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來自最能寫的投資者Nic Carter。

比特幣又有了一次驚豔的亮相。上個月,比特幣的價格悄然突破了歷史新高,遠高於2017年創下的1.96萬美元的歷史高點,截至發稿時一直徘徊在3.6萬美元左右。在此之前,與2018年末早些時候的高點相比,其下跌了近90%。比特幣從去年3月的低點上漲了近1000%,關於這一價格走勢,最有趣的可能是主流投資者相對缺乏熱情。在比特幣3年來首次刷新歷史新高後的幾週內,Katy Perry(水果姐,知名歌手)沒有在指甲上塗比特幣圖案。 Floyd Mayweather(知名拳手)並沒有高調推廣加密貨幣。 《紐約時報》並沒有發表一篇題為《每個人都變得非常富有,而你沒有》的文章。谷歌對比特幣的搜索量仍遠低於2017年的峰值。創業者們繼續圍繞這一資產建設金融基礎設施,但他們做得相對低調,最近基本上被公眾忽視了。


那麼,在傳統觀念把這個互聯網原生貨幣視為鬱金香泡沫的時候,是什麼在悄悄發展呢?技術上來看,沒有多少。核心協議的最後一次重大更新——發送比特幣的實際規則——是在2017年7月被採用的。該協議的一個最近的更新看起來可能會被社區採用,但它只是在隱私和效率方面的增量改進。即使是現有協議上的這些微小變化,也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實現。

事實上,從技術角度來看,比特幣是相當靜態的,這是它最典型的悖論之一:雖然它的誕生是一個重大的技術飛躍——密碼學、計算機科學、經濟學和點對點網絡的元素戲劇性地重組——協議本身就意味著相當嚴格。正如其匿名創造者中本聰所說:“一旦0.1版發布,其核心設計就會在其一生中一成不變。”

過去三年裡,比特幣並沒有發生變化,而是它周圍的世界發生了變化。

作為一名加密貨幣領域的風險投資家,我投資於那些建立核心金融基礎設施以支持比特幣和公鏈行業的初創企業,這讓我能夠提前了解這一資產類別的進展。致力於讓加密貨幣更容易獲取、持有和交易的創業者們一直在努力改善這一金融管道,以期待一場全面的貨幣化事件。今天,這一刻似乎就在我們眼前。

以下是我認為比特幣當前的牛市並非僥倖或泡沫的一些關鍵原因。

對於專業投資者來說,購買比特幣不再存在職業風險

這種將人的判斷力從貨幣體系中剝奪出去的觀點與當今央行的運作方式截然相反,因此比特幣受到了業內經濟學家的唾罵(參見經濟學家Paul Krugman和Nouriel Roubini的推特)。儘管如此,它還是不斷贏得一波又一波的新皈依者。早期,比特幣受到了Mark Andreessen、Fred Wilson和Chamath Palihapitiya等風險投資家和企業家的歡迎,他們都根據自己投資軟件的經驗,了解了其網絡效應的爆炸性潛力。然而,如今出現了一批新的狂熱者:擁有數十年經驗的市場老手,他們對大宗商品和利率的熟悉程度超過了科技初創公司。

這些對沖基金行業的傑出人物最近已經非常明確地說明了他們配置這一資產的原因。美盛集團(Legg Mason)前首席執行官Bill Miller在談到美聯儲史無前例的印鈔速度時表示:“比特幣是一項我們從未見過的技術創新,它每天都在被越來越多人接受。”投資者Stanley Druckenmiller曾參與George Soros對英國央行的押注,他將比特幣與黃金進行了比較,並指出比特幣有12年的歷史記錄,而且可信度越來越高。以貨幣押注而聞名的對沖基金大亨Paul Tudor Jones在接受采訪時說:“我得出的結論是,比特幣將是通脹類防禦類交易中最好的一種。”因此,如果你認為世界各地的政府和央行可能成功地試圖製造更高的通脹,並認真考慮Tudor Jones的分析,你可能會發現自己可以投資比特幣。

曾對比特幣持懷疑態度的華爾街從業人員已經開始重新考慮他們的立場。管理著7萬億美元資產的黑石集團(BlackRock)首席執行官Larry Fink此前曾對比特幣不屑一顧。他現在承認,黃金可能演變成一種全球資產,有可能取代投資者投資組合中總計價值近10萬億美元的黃金。 2017年,摩根大通(JPMorgan)首席執行官Jamie Dimon曾稱比特幣是一種欺詐,但最近他收回了這些言論,並開始與該領域的參與者接觸。管理著全球最大對沖基金的Ray Dalio也緩和了之前對比特幣的懷疑。他最近在Reddit的AMA上說,我認為,比特幣(以及其他一些數字貨幣)在過去十年裡已經成為了有趣的黃金類資產替代品。

