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Haotian

最近,整個一二級市場都承受著黑雲壓城般的壓抑,有許多聲音發問,BTC layer2 的下一步到底該如何走? 答案顯然不是東西方資本互不接盤那麼簡單,在深入研究多個代表性項目之後我有了深刻理解。

在我看來,破局點主要有三:1)資產發行「新」敘事;2)layer2 「標準」收窄;3)BTCFi 生息大幕開啟。接下來,系統說下我的看法:

資產發行「新」敘事

BTC 生態隨著Ordinals、BRC20、BitVM、Runes、Layer2 的衍生發展至今,陷入了技術越來越趨於明朗,造富效應卻越來越弱的困局當中。 Why?根本原因在於,造富僅來自存量資金資訊博弈差,而技術迭代還無法吸引增量資金入場。

以漏洞百出的BRC20 和含著金湯匙出生的Runes 協議為例,BRC20 儘管被百般詬病,但確實製造了財富效應把一大部分注意力吸引到了BTC 衍生市場,而後續在數據存儲、索引邏輯甚至玩法都趨於成熟的Runes 協議上,並沒有預期的市場反響。

難道說,技術迭代發展方向錯了嗎? OP_Return 剔除UTXO 垃圾交易的導引錯了嗎? Premine 預留機制的設計想法錯了嗎?顯然不是,我更覺得BRC20 銘文掀起造富效應是特殊大環境背景下,純信息差帶來的偶然性現象,BTC 資產發行的敘事能不能跑的通,一定不是“first is first”,而是項目方的持續價值賦能。

因此,先前BTC 主鏈綁定UTXO 發行新資產的方式,只能讓享有資訊差的early birds 獲利,要讓BTC 衍生資產的發行故事持續性感,需要從短期和長期分別解決兩個困局:

1)短期資產流通性難題:發行BTC 衍生資產,讓一部分早鳥mint 到一堆資產不是目的,要讓這些資產流通起來透過換手產生價值才是。顯然,僅憑BTC 主網來承接銘文資產的流通行不通了,可以把資產跨鏈到二層在相應的應用生態市場內尋求激活流通的可能性。

@NervosNetworkCKB 透過RGB++ 協議,實現了讓BTC 主網銘文資產Leap 到CKB layer2 鏈進行流通的思路,這種方案能解決資產的流通問題,尤其是一些有持續增長力的優秀資產。

2)長期專案賦能難題:雖然Runes 協議在資產發行上足夠有主流共識,專案方也可以透過Premine 的方式控籌,但如果從主網發行資產製造熱度,再去二層流通的思路,會導致專案方運維初期有龐大的運維成本。在市場Fomo 情緒下Premine 代幣的成本,發放空投的高手續費成本,社群行銷和運維成本等等,頂著這些成本壓力,跟專案方談「賦能」問題會很無力。

@RoochNetwork,一個基於MoveVM 驅動的BTC Native layer2 項目,透過Parallel 的BTC 全局狀態同步,可以實現讓一個BTC 銘文資產先在layer2 環境下低成本發行並做初期流通,然後在銘文資產具備一定市場規模和共識之後,再遷移到BTC 主網,進行共識升級。這種圍繞著Assets 資產流通目標為導向的敘事設計,目標就為解決BTC 生態項目方賦能難的困局;

總之,BTC 發展layer2 生態,資產發行敘事只是個開始,變局點就在於這些純社區驅動的資產,能否在1 層或2 層找到一個強大項目的賦能,並在layer2 市場生態內表現出不錯的流通價值。

layer2「標準」收窄

過去一年內,BTC 生態經歷了野蠻生長的混序發展階段,「無方向、無標準、無門檻」讓BTC layer2 賽道快速擠滿了Builder:EVM- Compatible、UTXO Stack 同構綁定、UTXO 平行堆疊、BitVM 鏈下圖靈完備、RGB 原生、AVM 虛擬機器等等,籌備中的BTC layer2 據說已有數百條之多。但哪個方向能跑出來,目前尚無定論。

不過,BTC layer2 市場的大亂鬥並沒有真正為BTC 生態帶來顯著的增量,在市場陷入沉寂時,又時不時聽到BTC layer2 是否偽命題的爭議。儘管「無標準」給了BTC layer2 更多「拿來主義」的可能性,但把已經成熟的擴展方案直接縫合到本就局限很大的BTC 主網上,未必能把二層的擴展增益回饋給主網,反倒會因安全性和穩定性問題,對BTC 主網用戶群帶來傷害。

在我看來,BTC layer2 無標準階段的繁榮景象即將過去,BTC layer2 接下來會趨向技術門檻更高的方向進階:

1) UTXO Stack 結構框架:Nervos CKB 團隊基於RGB++ 技術協定擴展出來的一套可標準化的BTC layer2 建構方案,被視為融合BTC 主鏈擴展起來最Native 解決方案。因為UTXO Stack 結構繼承了原生BTC 的簡潔性和安全性,短期內可視為相對主流的BTC layer2 方向。最近RGB++ layer 的協議升級和UTXO Swap 的工程實現,都為BTC 生態開發者基於UTXO 結構擴展比特幣生態提供了基礎基建;

