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3香港Web3嘉年華於4月15日(上週六)閉幕,活動中湧現出許多值得關注的新項目、新熱點、新觀點。本文整理了加密圈知名大V及創業者在香港嘉年華中的所聞所悟,供大家閱讀。

1、老白,ABCDE投研合夥人

撰文:香港大會,重新思考3個熱門賽道

2、王一石,OneKey

2023香港Web3嘉年華小作文合集:華人Web3迎來“黃金時代”?

3、Todd,Nothing Research合夥人

2023香港Web3嘉年華小作文合集:華人Web3迎來“黃金時代”?

2023香港Web3嘉年華小作文合集:華人Web3迎來“黃金時代”? Day3&Day4 in HongKong感想,請關注Todd推特

4、民道,dForce創始人

望北樓倒掉了,香港成了幣圈的望北港。 Web3 大會很熱鬧。這是一個高效的離岸版大陸幣圈聚會,雖味道有點怪,但已足夠。香港金融圈說:國內關/香港開,落實一國兩制啊。香港年輕人,就比較實在:你們真地相信嗎?各路神仙假戲真做,還是真戲假作,高潮就好,老祖宗說,難得糊塗。

香港煙火氣是回來了。但web3 填補不了傳統金融出逃真空和信任缺位。中環都換天了,外資被逼到對岸、出海;而Web3 都虛擬、鏈上,資輕人少,難填這幾年30萬移民大軍的空缺。這裡不是builder的世界,但,是他們找錢的好地方。香港過去是資金和權力掮客的重要據點。

雖然已望不到北,仍是心系中國的資金方最優運作地。而今中美對抗,中國短臂拽著,美國長臂管著,這長短之間,香港已無絲毫騰挪之地。雖然Web3於港府或幣圈,都是極好的共造敘事,不落地,其實是最好的姿勢。無論是一國兩制還是一國兩幣,和大部分幣圈人是無關的。

既然都去中心化、抗審查、DAO了,還惦記著北上革命的,是不是該放下執念;何處不是家,不必寄託於地緣情節和廟堂施捨。我覺得,那些出走的香港人和游牧的大陸幣圈人可能才有真正的共情。在岸都不是我們理想的彼岸。

5、Aaron Zhang,Chain Renaissance Group創始人

1、關於基金募集:留給VC們做大規模的時間可能只有半年時間

  • 跟大量潛在的香港LP機構和個人溝通,我急迫地Sell本輪週期投資佈局Timing和緊迫性但他們非常在意你是否是那10張資管牌照的一個;
  • 牌照很快將成為區分資管規模能否做大的門檻,這種動態演變在基金歷史上出現過很多次

2、為何很多人有“錢比項目多”的感覺:因為大部分TokenFund本質是游資

  • TokenFund門檻很低,富二代從家裡拿100萬美金也可以組建一支Fund,還可以每個項目5萬、10萬的投得很High;。
  • 但創業者指望不上,他們不會是你雪中送炭的錢,他們只是眾籌融資的拼分子錢

3、真正的CryptoVenture:以後沒有100萬美金單筆投資能力別叫Crypto Venture。

  • 做單筆可以投資100萬美金以上,且對項目方有足夠影響力的基金,不管是投Token還是投Equity
  • 不然就老老實實做孵化(本質上參與聯合創業)、做二級市場(直接叫炒幣)吧

4、關於web3創業:做有足夠盈利能力的小公司。

  • web3一定要“把公司做小”,一方面足夠小,你才能Focus,才到以合作心態融入到別人的生態裡去;另一方面、web3已經有很多小公司掙大錢的例子,再者,行業變化太快;最後已經沒有web2的投融資的基礎

5、關於聚會:於里迢迢參會的目的應該是單獨約人面談效率更高

  • 要學習知識就看直播,干擾少;
  • 少參加“蓋茨比”性質的聚會,適度參加社交效率很低的after party (老友聚會為主)。
  • 應該多單約你要見的人:千里迢迢來參會,主要是因為在同一個城市,單獨約人面談效率更高

6、關於政策和監管: 香港主要還是Cefi的政策法規,跟很多創業者無關

  • 要搞Defi,繼續去弱監管的地方搞,繼續去開曼搞
  • 要搞投機科技,在fintech的框架去搞,美國其實非常鼓勵,新加坡也很好
  • 要搞web2.5,用肖風老師的三幣模型很適合香港搞,而用法幣激勵和積分記賬製完全可以在大陸搞
  • 要轉行AI,全世界都可以

7、勸大家一定要學好英語

  • 告訴大家一個真相: 2017年9.4之前的行業審美也是英語世界的,白皮書也要寫成英文千萬別因為周期性的起落忽略了英語的重要性
  • 很多90後也聽不懂英文場的panel,讓我很驚訝
  • Web3從業者應該是中國最有見識(都去過很多國家,行過萬里路),最有快速學習能力(沒有這個能力早被淘汰了)的一波人了,勸大家像新加坡人一樣把英語跟學得和母語-樣好

