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字經濟的到來,中國企業及各類產業集群的產業互聯網需求急劇擴增。中國擁有門類齊全、規模巨大、集群眾多的產業體系,為產業互聯網的發展提供極為豐富的應用場景。本文期望以大宗商品產業鍊為例,思考構建產業互聯網可信數據協作基礎設施的可行性及技術路線。
產業互聯網的大機遇
國家政策大力支持產業互聯網創新發展
近幾年,國家出台了一系列相關政策,鼓勵和支持產業互聯網發展。從供應鏈創新與應用、平台經濟、產業數字化、工業互聯網到產業互聯網,各類指導意見、發展規劃、行動計劃等相繼出台,推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
2021 年3 月,中國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 2020 年4 月,國家發改委和中央網信辦聯合發布的《關於推進“上雲用數賦智”行動,培育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首次在國家層面正式提出了產業互聯網概念。
對比中美市場,中國產業互聯網具有10倍成長空間
對比中美獨角獸企業可以發現,中國獨角獸企業集中於消費互聯網,美國獨角獸企業集中於產業互聯網。另外,把中美已上市科技公司的市值前20名公司做對比,在消費互聯網頭部公司的市值上,美國是中國的2.2倍,但是產業互聯網公司,美國的市值是中國的15倍,說明中國產業互聯網公司相比西方國家還有10倍以上的增長空間。
行業規則體系逐步完善
2021年初,國務院正式印發《關於實施動產和權利擔保統一登記的決定》,自2021年1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動產和權利擔保統一登記,《決定》規定了納入統一登記的擔保類型,明確人民銀行製定統一登記制度,徵信中心具體承擔服務性登記工作。實施統一登記後,原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承擔的生產設備、原材料、半成品、產品四類動產抵押登記改由人民銀行統一承擔,新增登記及此前已做登記的變更和註銷等均在人民銀行辦理。改革後,人民銀行徵信中心動產融資統一登記公示系統為生產設備、原材料、半成品、產品抵押、應收賬款質押、存單、倉單、提單質押,以及融資租賃、保理、所有權保留等動產和權利擔保業務辦理統一登記和查詢服務。
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和中國中小企業協會聯合發布了團體標準《全國性可流轉倉單體系運營管理規範》,2021年2月正式實施。該體係也為倉單的互聯互通奠定了基礎。
相對金融基礎設施,產業鏈基礎設施仍有極大發展空間
中國在2010年之前已構建了較為完備的金融基礎實施,以中國銀聯來說,早在2000年初就已連接商戶、發卡機構、收單機構的完整生態參與方,構建了支付系統的標準和基礎設施,從而帶來中國支付產業的20年高速發展。比較而言,產業鏈數字化基礎設施仍舊非常落後,仍有極大發展空間。
產業互聯網的問題和挑戰
產業鏈信息化水平差異阻礙產業互聯網快速發展
產業互聯網的發展離不開與產業鏈上下游的系統互聯和信息共享,但目前產業鏈各環節信息化水平參差不齊,現有信息化系統和數據類型差異也較大,這對於產業互聯網推進互聯互通和斷點集成提出了挑戰。只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加快提升自身信息化水平,並積極推進產業鏈數字化標準等,才能為產業互聯網推進信息和資源共享創造良好條件。
市場割據、功能分散
傳統產業鏈條塊分割、 鏈條冗長的特徵也導致了信息不對稱、供需不匹配、市場不確定等問題依然存在,製造、交易和交付等各環節仍面臨效率低、成本高、個性化需求難滿足、市場波動大等痛點。
