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ica
|2019-08-15 18:53
PANews视频栏目《泮谈会》对话了达鸿飞和李俊,分享了分布式商业发展的洞鉴,创业心路历程,组织管理和全球化发展的心得,也为想在区块链领域的创业者给予了十分中肯的建议。
文 | Tong 周文怡 来源 | PANews
“如果一定要选一个币圈男神,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币圈的男神太多,我觉得大家都公认的币圈男神,应该是达鸿飞。达叔风度翩翩气宇轩昂,在熊市的时候默默地把小蚁做了出来。”币安Binance联合创始人何一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说。
NEO创始人达鸿飞,圈内人称达叔,在2014年便开始创建了中国的第一条公链NEO(之前称作小蚁)和为企业提供区块链技术服务的Onchain(分布科技)。三年后,Onchain的联合创始人李俊创办了另一个公有链项目本体(Ontology 简称ONT)。两个项目,NEO专注智能经济和传统资产的数字化交易,而ONT则专注于商用,搭建私有链和公有链间的桥梁。
“最初就和李俊创立分布科技这家公司的时候大概就十几个人,然后到现在大概加起来一百多号人,当中是完全线性增长的。”达鸿飞说。
“我进这个行业的时候就是行业最低落的时候,所以从任何角度来说,现在都是比以前更好。当然后面的发展也有不少的幸运成分。”李俊坦言。 PANews视频栏目《泮谈会》对话了达鸿飞和李俊,分享这两个开源项目的技术进展与突破,分布式商业发展的洞鉴,创业心路历程,组织管理和全球化发展的心得。意外有着共同创业偶像的他们,也为想在区块链领域的创业者给予了十分中肯的建议。 近期,NEO和ONT宣布共建开放性跨链平台,在阐明技术时,二人将更多的视野放在了开放生态上。达鸿飞比喻,其它的跨链技术好比是平原,给予造城市的空间。而他们所做的则是建立在所有城市的基础之上,制造城市间的公路,把已有的城市建立起来,它最终会朝着一个联盟的体系发展。 “我们其实是这件事情的试水者,先做一下测试,然后再晚些时候会把协议公布出来,任何已有的区块链都可以参照这个协议,最终变成一个互联互通的一个大的网络。”达鸿飞表示。 李俊也认为,“这件是一套开放的协议。大家都可以接进来,也不排除未来可能接入非区块链型的体系。我们就没有把它直接叫成Cross-Chain跨链,而是一种互操作或者交互性的协议。这样的话是可以在一个更大范围内产生协作。” 谈到该跨链平台技术的优势时,李俊表示,除了跨链资产外,还可以实现跨链事务性的一致。 此外,在实现细节上也有不同,是一个网络化的体系,是以BFT为形式的一条一条像Hub的链,这样的话在速度和去中心化的平衡性上面能达到更好的灵活度。成为真正支持跨链的中间体,未来也可以支持更多业务模式。 此前,李俊在接受PANews专访时独家透露将联合发行稳定币,随后在4月底与Paxos正式联合发布基于本体的稳定币PAX,李俊表示,目前多家交易所及理财应用已经接入进来,并且其生态中的部分DApp已经把它作为稳定计价货币。 “稳定币最终还是要看你的生态范围 ,会在生态的扩张中找到应用,我们有跨链的话生态范围会逐步扩大。”李俊称。 达鸿飞也持同样观点,“随着应用越来越广,肯定要有稳定币,这是一个基础的模块,没有的话,其它业务会比较难开展起来。” 谈到稳定币,不可避免要聊到最近万众瞩目的Libra,达鸿飞认为,Libra在区块链之上,搭了一个原生的、小的金融体系,然后进入各个国家和地区,这是比较巧妙的做法,从本质上来看可能也是一个正确的做法。未来的金融基础设施应该是搭在互联网之上,应该是互联网原生的,很多的规则条件都是可以用代码来约定,而不是使用不透明的传统的模式。 面对这几年区块链行业层出不穷的热点,如跨链、稳定币、Staking等,达鸿飞与李俊却并没有太在意——而是聚焦在长期而稳定的执行。 事实上,达鸿飞称,早在2017年底NEO的第一届DevCon开发者大会上,关于跨链、去中心化交易、Stable Coin(稳定币)等这些重要概念就已经被提出和讨论。达鸿飞和李俊在过去1到2年间所做的也正是把这些概念一一实现。 “新的概念总会被提出来,而一个团队要拥有绝对的领先优势,真正的核心则落在长期的执行力上。 ”李俊认为,所谓的执行力其实包括很多方面,包括工程实现能力、还有团队的运营、项目的生态扩展能力、外界声誉等等,这些能力都不是凭空想象就能有的,都需要一定时期的积累。 去中心化交易所在今年币安上线Dex后再次成为热点概念,而早在2018年初,达鸿飞就曾公开表示,未来是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时代。“现在叫DEX,实际上它本质上是non-custodian exchange,就不用托管资产。non-custodian exchange的好处是你没有对手方风险,不用担心哪个交易所被关了或者被盗币了,如果未来都能使用同一套协议规范,并且能够有完整的跨链协议,就可以将任何的链所有的流动性都可以并在一起。 ” 但在达鸿飞看来,目前的Dex仍有比较高的门槛,去中心化交易所要在未来更加普及,甚至超越中心化交易所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NEO的口号是“共建下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最终真正实现智能经济”;ONT则是“Ready for All Business”,都旨在为商业落地提供基础设施。