府監管部門關係融洽。與其他公鏈只有一個公鏈代幣不同的是,Terra鏈採用雙代幣的模式,主要用於治理、質押、驗證的代幣Luna和與美元錨定的原生穩定幣UST。

公鏈發展百花齊放,誰能超越以太坊成為未來黑馬?

在2021年年末,Terra的鎖倉量曾超越BSC,在前十大公鏈中,它是唯一一個TVL沒有出現暴漲暴跌或停滯不前的公鏈。 Terra的問題是去中心化程度嚴重不足,節點大多集中在韓國且由財閥掌控。 Terra以穩定幣UST為核心,創造性地設計了“雙通證彈性供應機制”,將LUNA和UST深度綁定,形成生態發展和通證崛起的循環。

4月,Terra的TVL一度逼近200億美元,市值超過300億美元。 Messri在3月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曾將Terra確定為2022年發展最好的公鏈生態系統。事實上,隨著Terra的不斷發展,總有用戶擔心LUNA可能會陷入“死亡漩渦”。不幸的是,這種擔憂應驗了。 5月11日至12日的48小時內,LUNA發生斷崖式暴跌,幣安上的價格最低達到0.00000112美元,無限趨近於0,而就在1個月前,其價格還在120美元左右。

公鏈發展百花齊放,誰能超越以太坊成為未來黑馬?

當然,公鏈賽道的耀眼明星或潛在項目可能遠不止這些;目前的公鏈可謂是百花齊放,各個鏈上又有自己的應用,沒有人可以確認最終會是多鏈共生還是一家獨大,又或是跨鏈公鏈開闢出一條新路等。

整體而言,每個公鏈項目都獨具特色、各有千秋。在這個賽道上,各大公鏈派係正在積極吸引開發者、資金、用戶,最終來說,誰能勝出,取決於安全性、用戶體驗(費用、速度)、生態應用等綜合性的因,取決於它能否為用戶和開發者提供更多優質的選擇。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的公鏈生態系統勢必會形成“多鏈共存”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