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rmonio,AC Capital

2024 年是數位加密市場瘋狂的一年。其中BTC 大象跳舞,是眾多資產類別中最瘋狂的一個。在過去的一個月,BTC 中漲幅超過了50%。如此瘋狂的市場表現,背後機制是怎麼樣的?瘋狂還能繼續嗎?讓我們潛進去仔細探求。

任何資產的價格上漲離不開供給的減少和需求的增加。讓我們分解為供給側和需求側,單獨剖析。

隨著BTC 的持續減半,供給側給BTC 價格帶來的影響持續減弱,但我們仍要形式性地觀測潛在的拋壓:

供給側

在供給上,依照共識能夠新產生的BTC 不到200 萬枚。而且增發速度又將迎來一次的減半。新增的拋壓會在減半後進一步降低。而看礦工的帳戶,長期保持在180 萬枚上方。依照這樣的趨勢,礦工沒有拋售的傾向。

別看山寨幣了,比特幣才是這一輪牛市最大的Alpha

另一方面,長期持有帳戶持有BTC 數量持續成長,目前處於1,490 萬枚左右。真正高流通BTC 數量及其有限,不到3500 億的市值。這也是能夠解釋為什麼日均5 億美金的持續買進會帶來BTC 的瘋長。

別看山寨幣了,比特幣才是這一輪牛市最大的Alpha

需求面

需求面的增加來自多個方面:

1、ETF 帶來的流動性;

2、富人持有資產的價值成長;

3.金融業務比短期投資利益更具吸引力;

4.基金,BTC 可以買錯但不能錯過;

5、BTC 是流量的核心。

ETF 是本輪BTC 不可複製的稀缺性

BTC 透過SEC 的ETF 審批,讓BTC 獲得了進入傳統金融市場的資格。合規的資金終於可以流入BTC 了,而且傳統金融的資金在加密世界只能流向BTC。

通貨緊縮的BTC 是一個容易形成旁氏,易於Fomo 的資產結構。只要基金持續買進BTC,BTC 價格就會持續走高,持有BTC 的基金報酬率靠前,就可以擴容基金進一步買進BTC。而沒有買進BTC 的基金就會面臨業績壓力,甚至面臨抽資。這種玩法,華爾街在房地產上玩了數十年。

BTC 的屬性更適合玩這場旁氏遊戲。在過去的一個月裡,每個交易日的平均淨買入不及5 億美金,而這就帶來了超過50% 的市場漲幅。而這樣的買進在傳統金融市場就屬於九牛一毛的買量。

ETF 也從流動性上為BTC 提高了價值。全球傳統金融的規模,如果加上不動產,在2023 年可以到達560 兆。這證明,目前的傳統金融的流動性足以支撐高達如此規模的金融資產。我們知道BTC 的流動性遠不如傳統金融資產。傳統金融接取BTC,當然可以創造讓BTC 擁有更高估值的流動性。請注意,這裡的合規流動性,只能流向BTC,不能流向其他數位加密資產。 BTC 已經不和其他數位加密資產共享流動性池了。

擁有更高的流動性,資產就會擁有更高的投資價值。只有能夠價值即時變現的資產,才能承載更大的財富。這就引入到了下一點:

富人偏好的BTC,必然越來越貴

我做了一些小規模的市場田野調查。根據我的調查,幣圈的億萬富翁往往在牛市里大比例持有BTC,而和我同等財富,中產或者中產以下的幣圈人持有BTC 絕大多數不超過倉位的1/4。目前BTC dominant 是54.8%。各位讀者自己看看,如果和自己同圈層的人持有BTC 的比例都遠不及這個比例,那麼BTC 那會在誰的手裡?

BTC 在富人和機構的手中。

這裡引入一個現象:馬太效應—富人持有的資產會一直上漲,一般人持有的資產會一直下跌。如果沒有政府乾預,市場經濟一定會出現馬太效應。富人越富,窮人越窮。這是有理論基礎的。不只因為富人先天可能比較聰明,更能幹,而且天然地擁有很多資源。聰明的人、有用的資源、資訊自然會圍繞著這些富人尋求合作。只要人的財富不是憑運氣獲得的,就能形成乘數效應越來越富。因此,符合富人美學和偏好的東西一定會更貴,符合窮人美學和偏好的東西就會越來越便宜。

