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標題很多人應該就已經露出了微笑,好像這根本就沒有可比性。
確實,以我短暫的外匯交易經歷來看,沒有哪個人是以一年20%收益作為目標的。
但現在,是時候來改變觀念了!我們已經被外界固有的觀念忽悠太久了,這也許才是遲遲賺不到錢的原因。
據我知道的,很多人對待不同投資的心態是完全不同的,基金理財一年有10%的收益就很好了;而股票呢,就會想著30%甚至更高;到了期貨外匯這些呢,就更狂野了,想著一年翻倍,甚至還要翻好多倍。
在這種心態之下,自然會陷入所謂的期貨外匯太難了,股票好難做,抱著基金又嫌棄收益率太低的狀況中,然後看著身邊人都買車買房了,好羨慕啊。
這裡的誤區在於:隨著品種的波動性增大,你的收益預期也在膨脹,而且還是加速膨脹的狀態。
那正確的觀念應該是怎麼樣的呢?每個人在進場前,應該先想好自己的目標收益是多少,然後再去尋找最有利於實現目標的投資類型,深入學習實踐,畢竟時間是最寶貴的,在不匹配的領域裡浪費時間也是在揮霍機會。
就拿題目裡20%的目標來舉例吧。做基金想要持續穩定的達到20%的目標,要么是頂級的基金經理,要么也都是既專業又有投資經驗的老炮兒,總之這個比例應該會非常之低,那普通投資者的難度肉眼可見了。
那再從股票這邊分析分析,從數量上,能做到持續20%的人要多一些了,要求也沒有那麼高了,但股市有多慘烈,通過每年的新聞報導也可見一斑了。
我所了解過的,有一位是北大經管出身,他雖然沒有朝交易去發展,但憑藉著在金融方面的學識,還是能夠做到一年20%以上的收益。那就大致可以判斷出來了,股市裡能賺錢的基本也是金融圈摸爬滾打過幾年的。
接下來就是外匯了,之所以開頭說露出微笑,就是因為外匯這類高槓桿類型的品種,只要能夠入門,實現穩定盈利,沒有哪個的收益在20%以下的。
那麼難易程度其實已經很顯然了,全球市場裡參與各個品種的人其實是比較平均的,很難說做基金的就比做股票的人笨,或者反過來;即使是外匯,只是因為國內有所限制,參與人數不多,像日本就有很多大媽在炒匯。
所以說,在學會的前提下,外匯賺錢最簡單。您又有問題了,那學習的難度跟成本,又是誰更高呢?我們接著來分析。
首先呢,知識和理論層面的學習,其實都是一樣的,都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而差異主要體現在實踐的難度上。有一句半玩笑的話,來形容不同品種的走勢,基金一年的行情,股市幾週就走完了,而外匯可能只需要幾天。
大家想想基金,操作週期其實是很長的,很多都是幾個月一年才做一單;股票稍微好一些,但也是幾天到幾月(套牢的不算)的操作週期;外匯就很快了,有做日內的,幾個小時就有一個波段;長一點的一般也就幾天,隔週的都很少。誇張點說,在外匯裡按月級別做交易的要么是大神要么是大神經。
為什麼要強調做單週期呢,因為這直接影響到入門需要的時間。基金和股票如果按照這種頻率來培養,怎麼也得幾年的時間才能算是有所成。而外匯通過更多的練習,只需要半年左右的時間就可以基本掌握。當然了,這並不是我信口開河,印象流,是有華爾街大佬認證的:
總之,通過超短線交易所特有的高強度大訓練量的強化,一個新手可以在短短的三四個月之內打下極為堅實的基礎。他不僅深刻理解並認同重要的交易原則,而且有可能把某些原則變成近乎本能的習慣。而要達到這種境界,對於很多采用其他交易方式的交易員來說,恐怕要經過兩三年的反复掙扎。
——引自《華爾街操盤手日記》
那既然外彙的學習時間短,上手快,收益又好,為什麼會有很多人覺得外匯很難,甚至是最難的呢?其實是一個最基本的小差別沒搞清楚,就是槓桿和保證金的使用。沒有槓桿的時候,大家設不設置止盈止損影響還不大,反正就是這一單的本金,最多是抗一抗浮虧,只要不遇上“原油寶”這種特殊事件,損失一點沒什麼。
而有槓桿的情況下,只要進場,就是把整個賬戶都置於風險之中了,你必須要設置止盈止損,不然爆起倉來就是分分鐘的事情了。很多人,一聽到“爆倉”就本能的恐懼,其實是可以更靈活的進行管理,像很多基金是“T+2”,股市也是“T+1”,其實從靈活性上很難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做;而外匯這種24小時的市場,隨時都可以操作,只要我設好了止損,“爆倉”?根本不存在的~
俗話說,光說不練假把式,在有所了解之後,有沒有心動技癢,想要來試試的,畢竟想打臉也得靠行動嘛~ALPHAZONE的模擬比賽長期進行,隨時都可以加入
而且還有金融學院,和互動討論區,讓個人交易者養成更好的交易習慣。
我們是由機構交易員,分析師與金融、交易愛好者組成的交易組織。
如果你想提升系統交易能力,培養個人財經素養,歡迎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官網或者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