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提出《關於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應用和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簡稱《推動區塊鏈指導意見》)。 《推動區塊鏈指導意見》的提出,向關注區塊鏈領域的眾多行業傳遞出了“全面擁抱區塊鏈”的信號,並為我國區塊鏈行業今後的發展方向指明了道路。

其實早在2019年10月份,我國就已將區塊鏈技術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層面。 2020年4月20日,發改委正式將區塊鏈列入“新基建”範疇。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明確提出“培育壯大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雲計算、網絡安全等新興數字產業”。本次提出的《推動區塊鏈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賦能實體經濟、提升公共服務、夯實產業基礎、打造現代產業鏈、促進融通發展這五大項重點任務。同時,《推動區塊鏈指導意見》特別在夯實產業基礎中提出構建底層平台,即構建具備技術融合全面、鏈上鍊下互通、同構異構互通和安全可控的區塊鏈基礎設施。

區塊鏈服務網絡(BSN)由國家信息中心頂層設計規劃,聯合中國移動、中國銀聯、紅棗科技共同發起建設。作為我國自主創新控制入網權,全球物理分佈最廣、技術融合最全面的區塊鍊網絡基礎設施,BSN始終致力於為全球開發者提供低成本且易於接入的區塊鏈一站式服務。通過一套區塊鏈環境協議供全球先進的區塊鏈底層技術適配到BSN網絡中,實現異構技術間和鏈上鍊下的全面互通,最終形成由我國發起建設的新一代全球區塊鏈互聯網。

BSN之所以被稱為服務全球企業和開發者的新型公共基礎設施,是因為BSN是由全球領先的區塊鏈領域企業共建、共治,同時我國完全自主可控。 BSN解決了成本、互通等問題,讓任何人都可以進行區塊鏈技術的研究嘗試,這對於提升我國區塊鏈人才儲備和區塊鏈技術的可持續發展都起到重要作用。有了這種基礎設施層面的保障,才使得區塊鏈技術與其他新技術的融匯探索變得更可行,從而實現更多、更複雜業務場景基於“區塊鏈+”的全面創新,讓區塊鏈技術在產業變革中發揮其重要作用。

目前,北京市、河北省、浙江省、福建省、湖北省、湖南省、海南省、甘肅省、重慶市、雲南省、香港等省、直轄市,均已落地基於BSN主幹網、政務專網的公共設施項目。區塊鏈服務網絡發展聯盟通過與地方政府共建BSN項目,為地方區塊鏈產業生態發展提供了因地制宜的基礎設施賦能,並共同推動了當地區塊鏈產業生態的快速構建,對促進當地區塊鍊和經濟社會深度融合起到積極的影響。

BSN已在湖南省建立星沙區塊鏈產業園、長沙區塊鏈產業園、青島市西海岸新區共三家“區塊鏈服務網絡(BSN)應用創新基地”,在浙江省建立了“區塊鏈服務網絡(BSN)杭州創新孵化基地”,為地方乃至全國的區塊鏈技術應用提供了孕育的土壤。同時,BSN還通過發起官方指定應用、合格開發者認證,為廣大開發者和高校師生開通了BSN免費測試、實訓賬戶,組織開發者大賽和提供BSN官方培訓及知識庫資料等多種舉措,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應用和產業發展。


下附《推動區塊鏈指導意見》原文供大家學習:

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關於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應用和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工信部聯信發〔2021〕6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網信辦:

區塊鍊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分佈式網絡、加密技術、智能合約等多種技術集成的新型數據庫軟件,通過數據透明、不易篡改、可追溯,有望解決網絡空間的信任和安全問題,推動互聯網從傳遞信息向傳遞價值變革,重構信息產業體系。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發揮區塊鏈在產業變革中的重要作用,促進區塊鍊和經濟社會深度融合,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應用和產業發展,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圍繞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戰略部署,以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品和企業為目標,以深化實體經濟和公共服務領域融合應用為路徑,加強技術攻關,夯實產業基礎,壯大產業主體,培育良好生態,實現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推動區塊鍊和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發展,建設先進的區塊鏈產業體系。

(二)基本原則

應用牽引。發揮市場優勢,以應用需求為導向,積極拓展應用場景,推進區塊鏈在重點行業、領域的應用,以規模化的應用帶動技術產品迭代升級和產業生態的持續完善。

創新驅動。堅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確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推動協同攻關,提升創新能力;堅持補短板和鍛長板並重,推動產業加速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

生態培育。充分發揮企業在區塊鏈發展中的主體作用,加快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品和企業,構建先進產業鏈,打造多方共贏的產業體系。

