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unny,深潮TechFlow

嘉賓:Robert Koschig,1kx 研究員

Robert Koschig 是加密創投1k(x)的代幣經濟學研究員。在今年柏林由Gnosis舉辦的去中心應用峰會上, Koschig 總結了自己對於去中心化硬體網路的代幣設計。例如,他認為Filecoin的基於KPI指數來發行代幣計畫比基於時間的代幣發行計畫更科學。同時Koschig也指出目前Depin網路中代幣獎勵的具有不可預測性,挑戰了比特幣模型的可預測性和穩定性。

在去中心化硬體網路以外,代幣設計整體來說意味著什麼?當行業逐步從野蠻的”狂野西部“到今天的以太坊ETF發行在即,合理和科學的代幣設計已經成為了大部分去中心化協議產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或者說目前的代幣設計師就會是下一代網路的產品經理。

那麼代幣設計有套路嗎?業界是否有一套恆定的代幣設計模型以便於專案效仿? Koschig 指出了供應端代幣發行(supply), 治理(governance), 需求端補貼(incentives),和風險投資(investment) 這幾個主要的思考方向。談話中也以不變和萬變為視角比較了業界兩個經典的代幣模型:比特幣與以太坊,以及專案如何因地制宜從中提取合適的設計模型。

精選要點:

  1. 代幣設計應該專注於持續改進,而不是局限於「Tokenomics」這個概念,因為它帶有過去實踐的包袱。

  2. 協議不一定需要有代幣,但如果有效使用,它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工具。

  3. 不像傳統的優惠券或獎勵,代幣是永久屬於你的。

  4. 代幣設計的共同點在於協調、價值捕捉和價值轉移。

  5. 中心化的支付管道與去中心化基礎設施的目的相矛盾。

  6. 擁有自己的代幣可以帶來額外的好處,例如控制發行——你鑄造多少以及分發給誰。

  7. 如果你想要更廣泛的社區參與,治理代幣允許這種過渡。

  8. 在治理方面,代幣決定提案和投票,但有不同的實體來負責執行決策。這種分離有助於更有效地管理經濟體、質押機制和治理。

  9. Tokenomics 並沒有太大變化:專案設計它,啟動它,並持續以固定的通貨膨脹率運行。

  10. 當你看到以太坊的方法時,你會發現有一個情況,他們可以透過程式碼進行思考,調整,並引入經濟方面無限的可能性。

Tokenomic Design 是Web3 中的新產品設計

TechFlow:您能分享為什麼選擇專注於token 經濟學的研究嗎?

Robert:

Tokenomics 還在研究階段。通常情況下,開發者在技術方面很有專長,但當談到經濟設計時,這個領域充滿了機會。

這個領域非常契合我的背景。你需要掌握數學、博弈論和經濟學的知識,同時也要了解數據科學,如模擬和數據分析。將這兩部分結合起來,就形成了一個充滿潛力的新興領域,這正好符合我的主要強項。

TechFlow:您能解釋一下什麼是Tokenomics 嗎?

Robert:

當然,如果有人問我:“什麼是Tokenomics?”

我會將其描述為一種試圖解釋協議在其設計的經濟方面是如何運作的初步嘗試。

你總是會遇到技術方面的問題,例如:“這個產品是什麼?”

但一旦人們了解技術層面,他們就會體認到這些經濟協調機制的強大。他們會將注意力集中在研究token 的強大潛力以及它們能夠釋放出什麼,例如當你突然進行空投時。

我們已經看到,當項目最初不發放token 然後稍後引入它們時會發生什麼。 Tokenomics 是最早用來描述這個過程的術語。

然而,「Tokenomics」這個術語往往帶有餅圖和歸屬時間表的負擔。

真正的經濟設計關乎你的產品的協調動態。它不僅僅是你在token 發布前所做的事情或包含在你的白皮書中;它是一個持續的努力,就像技術開發一樣。你從一個最小可行產品開始,逐步建立並改進技術——開發者在測試網和主網上進行測試。經濟設計也應採用同樣的迭代過程。

Token 設計應該著眼於持續改進,而不是局限於「Tokenomics」這個概念,因為它帶有過去實踐的包袱。

我們應該多考慮經濟設計以及它如何隨時間發展。

每個Web3 專案都需要自己的Tokenomics 嗎?