6、Ryanqyz,加密分析師

我是個俗人,寫不出什麼雲啟東方和long這個long那個之類高大上文字。就自己7天的所見所聞來談談自己的感受。

一些General感想:

0.大會是華人的聚會,大家的開心都寫在臉上。有人覺得是華人自嗨,我覺得是帶來了華人聯絡感情的絕佳機會。網友面基很開心。

1.同齡人是靠認知和有趣的靈魂吸引的。拉群/單純有錢/客套兩句很難建立長期合作關係。

2.97-03年出生的很多人已經成為非常厲害的builder,Crypto讓我們什麼都能做,每個人都是超級個體。這在其他行業根本不可能出現。

3.我以前覺得這個行業最需要/吃香的是外向的,願意展示自己的人。後來發現驅動別人認可你的還是你做過的事,寫過的東西,和你是不是有趣。見了幾位內向的degen,一個比一個牛逼。 。人家都有自己的優質圈子。根本不需要靠發照片/露大腿來獲得流量。 (當然,發照片也挺好的,我也愛看)

4.這個行業的包容度很高。不管是I還是E,細膩還是大大咧咧,是分析師還是BD還是mkt還是技術還是投資經理還是帶資進場,總能找到適合你的位置。而且方法得當足夠努力都能過的很好。

關於做分析師:

5.做研究員/分析師依然是一個複雜職業/身份。狀態的切換很重要。在做研究的時候要靜如處子屏蔽噪音像高考時那樣整合信息處理信息形成邏輯,大膽發表觀點;在social的時候又要動如脫兔精准出擊,大膽展示自己。 (結果這次我還是沒怎麼發照片哈哈哈)在傳統金融裡,分析師要會舔投資經理,要會cpu實習生,要會舔首席,要會pc,要會把沒什麼鳥邏輯的東西講的像是很有邏輯。 crypto裡,分析師似乎純粹一些,實力至上。

6.寫東西盡可能還是要寫非共識的或者可複用的大賽道。大家都知道的/熱點也還是要寫。這個比例大概非共識小賽道:共識大賽道:熱點=1:1:1是一個不錯的內容結構。

7.另外,要多給自己上槓桿,做推特,主動鏈接資源,多多展示自己的成果,減少溝通成本。

8.還是要做英文賬號。中英文賬號必須隔離。不隔離會有算法問題。中英文會都沒有量。

9.推特和TG有你所需要的全部內容。你根本不需要任何其他的軟件。

10.寫二級不會影響自己拿一級項目。想寫什麼就寫什麼,懂什麼就寫什麼,沒有優勢的地方就不寫。合適的人自然會找到你。吸收10%有效的信息就好。

11.多發,寫了就發。 (我寫了三篇ARB,就寫了一條推。。。)

關於投資/投機/Degen:

12.Matt:熊市才是普通人的牛市。

13.分散投資是梭哈的人成功了之後寫的東西,完全不適合本金不大的人。對於個人來說,看準了就是要重倉,別無他法。三十萬美金以下分五筆梭哈(要足夠有格局的梭哈,別想著馬上就能賺錢,最好交易計劃,想清楚買入邏輯,錯了就認)就行了,錯了大不了再打工,一年/幾年賺回來就得了。我真的這麼覺得,去你媽的分散投資,賺錢的個人都是梭哈梭出來的。這也是這次旅程和degen交流最大的感受。 (做公司/基金不一樣)

14.知行合一很難。知行合一的關鍵是在行,而不是知,因為行了才能知。

15.行的關鍵是勇氣,不是知。

16.乾貨的定義:能立刻馬上讓你賺錢/能讓你未來長期賺錢的內容可以稱為乾貨。別的都是噪音。

17.最屌的內容都是免費的。但需要你付出時間學習理解。任何要你付費的東西都是在割你。 (當然,有些有track record的個人發布的優質信息可以付費獲得也很好。)

18.長期頭寸和交易頭寸需要隔離開。不要放在同一個賬戶裡,手真的會癢。

19.投資/投機最後比拼的很可能是體力和精神狀態。不要讓自己陷入不好的精神狀態,多多運動。

20.在自己管理半徑內的錢,盡可能教給自己管。超出自己管理半徑的錢再交給別人。把錢給別人管是件不太靠譜的事情。 (確實沒時間管的,知道人家門牌號的除外。)

7、孟岩,Solv Protocol 聯合創始人

上週發生香港的Web3 嘉年華,我雖然沒去,但是心嚮往之,也密切關注其中的新觀點、新見解。學到不少,但有一點特別不滿意,就是在公開的討論中沒有人去提及一個最為重要的問題:香港Web3 新政背後的決策邏輯是什麼?