貿易場景的真實性難追踪,導致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
部分B2B平台在很大程度上整合了信息流、商流、物流與資金流等數據信息,但從金融機構角度看,場景的還原度和真實性不夠,為了核實貿易背景的真實性,金融機構需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從多維度驗證上述信息的真偽,降低了供應鏈金融的業務效率。如果能夠實現供應鏈數據“四流合一”,並且保證數據透明可信、可審計、不可篡改,將大幅降低金融機構的盡職調查成本,提升供應鏈金融業務的整體效率和降低融資成本。
建設思路及技術路線
與消費互聯網不同,產業互聯網下,每一個行業的結構、模式各不相同,建設產業互聯網不能再像搞消費互聯網那樣靠燒錢搶入口、靠贏者通吃的競爭手段,而是要注重開放共享、深耕產業鏈供應鏈具體場景,通過產生整個產業鏈上企業的降本效應,提高效率,形成資源優化配置,產生1+1>2 的疊加效益。
由於參與方眾多,產業互聯網平台應構建一種新的聯盟化、數字化的建設範式,通過標準化和協議化重塑產業鏈交易及協作流程,大幅減少產業鏈各方的交易和信任摩擦,從而實現降本增效。
從技術路線上,產業互聯網平台建議摒棄“大一統”的SaaS服務平台,而是通過區塊鏈、OpenAPI等更開放、分佈式的數字化技術路線,松耦合地連接生廠商、倉儲方、貿易商、金融機構等產業鏈內各類系統,搭建產業鏈可信的數據基礎設施,使得產業物權得以清晰,交易可被追溯,信息可被安全共享,從而構建業務整體環節可信、互通、共享,構建多維度、數據化、智能化的產業鏈信用體系和數據協作體系。
產業互聯網的數據基礎設施異常複雜,本文僅針對性提出部分建設思路,供業界參照和討論。
基於標準化數字資產的交互協議
數字資產簽發和登記標準化
數字資產是指通過區塊鍊和關鍵數字化技術,將產業互聯網場景下的存貨動產、預付賬款、交收憑證、物流單據等資產在鏈上生成格式要素統一、數據不可篡改、信息可溯源、支持拆分流轉的標準化數字資產。
產業互聯網平台應設計一套數字資產簽發和登記的標準化體系,全面支持國家標準,比如《GBT 30332-2013 倉單要素與格式規範》等,實現從簽單、存儲、交易及融資的全流程數字化和標準化。數字資產可自動登記到區塊鏈、互聯網法院,並應將連接中登網及其他登記平台,實現跨平台登記服務。
構建直連金融的數字資產交互協議
當前產業端尤其是中小企業數字化水平低、缺少標準化、合規化手段導致供應鏈金融相對於抵押貸、信用貸、流水貸這些標品來說,是一種推行成本高昂的非標品。非標品對於金融機構無論是在市場認知、員工技能、管理經驗、作業效率等各方面都不如標準品有優勢。這也是在過去的多年,銀行等主流金融機構機構難以大規模進入供應鏈金融的重要原因。
產業互聯網平台應構建一套類似“支付”這樣的標準化協議,連接合作金融機構,通過標準化協議來協同數字資產,改善風險控制、加強供應鏈信息共享,推動新模式下的供應鏈金融的賦能,最終優化行業運營效率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數字資產的交互協議基於區塊鏈智能合約疊加API交互接口組合設計。鏈上記錄關鍵資產屬性,完整的倉單數據和鏈上數據形成一一映射。數字資產合約被參與方通過各自保管的私鑰及相應權限操作,所有記錄通過區塊鏈分佈式賬本進行寫入,形成公開、透明、可審計的交易記錄。鏈上數字資產合約可以支持過戶、質押/解質押、二次流轉交易及金融機構需要的資產處置的所有必要功能。
從風控角度,可以有效解決以下兩大問題:
所有權風險
因產業鏈商品的權屬確認通常通過核驗交易相關文檔(合同、物流憑證等),而此類文檔很難收集完整,且文檔偽造的風險也很高,故常發生借款人出質的質物有權屬瑕疵,需實現質權時,會遭到真所有權人的阻攔。