TechFlow:每個Web3 專案都需要自己的Tokenomics 嗎

Robert:

我認為不是必需的。如果你不需要依賴激勵機制,那自然是最好的!

即便如此,對於那些不依賴激勵的項目,嘗試一些實驗仍然可能帶來好處。傳統經濟採用的方法如返現或星巴克優惠券等,但代幣因其不可變性提供了一些新的可能性。例如,如果我因為你完成了特定的任務而給你我的代幣,我是無法收回它的。有別於傳統的優惠券或獎勵,代幣一旦擁有即永久屬於你。

這種不變性使得代幣成為了協議中的強大工具。它們可以提供重要的激勵,且不必擔心撤銷的風險,不像某些可能附帶條件的里程或優惠券。

協議不必須擁有代幣,但如果使用得當,代幣確實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工具。

TechFlow:為何某些協議需要代幣設計,而其他協議則不需要?

Robert:

這完全取決於你作為一個協議想要實現的目標。

你是一個面向消費者的應用程式還是一個DeFi 應用程式?

通常,代幣的共同應用場景涉及協調、價值捕捉和價值轉移。在這些領域中,代幣可以是非常有效的工具。但關鍵總在於Tokenomics 和代幣設計——實施的方式取決於你自己。

你可能有透過你的協議推出特定代幣的目標。但如果操作不當,結果可能會完全偏離預期。這個決策應該是堅固的,確保在你的協議中加入代幣能夠真正增強你的產品。一旦做出這項決定,就需要對其投入足夠的關注,因為雖然代幣可以透過經濟和動力學帶來益處,但如果處理不當,也可能造成傷害。

TechFlow:您能詳細說明在去中心化基礎設施中使用數位代幣與傳統法幣相比的優勢和理由嗎?

Robert:

當然。需要數位代幣的原因有多個層面,甚至可以試驗不同的硬體。代幣的典型論點是為了激勵供應鏈。

需要有人購買這些代幣並提供儲存服務。技術上,你完全可以讓用戶使用USDC 或其他法定貨幣支付,並在加密世界之外運作,即便是在去中心化的加密基礎設施上運行,也可以採用中心化的支付方式。

然而,這通常是不合邏輯的,因為中心化的支付方式與去中心化基礎設施的初衷相悖

這就是為什麼最好堅持使用去中心化的付款方式,例如使用穩定幣。這並不一定意味著你必須使用自己的代幣;市場上還有其他優秀的支付代幣。然而,擁有自己的代幣可以帶來額外的好處,例如控制發行量——你鑄造多少代幣以及分發給誰

代幣設計的美好之處在於它提供了許多自由。你可以做出任何決策,甚至可以隨時間改變這些決策。這是一個強大的工具,可以成長你的社區和參與。一個簡單的機制是治理代幣。最初,可能是團隊推動事務,但隨著成長,你會希望更廣泛的社區參與其中。治理代幣允許這種過渡。當然,你也可以在此基礎上建立更進階的功能。

模組化Tokenomics 設計

TechFlow:專案在設計其Tokenomics 時,是否可以採用模組化的方法?