幣圈的情況是,富人和機構會把非主流幣當作掏空一般人腰包的手段,而把具有流動性高特徵的主流代幣當作儲值工具。財富會由一般人衝入山寨幣,由富人或機構收割,再衝入BTC 等主流幣。當BTC 的流動性越來越好的時候,對富人和機構的吸引就更大了。

BTC 價格無足輕重,關鍵在於能否奪取BTC 金融市場份額

SEC 透過BTC 的現貨ETF 以後,引發了多個層面的市場競爭。包括貝萊德、高盛、黑石等機構在美國角逐ETF 的領導地位。在全球市場,有包括新加坡、瑞士、香港等諸多金融中心的跟隨。機構砸盤不是不能發生。對於短期內累積的少量BTC,如果拋向市場,在不形成流動性緊缺的國際環境下,能不能接回來,是個未知數。

而且,沒有了背書給ETF 的BTC 現貨,發行機構不僅喪失了手續費,也喪失了對BTC 定價的話語權。對應的金融市場也喪失了BTC,這種數位黃金——未來金融的壓艙石的定價權,更會喪失BTC 現貨衍生性商品的市場。這對任何一個國家和金融市場都屬於戰略性的失敗。

因此我認為,全球的傳統金融資本很難形成砸盤的合謀,反而會在不斷搶籌的過程中,形成Fomo。

BTC 是華爾街的「銘文」

對於銘文,華語區的投資人可能比較理解。對於那種低成本,高賠率的資產。少量的衝一衝,打一打,也就是可以顯著提高資產組合的報酬率,又可以讓自己的資產組合不至於面臨傾覆性的風險。 BTC 目前的估值在傳統金融市場裡還屬於九牛一毛。而且BTC 與主流資產的相關性還不大。 (雖然不如以前的負相關)那麼對於主流基金來說,持有一點BTC 不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嗎?

更有甚者,假設BTC 在2024 年成為了主流金融市場中回報最高的資產。踏空的基金經理該如何向它的LP 解釋。反之,如果持有1% 或2% 的BTC,基金經理人就算不喜歡,就算虧損,也不會因為BTC 的風險過多影響業績,對投資者也更容易報告。

別看山寨幣了,比特幣才是這一輪牛市最大的Alpha

別看山寨幣了,比特幣才是這一輪牛市最大的Alpha

 BTC 資產價格與主流資產相關性並不大

BTC 是天然的華爾街基金經理人的老鼠倉

剛剛講了,華爾街基金經理人為什麼要捏鼻子買BTC。現在我們要講一講,他們為什麼甘之如飴地買BTC。

我們知道BTC 是天然的半匿名網路。我相信SEC 沒有辦法像證券一樣穿透監管基金經理人的BTC 現貨帳戶。是的,在coinbase,幣安等交易平台,充提代幣,進行OTC 需要KYC。不過,我們知道,我們知道線下的OTC 依舊可以發生。監管機構沒有充分的手段監管金融人士的現貨持股。

剛剛的諸多論述,足夠基金經理人洋洋灑灑寫出投資BTC 的詳盡報告。既然BTC 本身缺乏流動性,少量資本就可以撬動BTC 的價格。那身為基金經理,在有充足客觀理由的情況下,有什麼因素會妨礙他們用大眾的錢去為自己抬轎子呢?

專案的流量自提(bootstrap)

流量自提是幣圈特有的現象,而BTC 長期受益於這個現象。

BTC 的流量自提是指其他項目為了摩擦BTC 的流量,不得不高樹BTC 的形象,而最終將自己運作出的流量,反向注入給BTC。

回想所有的altcoin 發幣,都會講起BTC 的傳奇,都會述說中本聰的神秘與偉大。進而說自己如何像BTC,要做第二個BTC。 BTC 不需要運營,就會被模仿的專案被動運營,被動品牌建設。

目前專案競爭更加的激烈,BTC 上數十個Layer2、數千萬銘文專案都在嘗試從BTC 借流量,合力推著BTC 形成massive adoption。 BTC 生態第一次這麼多項目提BTC,因此今年的BTC 流量自提會比過去都強。

總結

和去年相比,市場最大的變數就是BTC 的ETF 通過。而透過分析我們發現,所有的因素都在pump BTC 的價格。供給縮減,需求狂增。

綜上,我認為:BTC 是2024 最大的Alp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