基於區塊鏈的數字資產映射真實的貿易合同,並合法登記到區塊鍊及相關公信力平台,同時也可驗證發行人的數字簽名,因此可以保證數字資產的有效性、所有權的確權及可追溯性。
質權風險
主要包括質權設立有效性和重複質押風險。
平台可對接中國人民銀行登記系統,對數字資產進行擔保物權登記以降低重複質押風險。數字資產項下貨物也可通過平台進行質押登記公示,並結合交收倉庫完成質物交付,保證質權有效性及降低重複質押風險。
構建一套涵蓋交易所、生產商到貿易商的通用數據標準
數字資產支持可拆分流轉,具有極大的靈活度,同時標準化使得數字資產的跨主體流動成為可能,從而能夠貫穿從交易所、生產商到貿易商的全鏈條數據。
由於實現了數據的標準化,不同參與主體可以充分發揮其優勢和能力,比如倉儲方可以簽發現貨倉單,但缺乏交易流動性,通過平台可以推到具有流動性和處置能力的現貨貿易平台或交易所。
構建開放平台,實現異構系統的互聯互通
產業鏈可信數據基礎平台秉承開放原則,從技術選項上將配置API能力開放平台,支持第三方機構自主註冊、自主申請應用接入。平台設置資源管理中心,為接入機構靈活設置訪問權限,並為接入機構提供系統集成能力,助力倉儲機構、銀行、企業等各類機構高效接入平台和產業鏈快速數字化升級。
融合跨鏈技術,實現共建生態
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潛力,並不僅僅是技術賦能,更是機制賦能——協作機制、信任機制、管理機制共同創新。傳統的平台、系統的概念不能滿足產業端的數字化需求,數字化生態的建設應建立在開放、不過度依賴中心的機制上。這個生態不是由一個主體搭建的,而是生態參與者根據實際業務需求共建的。
彈性的治理架構可以支持核心企業、金融機構、B2B貿易平台、政府監管機構持續加入區塊鍊網絡,構建一種行業自治、異構的安全可信數據治理架構。
CA簽章解決“蘿蔔章”問題
偽造的實體印章也叫“蘿蔔章”,實體印章必須公安機關審核,由政府部門特定的刻公章組織製作。實體章有確立的規定、標準、加工工藝,且官方媒體及其諸多自媒體平台都是有公佈技術專業的辨別蘿蔔章的方式和方法,照理說實體章應該是具有了一定的假冒難度係數的,但偽造實體章的“蘿蔔章”惡性事件仍然屢發不僅。根本上是因為實體章必須藉助人的人眼、工作經驗等去鑑別,而人的鑑別工作能力終歸比較有限,難以防止該類事兒產生。
在目前技術性標準下,處理“蘿蔔章”的最好方法便是應用可信CA電子簽章。早在2005 年,在中國就宣布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政策法規明確提出,靠譜的電子簽章和手寫簽名具備同樣的法律效應。金融行業在CFCA的推動下,很早就已經大規模採用,產業鏈領域目前已在逐步使用電子簽章技術實現合同簽署數字化,在日後可以將CA技術快速復製到線上交易、數字資產簽名等各個業務領域中。
數字人民幣e-CNY應用
當前由央行主導的數字人民幣e-CNY已進入試點階段。接下來,金融領域的數字化進程將逐漸深化,金融數字化基礎設施(貨幣、交易、清結算、託管、資產數字化和融資等)將持續升級。
產業鏈存在大量的小額、分散、高頻的支付結算場景,過去普遍採取現金結算。產業鏈平台建議充分考慮和新型金融基礎設施形成有效銜接,通過應用數字人民幣,既可保障企業支付結算安全,又可協助稅務部門精準核定稅基,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全世界範圍各產業龍頭企業信息化進程加快,不管是歐洲北海原油市場的VAKT,北美能源行業的OOC,還是以金屬為主的OpenMine和Forcefield,包括LME近期推出的數字倉單等,以及與之對應的大宗商品貿易融資應用Komgo,基本上形成了歐美體系內的大宗商品交易數字化應用平台的基礎建設。
(作者為分佈科技供應鏈金融總監肖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