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发愿之际。在朋友圈,看到有好友立falg出书,有前辈要出圈开短视频账号,有同行要完成合伙人目标,有实习生小姑娘想遇个“有情郎”,飒姐今年想做的事不少,今天就写一下我2023年准备做哪些事。
读更多晦涩的人文典籍
作为80后,我承认自己有功利的一面,甚至我的立身之本就是选择了法律这门显学,又踩准了风口。但陪伴金融科技行业已十年,我开始怀疑自己最初的判断,并试图在荆棘中探寻答案。
2022也许会成为很多人不愿意提及的一年,但得益于静下来的时间足够多,我把这十年来心血来潮买到的“大部头”从阁楼上取下来,弹去灰尘,放在案头,每天逼自己读至少10页。最初,读人文巨著对我而言是一种折磨,每天都是“掐着人中”扛下来,甚至为了担心自己走神,我删除了短视频App,并把手机锁进了洗手间。有时候,也会天人交战,稍不留神,就刷了俩小时视频,然后后悔得直跺脚。就这样拉拉扯扯、战战兢兢,竟也读了不少好书,闭上眼睛回忆书里的内容,起初是根本“宝山空归”,后来逐渐有所心得,如今已经开始上瘾......
读了晦涩的有深度的书,有一种吃辣椒的爽感,再读那些机场文学就颇感寡淡。在这里要感谢张博士送我的德国社会学、哲学书籍,让我知道人外有人,世界人文底蕴之深厚,可谓学海无涯。2023年会有意识将生活节奏调慢,量力而行,不着急也不羡慕,就继续读人文经典,做好自己的事。
把7年当成“一辈子”生活
把7年当成“一辈子”去活,这个观点是我的托福作文老师李笑来先生(后来李老师在得到App火了,不赘述),在N年前就提出来。我很喜欢把时间打包分份的做法,这无异于每人有限的几十年寿命捏成每7年为一个单位的“多幕剧”。你可以在每一幕剧中,扮演同名同姓的自己,持不同的剧本,在不同的角色中体味五彩生命。
2023+7,也许今年就可以当起始年,不一定拿女一的角色,戏份太重,心累。当个配角也不错,衬托更优秀或更符合社会需求的新人。留出来时间,在转角遇到一个阶梯,坐在上面,悠闲地晒着太阳,喝着奶茶,去观察去体会,甚至可以到完全陌生的环境住较长的日子,真实感受文化冲击和生活习惯冲击。我不知道是否像16年前反复斟酌,坚定选择,一心闯事业,似乎自己天生就是大律师的命。但生命虽然只有一次,但不应该只有一种色彩。探索,应该去探索无尽可能性,但我不会丢弃自己的底色——法的孩子。
从锻炼身体,到保养精力
说实话,在强身健体方面,飒姐还算是一个能够咬住牙坚持的人。这些年浮浮沉沉,练了四年后出现了一身腱子肉,每天精神饱满,可能是每周运动次数过多,在2019年12月戛然而止之后,出现了激素水平的超大波动,于是,我病了——甲亢。
在与甲亢斗争的两年里,每天看着自己辛苦四年练就的肌肉流失,着实是一种折磨。主治医师告诉我,不可减肥,不要撸铁,不要感冒,好好养着,最后给我开了一堆激素,这激素一直陪伴了我两年,衣服也从M重返XL(在我的二手买手店,顾客留言,这位卖家经历了什么?!衣服从XS到XL,讲真,我只能苦笑)。
如今,没有了当年的健身狂魔,我听了些保养心脏的普及课程,又在实践中发现休养心神很重要。2023年,我准备好好对待自己的身体和灵魂,适当运动,不再急功近利,多冥想多睡觉,离烂人烂事远一些。没事就写文章,直抒胸臆,不刻意压抑情绪(幸好,我的职业给了我这个小小的自由)。
参与各地立规等工作
随着司法实务的积累,逐渐总结了一些分析解决问题的心得,结合三四年的学术研究,我和团队将倾向于为各地法规和条例的制定贡献绵薄之力。近期,陆续有直辖市的立法机关工作人员和监管部门科室负责人来找我们进行学术探讨,双方都觉得很有收获,可以从不同维度思考如何将同一个问题合法又合理地解决好。
当然,我们也感谢执法一线的朋友们来交流抽象法律问题,新鲜的问题串起来就能反映很多司法中的盲区,也为我们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鉴于立法立规需要专业技能,2023年我们团队也会重点开放法哲学专业硕博的实习岗位。如果你的研究方向是立法法,请不要犹豫给飒姐团队留言或者直接发简历来,我们期待新鲜血液,也期待一起为地方法规制定工作做出贡献。
写在最后
我感谢那个不顾文笔超烂就着急写公号的自己,我感谢诤友7年前评价的那一句“有勇无谋”,我感谢天南海北的读者一直没有放弃这个号。我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开视频号,如果开,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希望和正能量。
生活是美好的,无论如何。2023年,生活虽然不会太容易,但我们就是春天本身。
飒姐团队联系方式
【 chengpeng.yuan@dentons.cn】
【 guoquan.wang@dentons.cn】
【工作联系电话:17184034530】
工作联系微信:xiaosalawyer
肖飒法律团队,一支以学术业务立身的法学硕博团队。垂直深耕于“金融+科技”行业,对创新业务有独特的研究优势和一线实务经验。
团队创始人肖飒女士,系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申诉委员、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理事、首批北京市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专业人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硕实务导师、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兼职导师、中国社科院产业金融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工信部信息中心《中国区块链产业白皮书》编委会委员。著有虚拟币规制畅销书《ICO黑洞》、合著学术书籍《网络金融犯罪的刑事治理研究》等。在《证券时报》《人民日报海外版》《财新》《经济观察报》等发表过近百篇署名文章。
坚守法律,让金融人+科技人远离“囹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