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天在組織裡,要花很多力氣琢磨如何激勵員工,如何約束員工,如何促進交流,如何減少人與人的政治問題。
但我懷疑,這一切是否都是在一個錯誤的系統上反复打補丁,因為這些事情都與組織本身有關,而跟它的業務無關。理論上,如果有一個系統統一地解決這些問題,而組織本身專注於業務,會高效得多。
之所以這麼想,是受到了區塊鏈項目的啟發。
在以太坊上,要轉賬1億美金,只需要一行代碼,而傳統金融中,可能需要上百萬行代碼,有無窮無盡的可靠性、安全性問題需要你去解決,稍有不慎,資產就出問題了。
之所以有這種差異,是因為在以太坊上你不需要考慮這些問題,系統已經幫你解決了這些問題。系統向你承諾了你的每句話都會被執行,你便不需要再去考慮非常底層的安全性,你可以完全專注於業務本身。
這就是為什麼許多DeFi項目的代碼量只有傳統金融的1%都不到,因為其他那99%實際上都是無用功。
我懷疑組織中也會發生類似的變化,即和組織有關的問題,會被系統解決,而組織本身專注於業務。
之所以過去沒有,而今天有了可能,我認為是以前不存在這樣的工具。
過去的工具,無論是製度、理念,還是工具,都依賴於人去實施。而人是不穩定的因素,人與人、人與組織之間,隨時可能出現利益不對齊的情況,這是許多問題的根源。
區塊鏈的出現,使得一個系統不依賴“人”也能運行。
比如比特幣的挖礦機制,礦工們可以看作是一家叫做“比特幣公司”的員工,這些人維護著比特幣網絡的安全運行,而這個公司卻沒有領導,也沒有任何章程製度,唯一存在的是比特幣中挖礦機制的代碼。這些代碼對齊了所有礦工的利益,如果你不好好挖礦,唯一的結果就是少賺錢。這個系統運行至今且超過了萬億市值。
比特幣的例子,說明了“由底層解決組織問題,而組織本身專注與業務”是存在的、可行的,只是它還不通用而已。
未來是否會有更通用的系統存在,從系統層面解決組織內問題,激勵大家對齊利益,專注於業務?我相信一定會有,雖然現在還不知道那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