多方協同。推動整合產學研用金各方力量,促進資源要素快捷有效配置。加強政府、企業、高校、研究機構的協同互動,探索合作共贏新模式。

安全有序。堅持發展與安全並重,準確把握區塊鏈技術產業發展規律,加強政策統籌和標準引導,強化安全技術保障能力建設,實現區塊鏈產業科學發展。

(三)發展目標

到2025年,區塊鏈產業綜合實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產業初具規模。區塊鏈應用滲透到經濟社會多個領域,在產品溯源、數據流通、供應鏈管理等領域培育一批知名產品,形成場景化示範應用。培育3~5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骨幹企業和一批創新引領型企業,打造3~5個區塊鏈產業發展集聚區。區塊鏈標準體系初步建立。形成支撐產業發展的專業人才隊伍,區塊鏈產業生態基本完善。區塊鏈有效支撐製造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戰略,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發揮重要作用。

到2030年,區塊鏈產業綜合實力持續提升,產業規模進一步壯大。區塊鏈與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在各領域實現普遍應用,培育形成若干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企業和產業集群,產業生態體系趨於完善。區塊鏈成為建設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發展數字經濟,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支撐。

二、重點任務

(一)賦能實體經濟

1.深化融合應用。發揮區塊鏈在優化業務流程、降低運營成本、建設可信體係等方面的作用,培育新模式、新業態、新產業,支撐數字化轉型和產業高質量發展。

2.供應鏈管理。推動企業建設基於區塊鏈的供應鏈管理平台,融合物流、信息流、資金流,提升供應鏈效率,降低企業經營風險和成本。通過智能合約等技術構建新型協作生產體系和產能共享平台,提高供應鏈協同水平。

3.產品溯源。在食品醫藥、關鍵零部件、裝備製造等領域,用區塊鏈建立覆蓋原料商、生產商、檢測機構、用戶等各方的產品溯源體系,加快產品數據可視化、流轉過程透明化,實現全生命週期的追踪溯源,提升質量管理和服務水平。

4.數據共享。利用區塊鏈打破數據孤島,實現數據採集、共享、分析過程的可追溯,推動數據共享和增值應用,促進數字經濟模式創新。利用區塊鏈建設涵蓋多方的信用數據平台,創新社會誠信體系建設。

(二)提升公共服務

1.推動應用創新。推動區塊鏈技術應用於數字身份、數據存證、城市治理等公共服務領域,支撐公共服務透明化、平等化、精準化,提升人民群眾生活質量。

2.政務服務。建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政務數據共享平台,促進政務數據跨部門、跨區域的共同維護和利用,在教育就業、醫療健康和公益救助等公共服務領域開展應用,促進業務協同辦理,深化“一網通辦”改革,為人民群眾帶來更好的政務服務體驗。

3.存證取證。利用區塊鏈建立數字化可信證明,在司法存證、不動產登記、行政執法等領域建立新型存證取證機制。發揮區塊鏈在版權保護領域的優勢,完善數字版權的確權、授權和維權管理。

4.智慧城市。利用區塊鏈促進城市間在信息、資金、人才、徵信等方面的互聯互通和生產要素的有序流動。深化區塊鏈在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應用,實現跨部門、跨行業的集約部署和共建共享,支撐智慧城市建設。

(三)夯實產業基礎

1.堅持標準引領。推動區塊鏈標準化組織建設,建立區塊鏈標準體系。加快重點和急需標準制定,鼓勵制定團體標準,深入開展標準宣貫推廣,推動標準落地實施。積極參加區塊鏈全球標準化活動和國際標準制定。

2.構建底層平台。在分佈式計算與存儲、密碼算法、共識機制、智能合約等重點領域加強技術攻關,構建區塊鏈底層平台。支持利用傳感器、可信網絡、軟硬件結合等技術加強鏈上鍊下數據協同。推動區塊鏈與其他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打造安全可控、跨鏈兼容的區塊鏈基礎設施。

3.培育質量品牌。鼓勵區塊鏈企業加強質量管理,推廣先進質量工程技術和方法,提高代碼質量和開發效率。發展第三方質量評測服務,構建區塊鏈產品和服務質量保障體系。引導企業主動貫標,開展質量品牌建設活動。

4.強化網絡安全。加強區塊鏈基礎設施和服務安全防護能力建設,常態化開展區塊鏈技術對重點領域安全風險的評估分析。引導企業加強行業自律,建立風險防控機制和技術防範措施,落實安全主體責任。

