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幾天前,比特幣價格突破7 萬美元達到歷史高點。從2008 年中本聰發布比特幣白皮書至今,比特幣的發展已經走過16 年了。在這16 年裡,比特幣從沒人相信到慢慢被大眾接受,從毫無價值到創歷史新高,非常典型地反映了一個新事物曲折向上的發展路徑。
毫無疑問,比特幣價格的上漲帶來了巨大的投資/ 投機機會。無論是長期主義者或投機客抑或旁觀者,都不可避免地籠罩在一種巨大的FOMO 情緒中,大家熱衷於討論比特幣下一階段的高點:8 萬美元,10 萬美元,15 萬美元甚至20 萬美元…… 儘管給出的答案不盡相同,但在繼續上漲的預期上卻是出奇的一致。
在我看來,高漲的情緒有助於幫助比特幣形成更廣泛的共識基礎。但越是在這種氛圍中,越應該從中抽離,就必須回看比特幣誕生和發展的來時之路。
比特幣發展簡史:里程碑時刻
2008 年的10 月31 日,一個名為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人發表了一篇名為《比特幣:一種點對點電子貨幣系統》(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的論文。在這篇論文中,中本聰詳細闡述了基於時間戳記以及工作量證明的電子貨幣的可行性。
當然,很多人會問,為什麼中本聰會發表這樣一篇論文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就不得不重新回溯2008 年這個世界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2008 年9 月15 日,美國大型金融企業雷曼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破產,引發全球性金融危機。
為了因應危機,美國政府針對國內金融體系展開了大規模的紓困行動,聯準會啟動印鈔機,採取量化寬鬆政策大量放水,嚴重危害了全球金融體系的穩定性。在那一年,不論是在紐約還是在倫敦、東京、香港,每個金融從業人員都覺得岌岌可危,擔心明天會不會失業;華爾街日報、彭博社、紐約時報、金融時報等全球有影響力的媒體版面幾乎每天都在討論怎麼辦的問題;全球的每一場大型活動討論的也都只有一個主題,那就是如何救市。總之,在那一年,全球金融陷入一片哀嚎,每個人都籠罩在經濟衰退的陰影中。
金融中介體系性的崩潰以及作惡動機的自食其果,再加上主權國家貨幣超發所帶來的通貨膨脹、匯率動盪,及至全球救市行動遲緩等問題,無不反映了傳統金融和全球貨幣體系固有的脆弱和缺陷。也正是這樣的時代背景中,比特幣應運而生。
2009 年1 月3 日,隨著比特幣系統的正式上線,中本聰挖掘了比特幣的創世區塊( 區塊號0),比特幣網路正式誕生,其本人也獲得了50 枚比特幣的獎勵。有趣的是,在這個區塊中赫然寫著一段留言:「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banks」
https://en.bitcoin.it/wiki/Genesis_block
到了2010 年5 月22 日,一名居住在佛羅裡達州的程式設計師拉斯洛·漢耶茲(Laszlo Hanyecz)突發奇想決定試著用手裡的比特幣購買一些現實中的東西,最終他用1萬枚比特幣換取了佛羅裡達州當地一家披薩店送的兩個披薩。這是比特幣第一次擁有交換價值,5 月22 日也因此被加密愛好者稱為「比特幣披薩日」(Bitcoin PizzaDay)。
時間來到2012 年的11 月28 日,比特幣迎來了歷史上的第一次減半。那一天,比特幣的價格大約是12 美元/ 枚,6 個月後,即2013 年的5 月28 日,比特幣的價格上升至130 美元/ 枚。
2016 年的7 月9 日,比特幣開始了歷史上第二次的減半。那一天,比特幣的價格大約是660 美元/ 枚,到了2017 年的1 月9 日,比特幣價格來到了900 美元/ 枚。
2020 年的5 月11 日,比特幣經歷了歷史上第三次的減半。那天比特幣的價格差不多在8600 美元/ 枚,六個月後,在2020 年11 月11 日這一天,比特幣價格上漲至15700 美元/ 枚。
比特幣的神奇還沒結束。 2021 年的6 月9 日,薩爾瓦多議會通過一項法案,批准將比特幣作為該國法定貨幣。比特幣史上第一次被主權國家正式接納。
2023 年1 月21 日,比特幣開發者卡西·洛達莫爾(Casey Rodarmor) 推出了Ordinals 協議,銘文機會大量湧現,比特幣迎來了創建生態的歷史性時刻。
2024 年1 月10 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批准了11 隻比特幣現貨ETF,意味著金融市場中的散戶和機構投資者都可以購買比特幣豐富其多元化的投資組合,從而成為比特幣歷史上劃時代的里程碑事件。