Robert:

是的,理想情況下,你可以實現模組化。這是理想的目標。你可以設定,“好的,供應端的激勵是一個模組,治理是一個模組,需求端的激勵是一個模組,投資投機部分也是一個模組。”

最終,你只有一個代幣,然後你需要弄清楚所有這些如何相互關聯。這就是為什麼在DeFi 中治理變得非常有趣。例如,在早期階段,可能需要透過治理決策來涵蓋實際成本。投資人希望知道,如果他們投資於你的協議,從理性的角度看,他們將會獲得更好的回報。

這意味著你需要給他們分配你人脈的一個重要份額。然而,當這與治理結合時,獎勵就變成了依賴關係。例如,如果你分配一定數量給供應方,並留下其餘部分由治理決定,那些不出售其代幣的營運商將隨著時間累積更多的投票權。這可能導致內部問題,因為他們可能會自行決定自己的獎勵,而博弈論預測這可能會導致權力鬥爭。

你還需要考慮治理的方面,因為管理不同的利益群體至關重要。僅依賴基於代幣的治理可能是不足夠的。這就是為什麼像MakerDAO 這樣的許多知名協議設立了獨立的治理委員會。代幣用於確定提案和投票,但是有不同的實體來負責執行決策。這種分離有助於更有效地管理經濟體、質押機制和治理。

比較比特幣和以太坊的Tokenomics:變與不變

TechFlow:您觀察到了Tokenomics 的演變嗎?不同的專案是如何調整他們的Tokenomics 模型的,以及進行了哪些變更?

Robert:

代幣獎勵始終是有意義的,對嗎?

像比特幣這樣的早期項目展示了它們作為網路效應和經濟激勵的強大力量。比特幣固定的發行計畫啟發了許多平台採用類似的策略。他們經常強調固定發行計劃的重要性。

然而,有些人意識到這種方法可能太過限制。因此,他們增加了第二層更具動態性的邏輯,儘管仍然是固定的。從這個角度來看,Tokenomics 並沒有太大變化:專案設計它,啟動它,並持續以固定的通膨率運作。

但已經有了調整。例如,The Graph 隨時間改進了其設計。最初,它透過聯結曲線為資料索引設定了策劃功能。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發現了效率低下的問題並調整了模型。

這表明,雖然初始設計可能是固定的,但學習和調整是必要的。像DeFi 這樣的複雜代幣經濟需要迭代學習和修改。

重要的是允許進行實驗和學習,而不是僵化地堅持初始設計。雖然這種方法看起來比傳統的加密敘事更靈活,但它避免了陷入低效模型的困境。這個行業發展迅速,新技術不斷湧現。利用模擬、數據科學和持續調整有助於正確設計代幣。

TechFlow:哪些Tokenomics 設計的基本組成部分隨時間保持不變?

Robert:

我認為未變的是,基礎經濟原則自經濟學領域發展以來一直是一致的。你的代幣及其發行激勵貢獻,類似早期比特幣激勵礦工的方式。這種方式比自己從頭開始更有效率。早期比特幣的發行量遠高於現在。

基本概念仍然是,如果你有一個運作良好的供應體系,你的協議按預期工作並提供良好的用戶體驗,收入自然會到來。然後這些收入可以支撐系統。這項原則是基礎性的,始終相關。

你可以透過增發額外的激勵措施或調整收入流來覆蓋某些獎勵額,確保即使獎勵不減少,整體獎勵也是可持續的。

TechFlow:除了比特幣之外的其他加密貨幣在某些方面似乎更複雜。您認為Tokenomics 或Web3 協定會變得像智能合約那樣可組合嗎,考慮到其中涉及的複雜性?有沒有簡化這些理論的方法?