在提到商业落地的问题上,达鸿飞和李俊默契的认为现阶段仍然是打造基础设施的阶段,真正大规模应用落地还为时尚早。当技术基础设施完善,真正营造出一个安全和稳定的环境时,应用落地是水到渠成的事。 达鸿飞提到,这两年关于落地的进展和思路其实已经相对清晰,它更可能是呈现出一种爆发性突破。“大家都在找杀手级应用,找第一个落地的应用,我觉得很可能不是一个出来,而是会10个或者50个一起出来。 我们其实是在造一个新的城市,再造里面的各种各样的基础设施。但是从老的城市到新的城市之间那条路很窄,上面还有各种关卡、还有各种障碍,等到一旦新的城市的基建都做好了时候,把障碍又克服了之后,就会一下子冒出很多大的落地应用。 ” 李俊补充道,落地的步骤或者进展,不是一种线性,在你走到一些爆发点之前可能都是很平,而之后的一两年仍将是制度和技术双重的准备期。他认为,除了互操作的连通性之外,在技术上,还需要时间去证明长期的去中心化、分布式运作和运维的稳定性。而另一边,对应技术应用,需要弹性和灵活性的完备的法律体系在背后做支持。 对于当前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现状,达鸿飞认为尚且需要更多的分层 。“不太可能一个链解决所有的问题,我们还是要有更多的分层,有更多的模块化,不同的共识机制、不同的治理模式适合用来做不同的业务。所以有了跨链,能够把这些公有链连在一起,在上面有Layer2或是其他技术,再承载一些应用。” 经历了区块链行业的高潮与低谷,数字货币市场的狂热与寒冬,目前,不少项目在市值上一落千丈,如何看待项目的市值? 达鸿飞认为,“要看用什么视角来看这个问题,如果从已经创造价值来看的话,现在所有的项目都被高估了。但如果从未来的潜力来看的话,现在肯定不是已经充分认识到(市场)潜力了。 很难判断,但我们现在肯定不是在未来的高点。 ”“项目背后的影响力和社区的共识,这本身也是一种价值,比如说同等市值的公司,它的影响力仅在一个很小的客户范围内,更不用说全球的影响力,所以说从这个角度来讲,你很难用一个绝对的泡沫来定义这件事情。 ”李俊说。 “如果从相对估值来讲,我觉得中国的项目是偏低的,和海外的项目来比对,从实质来看的话,就会更偏低一些。 ”达鸿飞补充道。 作为行业的早期从业者,达鸿飞和李俊享受了不少行业红利,他们说一路走来也有一些幸运的成分。 相比不少在2018年all in区块链然后又急流勇退的创业者,NEO和ONT一直是线性发展,从最初2014年两人创办分布科技开始的十几个人,到现在加起来一共有一百多号人。 “我觉得我进这个行业时候,就是这个行业最低落的时候 ,那个时候反正也没数字资产市场。虽然有比特币,但没有人炒作这个事情,区块链公司也根本不知道怎么融资。所以说从任何一个的度来讲,都是比以前更好的。”李俊坦言。 而从小团队日渐壮大,人员组织管理也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一大难题。达鸿飞也说对于如何管理团队他一直在学习,还回应了为什么会在年初有高管离职的情况,核心在于责权不匹配,并直言最大的责任在于顶层的管理者。 谈及人才策略,李俊则认为,“我们不是去变成一个庞大的团队,而是变成一个精英团队,就像海豹突击队一样,所以说,像今年我们的人才战略是每个岗位的人才都要超过(行业)平均水平,他们在一起的化学反应会更大。” 对于国内的技术发展,据李俊的观察,中国有很多技术人员,他的技术能力甚至技术视野并不比海外那些大家看到的技术大拿差,很多时候的确是这样,但是如何更好的表达做技术的布道,甚至是宣传,这个其实也是一个功力。 在谈及偶像时,达鸿飞和李俊不约而同的对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表达了欣赏。李俊提到,“我觉得他是一个理念跟实际能力、实干能力、决策很好的人。他可以睡在工厂把一个车真正盯出来;他可以自我学习去学很多部分;他也可以提出理念,这种人才是非常少的。他不单单是这点我觉得他的全面性甚至在某些程度是超过乔布斯,所以说这个上面我觉得这点目前还是很不容易的。” 达鸿飞也补充道,“他愿意做一些不是发明140个字符的事情,他是做一些很非常fundamental的创新的事情。” 而对于区块链领域的创业者,他们又提出了怎样的建议?他们如何评价创业者孙宇晨的运营手法?工作之余会如何放松?如果克服创业的瓶颈? 欢迎关注PANews官方微信号“panews2018”,回复“关键先生”查看完整版视频对话。
Author :Monica
This article reflects the opinions of PANews's columnist and does not represent the stance of PANews. PANews does not assume legal responsibility. The article and opinions do not constitute investment advice.
Image Source :
Monica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to remove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