綜觀比特幣的發展歷程,如果一個新事物要想成為特別值得投資的資產,不斷的建立和夯實共識是必然要具備的條件,但更重要的是其本身多個偶然和必然因素的「完美」整合:
①一個特殊的時代背景或關乎人類社會體系性變革的機會;
②顯示稀缺性,2100 萬枚的比特幣決定了它的供給並非是沒有上限的;
③具備創新但有神秘感的屬性,現在誰也不知道中本聰到底是誰;
④唯一性,沒有人會否認比特幣是第一個彰顯區塊鏈去中心化精神的產物。
比特幣的價值:不只是數位黃金
正是這些多個偶然和必然因素的「完美」整合造就了比特幣的差異性,也讓其擁有了獨一無二的價值。
對於比特幣的價值,目前最廣泛的共識是將其視為「數位黃金」,這意味著比特幣和黃金一樣是一種非常好的對抗通膨的避險資產。
這樣的比喻看起來是合理的,畢竟兩者在特性上擁有許多相似性。最明顯的就是兩點:①兩者的供應量均是有限的;②兩者都可作為法定貨幣的替代品。
按照這種邏輯,讓我們來看看兩者目前市值的一個差距。根據companiesmarketcap 的數據,截止2024 年3 月12 日,黃金市值14 兆美元,比特幣市值約1.4 兆美元。 [1] 從這個角度來說,比特幣至少還有十倍的成長空間。這種邏輯在許多人看來是支撐比特幣價格繼續上漲的一個強大論點。
如果拉長週期來看,以2013 年-2023 年這十年為例,如下圖所示,除了2014 年、2018 年和2022 年,比特幣整體收益率遠遠跑贏黃金、標普500 指數等資產。也再次彰顯比特幣在投資加值以及對抗通膨方面的優越性。
https://www.visualcapitalist.com/bitcoin-returns-vs-major-asset-classes/
低市值的「數位黃金」角色為比特幣帶來了非常可觀的成長空間。但在我看來,單純從「數位黃金」的視角去理解比特幣是遠遠不夠的。換句話說,我認為,比特幣遠遠不只是「數位黃金」這麼簡單,它的想像比黃金還要高。主要有兩個觀點:
1. 黃金是貨幣,但比特幣是貨幣+ 科技生態。自打貨幣出現在人類社會以來,主要承載了三個功能:①價值儲存;②價值衡量;③交換媒介。從貨幣的角度來看,毫無疑問比特幣和黃金都具備這樣的功能。但比特幣比黃金所擁有的優勢在於,比特幣不只貨幣的屬性,更是新的技術創新。這是黃金無法比擬的。
因為具備技術的屬性,以比特幣代表的區塊鏈具有更靈活的拓展性,更容易衍生發展出技術生態。今天,伴隨著銘文等新事物的出現,比特幣生態開始快速崛起。雖然不確定未來比特幣生態會呈現什麼樣的局面,但很確定的是,比特幣的技術屬性會結合其貨幣屬性帶來更大的想像空間。
2. 黃金是為人類社會準備的,而比特幣是為新智體人類社會所準備的。所謂的人類社會,包括了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等不同社會形態。在這些形態中,黃金已經陪伴我們千年之久。
而對新智體人類社會的理解,在我看來,是未來人類透過更強大的智力創造的與現在完全不一樣的社會形態:
① 星際社會:我們不再只是地球人,而會成為宇宙人。馬斯克移民火星的計畫已經顯示人類物種中一些冒險主義者正在朝著這個方向大步前進。
② AI 人社會:是的,我說的不是人類+AI,而是AI 人。這意味著人不僅會與自己創造的AI 共同生存,而且人本身也會具備某種AI 功能,往人的大腦裡植入晶片,一切都有可能不是麼?同樣,OpenAI 已經向我們展示了AI 的強大能力,我們也聽到了太多關於虛擬社會的新名詞:元宇宙、數位人、虛擬化身… 在推動從現實社會向虛擬社會過渡的歷程中,人類也從未停下探索的腳步。
無論是星際社會或AI 人社會,都會需要建立一套社會經濟體系,也需要有貨幣作為價值儲存、價值衡量、價值交換的媒介。至少從目前看來,沒有其他物品是比比特幣更合適的。當然,就像很多人會擔心的一樣,伴隨著量子運算的愈發成熟,或許某一天,比特幣程式碼會被破解,從而不再具備稀缺屬性。也會有人質疑,如果真的未來某一天人類移民火星,會在上面發現類似黃金的物品,比特幣並非是最終選項。
沒有人能預測未來到底怎麼樣,放在歷史的長河中,每一個新事物其實都是人類社會重大變革的社會實驗,但站在當下看未來,歷經16 年發展的比特幣還遠未到結束之時。
比特幣的機會:站在新的起點
從2009 年比特幣創世區塊誕生以來,比特幣的早期參與者獲得了豐厚的回報。當你證明自己在比特幣上賺錢時,要嘛證明認知夠深,要嘛證明運氣夠好。伴隨著2024 年1 月比特幣現貨ETF 的被認可,我認為,比特幣已經站在一個新的起點。在這個起點上,我的判斷是:
① 比特幣避險資產的角色定位愈發趨強,整體籌碼也會越來越集中於機構和大戶手中,散戶對比特幣的投資需求會被激發但需要提供新的供給。
② 比特幣技術生態的屬性才剛開始顯現。無論是長期主義者還是投資者/ 投機客,都會有意或無意去創造和發掘新的Alpha 機會。銘文的出現可以說是一次嘗試,我之所以用嘗試這個詞,是因為我也不知道銘文是不是那個正確的答案,抑或是有其他可能。但如果某一天當你在比特幣上賺錢時,還是那句話,要嘛證明了你的認知夠深,要嘛證明你的運氣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