Robert:

確實如此,這很困難,但這也是比特幣的美麗之處。它採用了一個簡單的機制。另一方面,當你看到以太坊的方法時,你會發現有一個情況,他們可以透過程式碼進行思考,調整,並引入經濟方面無限的可能性。

如果犯了錯誤,那麼線下討論就會發揮作用。人們理解新的動態,不同的委員會出現,導致分離或合作的提案。這是一個充滿挑戰的過程,但它允許適應和優化。

複雜性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即使是行業中最聰明的頭腦也在解決這些問題,而不是看到每一個動態。預測行為是極為困難的。

長話短說,是的,它很複雜,可能永遠不會變得更簡單。最簡單和最有效的模型已經存在,並且可以被複製。如今,新專案傾向於更複雜、更可調節,而不是靜態和僵化。這通常是技術演進的方式。

想想自行車:它們存在已久,曾經是最快的交通工具。基本概念保持不變,但它們不再是滿足所有現代需求的最佳選擇。人們不斷添加新功能,創建新問題並解決它們。這種演進使得Tokenomics 更加複雜但也更加可靠。

目標是達到人們可以理解正在發生的事情的階段。如果理解喪失,信任也會喪失。平衡不變性與適應性的需求是關鍵,確保大多數所有者可以投票做出必要的改變,同時保持穩定。

在Tokenomics 設計中需要注意的常見陷阱

TechFlow:您觀察到了哪些Tokenomics 設計中的常見陷阱可能會傷害一個專案? Tokenomics 設計是幫助還是阻礙了專案的成長?

Robert:

人們很容易掉進將代幣當作糖果的陷阱。當你動用代幣池時,就像在得到一種獎勵。人們會對此上癮,卻沒有意識到他們這麼做的越多,專案就越只專注於代幣。這就是我們現在面臨如誤導性指標、高鎖定價值總價值(TVL)和低市值等問題的原因。

我們忽視了代幣的根本目的。代幣不只是獎勵;它們是強大的工具,用於協調、成長並加速你的專案的發展。然而,代幣不應該遮蓋核心產品。說到底,你仍需要建造一個堅固的產品。代幣最終會成為你產品的一部分,但它不應該成為唯一的焦點。

一開始,你可能覺得你有一定的預算和標準,但最終你會發現,如果沒有真正的收入、使用或商業化,你就已經將所有激勵都花費在了短期吸引力和炒作上。這通常導致在市場環境變化時迅速崩潰。

這就是為什麼我花費大量時間進行簡單的模擬,分析供應和銷售壓力的基本機制,忽略任何敘述性內容。我會提出這樣的問題:「你認為這些參與者會持有還是出售代幣?」當當代幣解鎖時,這將如何影響市場?理解這些動態對於避免短期激勵的陷阱和建立一個可持續的專案至關重要。

案例研究:Safe 的Tokenomics 設計

TechFlow:我想談談Safe 的Tokenomics 設計。您對Safe 的設計和演變有什麼見解嗎? (註:Safe 是1KX 投資的公司)

Robert:

Safe 兩年前推出了他們的代幣,最初是一種純治理代幣,不可轉讓。我非常欣賞它的社區特性。當時,我還沒有加入1KX,所以我並沒有非常密切地關注。因為治理運作得很順暢,我也沒有太多事情要做。

他們建立了良好的治理結構,有另一位團隊成員在這方面提供了幫助。他們制定了清晰的溝通計劃,詳細說明了讓代幣可轉讓所需的步驟。其中一個關鍵步驟涉及了代幣的實用性,他們得到了政府的認可。現在,這個代幣已經可以交易了。

這展示了一個良好的治理代幣設計。最初,它是不可轉讓的,很好地發揮了其作用。他們將代幣分發給了目標人群,並一直保持這種狀態。然而,社區最終決定使其可轉讓。

看看這將如何展開將會很有趣。 Safe 非常有推動力,對價值捕獲和潛在合作有清晰的願景。他們最近談到了將成功貨幣化並圍繞此建立經濟模型的計劃。 Safe 是一個優秀的產品,我們投資它是有原因的。

他們現在也有一個積分計劃,我認為這是一個趨勢,未來會有更多類似的計劃出現。例如,我聽說DeFi 領域有類似的倡議。這些計劃正在從純粹的挖礦活動轉變,並更多地關注真正的產品參與。用戶之所以提供回饋,是因為他們真正喜歡這個產品,而不僅僅是為了賺取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