5.保護知識產權。加強區塊鏈知識產權管理,培育一批高價值專利、商標、軟件著作權,形成具有競爭力的知識產權體系。鼓勵企業探索通過區塊鏈專利池、知識產權聯盟等模式,建立知識產權共同保護機制。

(四)打造現代產業鏈

1.研發區塊鏈“名品”。整合產學研用專業力量,開展區塊鏈產品研發,著力提升產品創新水平。面向防偽溯源、數據共享、供應鏈管理、存證取證等領域,建設一批行業級聯盟鏈,加大應用推廣力度,打造一批技術先進、帶動效應強的區塊鏈“名品”。

2.培育區塊鏈“名企”。統籌政策、市場、資本等資源,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區塊鏈“名企”,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完善創新創業環境,培育孵化區塊鏈初創企業;鼓勵在細分領域深耕,走專業化發展道路,打造一批獨角獸企業。引導大企業開放資源,為中小企業提供基礎設施,構建多方協作、互利共贏的產業生態。

3.創建區塊鏈“名園”。鼓勵地方結合資源禀賦,突出區域特色和優勢,按照“監管沙盒”理念打造區塊鏈發展先導區。支持基礎條件好的園區建設區塊鏈產業“名園”,優化政策、人才、應用等產業要素配置,通過開放應用場景等方式,支持區塊鏈企業集聚發展。

4.建立開源生態。加快建設區塊鏈開源社區,圍繞底層平台、應用開發框架、測試工具等,培育一批高質量開源項目。完善區塊鏈開源推進機制,廣泛匯聚開發者和用戶資源,大力推廣成熟的開源產品和應用解決方案,打造良性互動的開源社區新生態。

5.完善產業鏈條。堅持補短板和鍛長板並重,開展強鏈補鏈,構建現代化的產業鏈。針對薄弱環節,組織上下游企業協同攻關,夯實產業基礎;建立先進的產業鏈管理體系,增強產業鏈韌性。

(五)促進融通發展

1.推進“區塊鏈+工業互聯網”。推動區塊鏈與標識解析融合創新,構建基於標識解析的區塊鏈基礎設施,提升“平台+區塊鏈”技術融合應用能力,打造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工業互聯網新模式、新業態。

2.推進“區塊鏈+大數據”。加快建設基於區塊鏈的認證可溯大數據服務平台,促進數據合規有序的確權、共享和流動,充分釋放數據資源價值。發展基於區塊鏈的數據管理、分析應用等,提升大數據管理和應用水平。

3.推進“區塊鏈+雲計算”。基於雲計算構建區塊鏈應用開發、測試驗證和運行維護環境,為區塊鏈應用提供靈活、易用、可擴展的支撐,降低區塊鏈應用開發門檻。

4.推進“區塊鏈+人工智能”。發展基於區塊鏈的人工智能訓練、算法共享等技術和方法,推動分佈式人工智能模式發展。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提升區塊鏈運行效率和節點間協作的智能化水平。

三、保障措施

(一)積極推進應用試點。

支持具有一定產業基礎的地方,面向實體經濟和民生服務等重點領域,選擇成熟的應用場景,遴選一批推廣能力強的單位開展區塊鏈應用試點,形成一批應用效果好的區塊鏈底層平台、產品和服務。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依托國家產業發展工程,支持區塊鏈產業發展。通過組織區塊鏈大賽等方式,豐富行業應用。支持符合條件的區塊鏈企業享受軟件稅收優惠政策。探索利用首版次保險補償、政府採購等政策,促進區塊鏈研發成果的規模化應用。

(三)引導地方加快探索。

鼓勵地方立足實際,研究制定支持區塊鏈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從用地、投融資、人才等方面強化產業發展的要素保障,建立區塊鏈產品庫和企業庫。支持區塊鏈發展先導區創建“中國軟件名園”。

(四)構建公共服務體系。

支持專業服務機構發展區塊鏈培訓、測試認證、投融資等服務,完善產業公共服務體系。加強創業創新載體建設,加快對各類創新型區塊鏈企業的孵化,支持中小企業成長。

(五)加強產業人才培養。

依托“新工科”和特色化示範性軟件學院建設,支持高校設置區塊鏈專業課程,開展區塊鏈專業教育。通過建設人才實訓基地等方式,加強區塊鏈職業技術教育。培育產業領軍型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形成一批區塊鏈領域的“名人”。

(六)深化國際交流合作。

圍繞“一帶一路”戰略部署,建設區塊鏈國際合作交流平台,在技術標準、開源社區、人才培養等領域加強區塊鏈國際合作。鼓勵企業拓展國際交流合作渠道,提升國際化發展水平和層次。

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

2021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