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Paul Veradittakit
編譯:深潮 TechFlow
8 月26 日至9 月1 日是斯坦福區塊鏈週(Stanford Blockchain Week),這是一個為期一周的系列會議、峰會和活動,除了這個主要的學術會議外,今年還有許多其他峰會,包括斯坦福區塊鏈俱樂部的區塊鏈應用斯坦福峰會(Blockchain Application Stanford Summit,BASS)、舊金山的Starknet 峰會,以及專注於共識、MEV 和DAO 等學術研討會,以及無數其他的附帶活動。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這一周的三個關鍵趨勢,以及這對整個行業發展意味著什麼。
趨勢 1:零知識證明在理論和實踐中的優化
毫不意外地,會議的很大一部分都集中在零知識證明(ZKPs)上。現有 ZKP 解決方案的優化是 SBC 本身的核心主題,其中一場專題討論了諸如 HyperNova 和 Protostar 等高效折疊方案的突破。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其他學術演講專注於將 zkSNARKs 應用於更高效的批量 Merkle 證明和 ZK 電路的形式驗證。
此外,對於推動 ZKP 研究的興趣不僅僅局限於斯坦福的學術界。在這一周,來自斯坦福區塊鏈加速器的幾家初創公司展示了零知識證明在各個領域的新應用。例如,Nexus Labs 和 Modulus Labs 在可驗證計算方面使用了 ZKPs,Ironmill 和 Succinct 在新的開發工具和基礎設施方面提出了用例,Nocturne 和 Hinkal 則展示了私密交易的應用。
ZKP 生態系統正在逐漸專業化,不同的公司專注於ZK 流程的特定部分,無論是將應用程序連接到證明者,為特定垂直領域(例如Modulus 的人工智能)提供ZK 證明,還是提供其他增強的集成工具。這種專業化可能預示著行業正在逐漸發展成一個模塊化和復雜化的流程,從而凸顯了 ZKP 作為一項技術的日益成熟。當然,所有這些都是在學術突破的穩定步伐下進行的(例如 SBC 上提出的新折疊方案),這為技術開闢了新的用例,並在 ZKP 理論和實踐之間創造了一種共生關係。
趨勢 2:通過增加模塊化實現「即插即用」的可組合性
在過去幾個月中,模塊化已成為一個熱門話題和增長趨勢,不同的公司專注於區塊鏈技術堆棧中的特定任務(如排序、執行、數據可用性等),而不是讓一個龐大的區塊鏈負責一切。然而,模塊化本身並不一定是最終目標;相反,目標是創建一個更加可組合的技術堆棧,一種「即插即用」的設計空間,可以讓開發人員為任意一組需求進行實驗和微調區塊鏈堆棧。
這種「即插即用」的精神在BASS 上Ed Felton 教授關於Arbitrum 的Stylus 的演講中得到了體現,該項目旨在統一EVM 和WASM 代碼的執行環境,使智能合約和WASM 代碼能夠平滑地相互交互。這使得可以創建 WASM「庫」,EVM 合約可以從中調用函數,從而實現更加可組合的開發體驗。通過模塊化提高可組合性的其他一些有趣發展包括 Chainlink 的 CCIP,試圖創建行業定義的互操作性標準,以及 Celestia 關於討論模塊化區塊鏈的歷史和未來的演講。
值得注意的是,斯坦福推動這一趨勢的許多項目都是較大且更為成熟的公司(如 Arbitrum、Chainlink、Celestia、Starkware),它們已經處於行業領先地位。儘管也有像斯坦福初創公司Caldera 這樣的小公司也在致力於這一趨勢,但可組合性似乎更多地是對尋求建立或鞏固生態系統領先優勢的項目而言,試圖吸引開發人員使用他們的技術堆棧。對於整個區塊鏈行業來說,這是一個積極的舉措,因為通過「即插即用」的方法增加對可組合性的重視降低了新開發人員的准入門檻,同時也允許更加可定制的技術堆棧適用於更廣泛的用例。
趨勢 3:對比特幣開發者生態系統的重新關注
斯坦福區塊鏈週期間的第三個有趣趨勢是對世界上最古老的區塊鏈的發展和未來的重新關注。在 BASS 期間的周六下午,對比特幣生態系統進行了專門強調,既從開發者和技術角度,也從文化角度。除了斯坦福大學教授David Tse 關於Babylon 比特幣質押協議的演講外,還有多個小組討論,其中包括來自Ordinals、Taproot Wizards、Bitcoin Startup Labs、Bitcoin Magazine 等的發言人,討論比特幣生態系統的創新未來,特別是在Ordinals 之後。
也許最有趣和獨特的觀點之一是Ordinals 首席運營官Erin Redwing 對比特幣Ordinals 藝術(如Raresats)的辯護,她認為如果比特幣是「數字黃金」,那麼通過Ordinals 刻在上面的藝術品就相當於「數字珠寶」,就像大多數普通人通過「藝術品和珠寶」與間接與黃金互動一樣,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比特幣。此外,Ordinals 和其他新項目帶來的文化和技術變革在Ordinals 之後,許多以太坊開發者似乎重新對比特幣生態系統產生了興趣,將以太坊DApps 的設計、通證經濟學和實施專業知識帶到比特幣中,以潛在地複興比特幣的古老生態系統。
然而,現在斷言我們是否正處於真正的「比特幣復興」之中還為時過早。眾所周知,比特幣是一個保守的生態系統,其社區對文化和技術變革的態度最多是漠不關心,甚至是敵對的。但是,比特幣生態系統的潛在發展仍然值得關注,即使僅僅從交易量和文化認可的角度來看。
結論
上述關於 ZK 進展、通過模塊化實現的可組合性以及比特幣生態系統發展的三個趨勢,遠不能詳盡地描述斯坦福大學正在進行的所有研究和創新。從為未來的L1 或L2 奠定基礎的共識機制的新研究,到可能增強分析工具的交易和MEV 建模技術,再到新的密碼學原語,斯坦福區塊鏈週展示了這個行業的多樣性和活力。與許多其他行業峰會或學術會議不同,SBC 及其附屬會議巧妙地將行業與研究同步並結合起來,創建了一個充滿活力的聯盟,由初創公司、成熟協議和學術界組成,他們都致力於推動區塊鏈領域向前發展,構建一個更好的去中心化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