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二三線城市頻吹區塊鏈政策暖風:開放更多政府場景,再建9個產業園區
來源:互鏈脈搏
今年以來,二三線城市推進區塊鏈產業發展的步伐開始加快。
互鏈脈搏梳理統計發現,從今年3月份至今,已經有超過10多個二三線省市密集出台了區塊鏈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併計劃再建9個區塊鏈產業園區。
與北上廣深杭等城市相比,二三線城市最明顯的短板在於缺乏有實力的區塊鏈企業。但今年以來,越來越多的二三線城市加大了招商引資力度,不僅給予落戶企業更大力度的政策補貼,還願意開放更多政府應用場景給到落戶的區塊鏈企業。
二三線城市正在打響區塊鏈產業發展的“春季攻勢”。
超10個省市出台新政,多地明確具體任務目標
互鏈脈搏統計發現,從3月開始,包括陝西、江西贛州、山東、福建、甘肅、內蒙古自治區等在內超過10個地方政府出台了支持區塊鏈發展的相關政策或指導意見,其中超過一半為區塊鏈專項扶持政策。
並且,有四成地方政府還明確了區塊鏈產業發展的具體任務目標。
比如湖南省在《湖南省區塊鏈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中提出,力爭到2022年,建成10個以上區塊鏈公共服務平台,推動3萬家企業上鍊,相關產業營業收入達到30億元。
而江西贛州也在《贛州市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徵求意見稿)(2019—2023年)》中明確,在2020—2023年期間,計劃實現全市區塊鏈總產值超過8億元、10億元和100億元,並在今明兩年內分別引進培育區塊鏈相關企業35家和50家。
另外,發展區塊鏈較早的蘇州相城區也再次發布了《相城區關於加快推進區塊鏈產業集聚發展的實施意見》,指出要力爭到2025年,引育各類區塊鏈產業應用企業超200家、培育10家營收超1億元的企業、吸引區塊鏈專業人才超1000人。
除了產業整體規劃外,部分地方政府還出台了區塊鏈重點應用領域的實施方案和指導意見。
比如江西省贛州市計劃重點打造供應鏈金融核心平台,重慶市在推進區塊鏈與金融領域的應用,山西省重點發展區塊鍊等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福建省推動利用區塊鏈技術建設省可信電子文件服務平台,而四川雅安市則鼓勵利用自身豐富的水電資源優勢,支持挖礦產業,培育經濟新的增長點。
再建9個產業園區,開放更多政府應用場景
另外,為了打造產業集聚效應,在今年出台的區塊鏈產業規劃中,部分地方政府還計劃推進區塊鏈產業園區建設。
比如湖南省計劃在2022年之前建成5個左右區塊鏈產業園,山東省在《數字山東2020行動方案》中提出要建設一個省級區塊鏈專業園區,內蒙古自治區也計劃在2025年前,打造2—3個區塊鏈產業創新基地。
根據互鏈脈搏研究院(IPRI)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國各省的區塊鏈產業園區數量已經達到35家(含在建)。如加上湖南、山東和內蒙古自治區的規劃,到2025年之前,中國區塊鏈產業園總數量將達到44家。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出台的區塊鏈相關政策中,絕大多數二三線城市還給出了更多的落地場景,尤其是政府應用場景,來吸引更多有實力的企業落戶。
例如湖南省拓展區塊鏈應用場景方面主要包含三大板塊:圍繞數字經濟模式創新,推動區塊鏈技術在社會治理、社會救助、知識產權、供應鏈、工業檢測存證等領域的應用;促進區塊鏈技術在中小企業貸款、銀行風控等金融領域和教育、就業、養老、精準脫貧、醫療健康等民生領域的應用;以及依托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探索區塊鏈數據共享模式,促進政務數據跨部門、跨區域共同維護和利用。
尤其在政務數據跨部門、跨區域共同維護和利用方面,湖南省可謂是開行業之先河。
除了湖南省外,內蒙古自治區今年也指出,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向社會公開發布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務領域區塊鏈應用場景,鼓勵區塊鏈企業有針對性地開發應用技術和解決方案,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合資合作等方式,參與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務領域區塊鏈應用項目建設。
此外,蘇州相城區今年也計劃推出30個區塊鏈應用場景,涵蓋供應鏈金融、財政專項資金監管、電子證照、公益事業監管、政府審計、國有資產監管、司法存證、知識產權保護等具體場景。其中也包含政府領域的應用場景。
在過去幾年,二三線城市由於核心企業、科研人才、資金等關鍵因素缺乏,區塊鏈產業發展水平整體與一線城市存在較大差距。但如今,一線城市在推進區塊鏈發展方面反倒是保持著克制態度,政策支持也不及二三線城市活躍。
接下來,隨著越來越多的二三線城市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開放更多政府類關鍵應用場景,同時又因試錯成本和機會成本遠低於一線城市,或將會吸引越來越多的實力派區塊鏈企業落戶,二三線城市區塊鏈發展的春天正在加快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