在金融機構的人類決策層面上,比特幣現在擁有了過去從未有過的優勢:你可能不會因為買了一些比特幣而冒著被炒魷魚的風險。羊群效應在華爾街非常普遍。以一種不尋常的方式犯錯可能是職業生涯的自殺。但現在,比特幣已經開始在華爾街作為一種有效的貨幣資產被接受,分析師和交易員可以考慮購買比特幣,而不會有尷尬的風險。受人尊敬的大宗商品交易員的大力支持,這做到了加密貨幣推特上的比特幣愛好者做不到的事情:他們讓比特幣在高級金融領域被接受。

這意味著機構資金開始流入比特幣

在2013年,如果你想買比特幣,最好的辦法可能是把錢匯到日本一家不受監管的交易所,這家交易所最初是交換和出售Magic: The Gathering卡片的場所。 (這家交易所就是Mt.Gox,其遭到了黑客攻擊。情況不明,價值數億美元的比特幣被盜走。)也就是說,這不是職業基金經理會考慮的那種投資。即使在2017年比特幣價格升至2萬美元的過程中,也很少有機構資金進入比特幣市場。推動比特幣價格飆升的主要因素是散戶投資者湧入比特幣,他們要么期望自己會搶在華爾街前面,要么是買入比特幣作為投機其他代幣的工具。但散戶投資者往往是被動的,當2018年比特幣價格開始下跌時,很多人賣掉了自己的比特幣,舔了舔傷口,然後繼續前行。相比之下,機構投資者對沖基金、共同基金、捐贈基金、養老金、保險公司、家族辦公室、主權財富基金等等,代表著價值數万億美元的資金池,在行為上更可靠。加密世界正在發生的一個巨大變化是,機構投資者有史以來第一次參與了比特幣。

最大的原因是,在過去的三年裡,比特幣的金融基礎設施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尤其是在託管問題上。也就是說,如果你是機構投資者,你想買一些比特幣,誰會幫你持有?與散戶投資者不同,你不會把數字資產存在抽屜裡的一個設備中,也不希望通過Coinbase的app來訪問它。像馬上要上市的Coinbase和雙胞胎兄弟的Gemini的出現最初主要面向的都是零售加密貨幣用戶,不會考慮機構的需求。但自2017年以來,一些機構經紀商和託管機構出現了:Coinbase推出了Prime offering;我的前東家富達(Fidelity)——一家規模達數万億美元的資產管理公司——創立了富達數字資產部門(Fidelity Digital Assets),專門為機構託管和操作比特幣;許多其他大資金也加入了這個遊戲。養老基金、捐贈基金和主權財富基金可能不相信加密貨幣交易所,但他們會在富達這樣既熟悉又有著龐大資產負債表的對手方找到安慰。實際情況是這樣的:最近,資產管理公司Stone Ridge的子公司NYDIG協助保險公司Mass Mutual買了1億美元的比特幣;與此同時,Coinbase幫助弗吉尼亞州的企業軟件公司Microstrategy購買並託管了價值超過10億美元的比特幣。

因此,大資金不僅有理由買進,也有工具買入。市值270億美元的資產管理公司Ruffer Investment Company自稱是一家全天候資產分配公司,它將2.5%的投資組合配置為比特幣,其表示:負利率、極端的貨幣政策、不斷膨脹的公共債務和對政府的不滿都為比特幣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尤其是當前,傳統的避險資產,特別是政府債券,非常昂貴的時候。 ”12月16日,古根海姆投資公司(Guggenheim Investments)首席信息官Scott Minerd告訴彭博社,他的分析顯示,比特幣應價值40萬美元,是目前水平的十倍多。可以肯定的是,還有更多的高淨值個人、對沖基金、信託基金和家族理財室在沒有說明理由的情況下悄悄配置了這一資產。

美國政府已經開了綠燈

除了基礎設施問題之外,許多投資者出於監管方面的擔憂一直對比特幣持謹慎態度。如果你是一家機構,就沒有必要擁有一項有朝一日可能會被視為非法的資產。但在這方面,比特幣也有很多好消息。在美國,最高銀行監管機構——貨幣監理署(OCC)明確表示,銀行可以為客戶存儲比特幣私鑰。有了這一新規,各大銀行開始向客戶提供比特幣投資工具只是時間問題。你可能不相信初創型的加密貨幣經紀商,但你幾乎肯定會相信你的全球銀行。此外,OCC最近授予一家名為Anchorage的加密銀行以聯邦銀行特許狀,為金融系統和加密貨幣世界之間更緊密的整合鋪平了道路。

鑑於加密貨幣初創公司進入了銀行合規這一不太熟悉的領域,老牌銀行看到了數字資產領域的機遇,並開始與之和解。正如加密領域的許多創業者所意識到的那樣,在過去,在美國獲得銀行關係幾乎是不可能的。如今,隨著加密生態系統越來越被視為一個市場機遇,多家銀行開始競相吸引加密公司的關注。 2017年懷疑論者的口頭禪“區塊鏈,而不是比特幣”早已遠去。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也明確表示,比特幣和以太坊等數字資產是商品,使它們在機構投資組合中擁有堅實的基礎,並為合規的衍生品市場鋪平道路——就像石油、黃金或小麥期貨交易市場一樣。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於2017年12月17日推出了比特幣期貨產品(上一輪週期的峰值),隨後推出了期權交易,並宣布推出第二大加密貨幣以太坊的期貨產品。最近幾週,在CME期貨市場的未平倉的比特幣頭寸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當像1100億美元的對沖基金Renaissance Technology這樣的投資者尋求比特幣風險敞口時——無論是做多還是做空——往往都需要通過這類衍生品。

