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市場在美國SEC 批准通過首支比特幣期貨ETF 的預期中迅速升溫,同時也讓比特幣創出了歷史新高。不過熱搜榜單中Fantom 的登頂以及Olympus、Spell 等全新協議的上榜說明,新公鏈以及近期突然興起的DeFi 2.0 概念正在成為加密貨幣市場聚光燈捕捉到的新焦點。
去年我們見證了一個風起雲湧的DeFi,當時的DeFi採用了流動性挖曠模式,引爆了整個加密領域。但隨著流動性挖曠模式的探索,人們逐漸發現了流動性挖曠的弊端。 DeFi之所以能成為DeFi,除了以太坊等底層公鏈基礎設施之外,最重要的是有流動性的提供。這是DeFi能夠運行的前提,是支撐其生命的血液。這種短期激勵模式會導致一些流動性提供者對項目和協議的過度開採,甚至加速項目走向消亡。在這種模式中,流動性提供者和協議長期利益並沒有形成一致,這種矛盾的存在導致DeFi處於增長緩慢的狀態。當然,這只是原因之一。在這種背景下,DeFi2.0概念出來了。
那麼DeFi2.0究竟是什麼?最近關於DeFi2.0的討論非常熱烈。由於2020年以來DeFi的興起,也附帶催生了大量的空氣項目,使得不少投資人損失慘重。所以市場對於DeFi2.0態度的態度各異。隨著一年多實踐展開,人們看到了流動性挖曠的弊端,短期的激勵模型只會鼓勵流動性提供者短期的行為。增發代幣進入流動性提供者手中,不少情況下,流動性提供者並沒有跟協議形成長期的互利合作關係。流動性提供者隨時可以撤退,並留給協議一地雞毛。為解決這個問題,出現了POL( Protocol Owned Liquidity)的概念,也就是協議控制的流動性。甚至還出現了“流動性層”的服務,專注於為DeFi項目提供流動性基礎設施層。
POL是指協議擁有流動性(Protocol Owned Liquidity),這是Olympus DAO最先實踐的概念。跟之前DeFi流行的流動性挖曠模式不同,Olympus DAO的核心之一在於PCV,也就是協議控制價值,這改變了它跟流動性提供者之間的關係。 Olympus將資金流向協議,而不是團隊。協議使用這些早期支持者的資金提供流動性。於是,項目意識到他們需要更好的系統來確保可持續的流動性-流動性即服務協議,即可以直接從市場上購買他們的流動性,或者從旨在提供最質優價廉的流動性的協議那裡租賃流動性。 OlympusDAO 沒有通過流動性挖曠為協議吸引流動性,而是利用「協議控制價值」(protocol controlled value)的概念和創新的質押機制,顛覆了傳統DeFi 流動性模型。 OHM 價格越高,進入質押合同的DAI 越多,參與OHM 質押獲得的回報越多,這使得OHM 的市場價持續遠高於1 DAI。通過超發創造超高的質押APY,通過持續的博弈讓OHM 價格不斷逼近庫中的總資產價值。
DeFi 的發展一直沿著2 個方向展開:一是釋放信用潛力,從超額抵押,到收益憑證(如Compound 的存款憑證cToken)、LP Token,再到合成資產(如Synthetix 上的合成資產sToken),逐步釋放信用潛力。二是提高資金利用效率,根據久期管理、風險偏好提供不同類型的產品,通過分級利率或信用借貸來降低抵押率。 DeFi 2.0 並沒有偏離這兩個方向,它必須是具有豐富場景的,具有垂直可組合性。而所有的方向和解決辦法,其實可以概括為一句話:讓人和資金更快地流動起來,即通過DAO來激發個體用戶為項目做貢獻,和通過新的可疊加協議充分提高資金的利用率。如果說DeFi1.0是基於區塊鏈原生金融場景的應用;那麼DeFi2.0很有可能就是DeFi金融向鏈下場景的延伸,會在更深層次上影響我們的現實生活。包括傳統保險、稀有商品NFT、信用貸款以及包含股票,債券,甚至房產在內的更多類型資產的上鍊等等,不少的都需要打通,鏈上鍊下數據通道。在某些領域,預言機將發揮重要的橋樑作用,並有望帶動鏈上法庭院、鏈上合同等相關項目的發展。
總而言之,新的模型、新的協議往往伴隨更大的風險。下一代協議將使DeFi 變得更具資本效率,代幣經濟模式也將更加完善,繼而讓所有DeFi 協議都能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