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Vincent 來源| PANews
8月22日,網傳北京市朝陽區金融社會風險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關於進一步開展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交易場所清理整治的通知》,要求各商場、酒店、賓館、寫字樓等地不得承辦任何形式的虛擬貨幣推介宣講等活動。
PANews致電《通知》所留聯繫方式,對方回應稱,“該通知屬實,並且已經先行一步下達到各單位。 官網現在雖還未發布信息,但是已經和上級溝通會進行發布。”該電話也與北京市朝陽區金融服務辦公室官網聯系電話一致,也證實該消息屬實。
《通知》顯示,為保護社會公眾的財產權益,保障人民幣的法定貨幣地位,防範洗錢風險,維護金融系統安全穩定,根據全國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進一步開展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交易場所清理整治的通知》的規定,現要求各商場、酒店、賓館、寫字樓等地不得承辦任何形式的虛擬貨幣推介宣講等活動。
此外,如知悉相關情況,各商場、酒店、賓館、寫字樓等地請及時向區處非辦報送。 《通知》落款時間為8月17日。
2017年8月29日,中國人民銀行通過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了《關於進一步開展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交易場所清理整頓的通知》,其中提到,將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交易場所的清理整治納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
監管頻念“緊箍咒”
8月21日晚間,包括金色財經、深鏈財經、幣世界等多家區塊鏈媒體,被微信封號,微信官方回應稱,這些公號是因涉嫌ICO虛擬貨幣炒作,違返《即時通訊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而被永久封停。
隨著最近P2P互聯網理財暴雷不斷,互聯網金融整治進入攻堅階段的同時,ICO也再次被戴上“緊箍咒”。
據第一財經7月9日報導,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組長、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近日表示,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已經到了攻堅階段,要乘勢而為、堅定不移地打贏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的攻堅戰。
潘功勝指出,股權眾籌的試點工作開展之前的相關活動,ICO(首次代幣發行)以及各類變相的ICO,比特幣等數字貨幣交易活動,以及互聯網外匯交易平台,涉及非法集資和非法發行證券,“是不讓幹的”。他繼續強調,目前部分機構在中國國內受到打擊之後,跑到國外,未經中國政府許可,仍然對中國的居民開展業務,這也是明確為非法並禁止的。
這也意味著,在監管眼中,ICO仍是涉嫌非法集資和非法發行證券,始終未對ICO監管鬆口。
在去年9月4日,多部委發布的禁令中,就明確指出,代幣發行融資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准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
一家數字貨幣交易所首席分析師向PANews指出,從去年94政策之後,幣圈並未收斂,尤其是今年以來瘋狂的開會、拉群,這種現象讓人擔心,只會讓監管來的更快些。
近日,媒體多次為監管“敲邊鼓”。央視財經頻道在5月播放的新聞中,痛批數字貨幣市場上的“空氣幣”項目,以及交易所中存在的市場操縱問題。
多家媒體報導,央行整頓境內虛擬貨幣交易場所和首次代幣發行融資(ICO)活動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礎上,針對相關非法金融活動的新變種與新情況,會同相關部門採取了一系列針對性清理取締措施,防範化解可能形成的金融風險與道德風險。
1、組織屏蔽“出海”虛擬貨幣交易平台。截至2018年5月,110個網站(包括媒體關注的火幣網、幣安網等交易平台)已被屏蔽。
2、從支付結算端入手持續加強清理整頓。多次約談財付通、支付寶等非銀行支付機構,要求其嚴格落實不得開展與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相關業務的要求。目前支付寶排查並關閉了約3000個從事虛擬貨幣交易的賬戶。
3、果斷打擊ICO冒頭及各類變種形態。密切監測、加強研判,打早打小、防患於未然,向市場傳遞更為明確的監管信號。
4、積極進行風險提示與輿論引導。會同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通過多種渠道和形式提示民眾高度警惕虛擬貨幣相關活動的風險與危害。
5、對於各類偽虛擬貨幣以及相關的非法集資、詐騙、傳銷等活動,積極支持配合公安機關依法嚴厲打擊。據公安機關統計,近年來共立案偵辦虛擬貨幣類違法犯罪案件近300餘起。
實際上,PANews了解到,還有諸多國內平台仍可直接登錄並交易,並且多家平台仍可以提供支付寶和財付通的支付服務。
今年2月份,新華社就曾報導,監管叫停ICO(首次代幣發行)後,很多境內人士轉向境外平台網站繼續參與虛擬貨幣交易,考慮到境內投資者轉向境外平台參與交易面臨種種風險,將採取一系列監管措施。
下一步國家將採取包括取締相關商業存在,取締、處置境內外虛擬貨幣交易平台網站等在內的一系列監管措施,以防范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以後只要發現一家就要關閉一家。同時,未來視事態發展情況,也不排除出台更進一步監管措施的可能。
4月份,在國務院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指出,目前,全國摸排出的ICO平台和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交易場所已基本實現無風險退出。
嚴監管不容置疑
曾有市場人士猜測,今年在央行換帥後,是否會對數字貨幣的政策有所改變,目前看來並非如此。
對於數字貨幣監管,今年新上任的央行行長易綱4月在博鰲亞洲論壇上回答記者問時表示,“虛擬貨幣對實體經濟的服務比較少,並且其中有一些投機行為,甚至還有一些洗錢行為,所以人民銀行對虛擬貨幣一直比較謹慎。”
易綱認為,目前全球對數字貨幣(digital currency)的研究中,中國是走在前列的。中國正對數字貨幣,區塊鏈技術以及金融科技進行研究,來探討如何以最好的形式服務實體經濟,並且要安全發展這些技術,來避免可能的負面影響。
“整體來說,我們對虛擬貨幣的監管是非常嚴格的,同時我們也在研究如何發揮數字貨幣的正能量,讓其更好的服務實體經濟。”易綱稱。
易綱提到“發揮數字貨幣的正能量”,或許為數字貨幣帶來了一絲希望。而易綱對數字貨幣的解釋,與前任央行行長周小川如出一轍。
今年三月的兩會記者會上,時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表示,“有一些技術應用沒有專注於數字貨幣在零售支付方面的應用,而跑到了虛擬資產交易方面。”
他認為,虛擬資產交易不太符合我國金融產品、金融服務要服務於實體經濟的方向,所以在整個過程中,不必太著急,而要穩步研發,有序進行測試,把握住方向,要強調金融服務於實體經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防止變成過度投機的一種產品。
“我們不太喜歡那種創造一種可投機的產品,讓人有一夜暴富的幻想,而是強調要服務實體經濟。”周小川說。
“未來的監管,首先是很動態的,它取決於技術的成熟程度,也取決於最後測試試驗、評估情況。”周小川表示,在考慮金融科技方面新技術的同時,也要在服務的方向上弄清楚,一方面要考慮確實給消費者、給零售市場帶來效率、低成本和安全隱私的保護。另一方面要考慮大局,不要起到跟現行的金融穩定、現行的金融秩序直接相衝突的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