比特幣有了一個新的佈道者

Microstrategy的首席執行官Michael Saylor或許是最近最狂熱的比特幣信仰者。他將超過10億美元的公司資產投入比特幣,使他的公司成為第一家將比特幣設為資產負債表資產的上市公司。他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相信“與持有現金相比,比特幣將提供獲得更好回報的機會,並在一段時間內保持我們的資本價值。”

Saylor將個人資產、公司資產和新債券發行的收益繼續投入比特幣,並開始了播客和媒體之旅,宣傳比特幣的優勢。他稱比特幣是“人類歷史上通過時間和空間傳送能量的最有效的系統”;痛斥傳統的通脹指標,認為它們被嚴重低估了;將Microstrategy公司資金庫裡持有的美元稱為“正在融化的冰塊”;並將他的比特幣頭寸描述為精明的對沖,而非投機。

雖然Saylor的言論有時聽起來有些誇張,但他對自己的想法投入了巨額資金,這讓他有資格對資產自由發表意見。到目前為止,這對他來說也很不錯:在該公司宣布將部分資金儲備投入比特幣之前,該公司股票的交易價格約為120美;;現在股價接近600美元。

Saylor、富達的Abigail Johnson和推特的Jack Dorsey等億萬富翁皈依者,給這一資產帶來了有意義的可信度,在某種程度上取代了邊緣自由主義者和加密無政府主義者,這些人多年來一直占到了最大比重。聽聽這些新的投資者和話題的聲音。比特幣在面對協議分叉、漏洞和交易所黑客時仍能保持彈性。自成立以來,它的正常運行時間幾乎達到了100%,並且已經結算了數万億美元的交易,沒有發生逆轉。在一個實際利率為負的貨幣制度下,黃金和比特幣等貨幣資產具有新的吸引力。許多以前的懷疑論者認為,比特幣從2018年崩盤中復蘇,證明了其作為價值儲存手段的實力。事實上,往往只有第二次反彈才能讓人信服。第一次,你的興趣可能會被激起,但你會對購買看起來像泡沫的東西會持謹慎態度。第二次,你會意識到,你錯誤地認為是泡沫的東西,實際上是一個長期趨勢中的周期性過程。

許多人對全球貨幣體系感到緊張,尤其是美元

2017年比特幣的反彈和今年的反彈之間的一個主要區別是:3年前,由於比特幣作為加密貨幣行業的儲備貨幣,比特幣大幅上漲(並幾乎以同樣快的速度下跌)。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獨立的現象,基本上與整個世界隔絕。相比之下,始於2020年的比特幣漲勢,其根源在於人們普遍擔心,全球大規模印鈔和債務支出將導致貨幣不穩定或貶值。

疫情危機及其相關的經濟影響,讓各國央行加快印鈔速度,為大幅增加的赤字融資。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央行,美聯儲一直在積極推行貨幣刺激政策,美國的貨幣供應量也大幅增加。與此同時,在許多投資者看來,美元已經開始搖擺不定。基於一籃子其他主權貨幣的歐元最初在2020年春季反彈,但隨後在今年剩餘時間進入長期下跌。看空美元的人(很多人都看空美元)認為,美國債務將越來越多,天然的買家越來越少,人們對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以及其他面臨重大問題的主流貨幣的信心也在下降。

人們對美元的信心消退,以及當前全球貨幣體系的穩定,為比特幣帶來了大量新的興趣和資金。比特幣貌似被稱為世界上最堅硬的貨幣,可預測的貨幣發行利率趨近於零。雖然有許多對沖通貨膨脹的工具可供尋求保護財富的配置者使用,但比特幣也提供了一種新的交易系統,類似於購買成長中的科技巨頭的股票,以實現增長。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兩全其美的事:健全、無懈可擊的貨幣協議,以及快速擴張的加密金融網絡的儲備資產。

儘管比特幣今年表現出色,但它仍然佔據著世界資產的一小部分,被相對較少的人採用。據劍橋另類金融中心(Cambridge Center for Alternative Finance)的可靠估計,全球加密貨幣用戶基數略高於1億人,或略高於全球人口的1%。以目前6500億美元的市值來看,比特幣的價值仍然只有流通中黃金價值的6%,美國國債價值的2%,而美國國債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價值儲存資產。但在過去幾個月裡,這一數字翻了兩番也是事實。就像比特幣一樣,會有人指出後一個事實,說前方有危險。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這個故事還遠遠沒有結束,這個革命性的數字資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