2)zkVM 通用協定框架:@ProjectZKM基於zkMIPS 微處理指令架構建構了一整套ZK Bridgeless 跨鏈、以及Entangled rollup Network 可交互操作性層等,透過ZK 技術在跨鏈可信任驗證的絕對權威性為BTC生態引入了一種Native 的通用「跨鏈」方案。

其技術原理類似RGB 的Peg-in 和Peg-Out 的Commitment 校驗和解鎖機制,同時採用了BitVM2 的挑戰機制。相較之下,zkVM 的協定架構可以給予Non-UTXO 結構類型的公鏈Native 存取BTC 生態的可能性,會成為一種範圍更廣的ZK 技術加持的layer2 擴充方案;

3)RGB 用戶端驗證框架:Native 的RGB 協定方向,透過P2P 的鏈下客戶端infra 的系統構建,基於one single seal 一次性密封+ 狀態通道等技術實現原生的BTC 二層擴展方案,可支援智能合約等複雜應用,同時也能接軌閃電網絡,擴大支付場景的應用程式擴展。例如:@BitlightLabs正致力於為RGB 協定配套一系列錢包、DEX 等基礎設施;

4)AVM 虛擬機框架:透過模擬比特幣虛擬機,讓原本無狀態的比特幣主網可透過嵌入一套特殊編碼實現搭載智慧合約的能力。這是一種既不依賴鏈外擴展,也遵循當前比特幣核心OP Codes 的「原生」拓展方法。例如:@atomicalsxyz一直在嘗試做的事情。

總之,選擇高技術門檻,收窄layer2 標準勢必能夠清退市場上一些「追風作亂者」,讓更多有實力的開發者能夠在資本支持下,進一步拓展出適合比特幣所需的擴展生態。儘管,這個探索週期會比較漫長,好比以太坊layer 從Plasma、Validium 再到Rollup 主流也經歷了長時間的探索。

BTCFi 生息大幕開啟

不知何時,BTCFi 悄悄成為BTC 生態的敘事和主題焦點。起初我也很費解BTCFi 和DeFi 的差別,莫非是過去DeFI 以「去中心化」為中心,現在BTCFi 以「BTC 公鏈」為中心?不過,要讓擁有龐大社群共識的孤鏈資產成為盤活全鏈流動性的催化劑,那些更領先的高性能技術也勢必都得向BTC 老祖宗妥協讓步。

鑑於BTC 鏈特殊的腳本語言和無狀態儲存的Programmable 受限性,這麼說很make sense。因此在我看來,BTCFi 概念範圍內應該包含三個主要特性:

1)Inclusive 資產包容性,除了BTC Native 資產之外,BTCFi 舞台的主角一定包含Runes、ARC20、BRC20 等各類BTC 公鏈上的衍生資產,如果BTCFi 不以盤活BTC 生態的更多衍生資產為目標,僅僅是BTC 資產的流出和Wrapped BTC 的已有DeFi 生態很難區分。

2)Native 免跨鏈特性,也可以成為Bridgeless 無跨鏈橋或免信任機制。基於原生跨鏈特性才能確保BTC 和衍生資產的流進流出不會存在「中心化」信任環節,這將為BTC 相關資產的生息提供絕對技術前提。只有此再在layer2 上做POS 的Staking 和Restaking 等生息行為,才能保持一個絕對的鏈上可追溯和公平性,為一系列豐富的BTCFi 生息玩法奠定基礎。

3)Programmable 複雜可程式特性,無論UTXO Stack 架構或zkVM 協定底層架構,它們可存取的鏈下擴充環境一定具備複雜的可程式特性。短期內,UTXO 有結構化同源優勢,更容易產生落地應用,長期看,ZK 技術可以成為BTC 鏈入EVM 或MoveVM 等高性能公鏈環境的有力接口,屆時BTCFi 能發展出什麼樣的生態,長出什麼樣的花,想像空間就無限大了。

例如:@GOATRollup基於zkVM 技術框架建構「Native 安全跨鏈」與「統一流動性層」特性,並以GOAT Stack 的堆疊方式來為BTC layer2 市場提供一種技術基底紮實的擴展方案;

另外前邊提到的Rooch Network,其Native 技術方案目標為BTC 提供應用場景(Utility)的同時再給BTC 資產提供生息收益(Yield)可能性;UTXO 結構的RGB++ layer 更是如此。它們提供的解決方案都在最大限度地靠近這三個技術特性。

不過,BTCFi 在跑出來之前我更傾向於視其為一種生態開拓方向,現在沉悶的市場環境遠無法支撐BTCFi 從DeFi 之中脫穎而出。因此,技術標準不是判斷一個專案是不是BTCFi 的硬性條件,只要有一定市場共識都可以加入BTCFi 的範疇,畢竟除了技術方法論之外,最關鍵得向市場交答卷。好比,Blast 到現在都不被主流人群視為layer2,但不妨礙它對layer2 產業帶來的影響。

以上。

Note:BT​​C layer2 市場雖然資產發行、layer2 標準、生息方案等目前還是雜而亂,但我其實看得到「Keep Optimism」的訊號。至於銘文市場熱潮會不會捲土重來,layer2 能不能出現以太坊一樣的盛景,BTC 生息能否打破虛擬貨幣和現實世界的鴻溝,答案都在你我的樂觀情緒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