所以我把這個問題提到了推特上,出現了一個史無前例的情況,就是雖然在推上也收到了不少推友的回复,但是很多交流是通過私信和聊天工具發生的,而且還有很多人問我,其他跟你私聊的人表達了什麼觀點呢?這些交流使我越發覺得這個問題值得翻到檯面上談一下。

不過呢,大家有的顧慮,我也有,所以我在公眾號上只發表一個刪節版,只包含適合在國內發表的觀點。如果有興趣看全文,請移步我的Medium專欄。

首先要考慮的是時代背景。

  1. 當前世界的總體形勢是正在走入一個新冷戰階段,時間10–30 年,最有可能是20 年左右。

  2. 這是一個烈度不高、存在灰度的冷戰。這個新冷戰的雙方,對於回歸合作固然已經不存幻想,但是都忌憚於激烈對抗的後果,從而希望對於對抗烈度進行管控,因此態度是不堅決的,隨著時間變化會有很多搖擺和曖昧,出現很大的勾兌空間。

  3. 這個新冷戰主要的戰場發生在科技創新和實體經濟上。中國希望憑藉實體經濟優勢向上延展,獲得科技創新優勢,實現從創新到製造的全供應鏈自主,而美國希望憑藉科技創新優勢向下回收製造業關鍵環節,促使實體經濟回流本土,並且在全球重新配置供應鏈。

  4. 美中兩國各自存在風險點。因此在一個雙方都不夠堅決、烈度有限、又各自有弱點和風險點的冷戰中,雙方勢必為彼此保留較大的溝通管道、協調機制、迴旋餘地和勾兌空間。這種空間越大,為周邊經濟體、尤其是競爭交界地帶的經濟體所提供的機遇就越大。

其次是關於當前的技術革命。

  1. 美國正在發生新一輪科技革命。這一輪科技革命的核心技術包括:強人工智能、無人駕駛運載工具、機器人、新的人機交互技術(腦機接口等)、量子計算、新一代宇航技術、衛星互聯網、生物及基因工程、新能源及新材料。區塊鍊是一種制度型技術,也將在這一輪科技革命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是由於區塊鏈技術本身的開放度高、技術擴散門檻低,因此不是競爭的焦點。

  2. 科技革命可能轉化為新工業革命。美國當前的技術革命只是初現雛形,多個領域同時出現的技術突破是否能夠發生相互的化學作用,激發一場新工業革命,還有待觀察。但是如果新工業革命發生在美國,那麼當前困擾美國的大多數經濟和社會問題將會被一掃而空。

  3. 中國將盡全力跟踪科技革命。中國沒有輸掉科技競爭的選項,因為如果輸掉科技競爭,那麼之前取得的產業鏈優勢也將蕩然無存,因此中國必然要盡一切可能在這場科技革命中保持不落後。美國對此也有清楚的認識,因此已經對中國實施了前沿技術的封鎖,力圖確保關鍵技術領域不流入中國、不被中國反超。反過來,中國也必然傾盡全力,力圖突破封鎖,實現關鍵技術的超越,至少不能出現斷代式的落後。

然後是貨幣金融方面的一些看法。

  1. 當前美元加息回流,在全球的地位確實正在下降。金磚國家提出去美元化,直接原因是美聯儲加息。

  2. 中國在這個時間點上加速人民幣國際化,確實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加速人民幣國際化的另一個後果,就是中國美元儲備下降,港幣承壓。

經過以上背景的準備,可以討論正題了。

  1. 區塊鏈有四個作用:第一個是作為數字貨幣和數字資產的基礎設施。第二是作為Web3 的基礎設施,創造所有權共享的下一代互聯網。第三是在人類與人工智能和平共處的歷史階段,作為人類控制和約束人工智能的工具。第四是在人類、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共同組成的超大規模分佈式網絡中進行治理權、能量、算力、數據等重要資源分配的基礎設施。因此區塊鏈也是下一代科技革命中的關鍵技術,是兵家必爭之地。

  2. 但區塊鏈的競爭主要不是設備、技術、工藝、算法等器物層面上的競爭,而是如何應用區塊鏈這種工具創設新結構、新機制的競爭,是製度創新之爭,不是器物創新之爭。

  3. 數字資產市場難以在大國內發展,但會在大國競爭的交界地帶找到溫床。就數字貨幣和數字資產來說,不可否認,經過十年多的發展,在區塊鏈上形成了一個自由的灰色金融市場,這個市場既有超級的創新活力,也是一個欺詐橫行、群魔亂舞、價值觀錯亂的法外之地。在國際競爭的歷史時期,競爭中的大國不會容許這樣一個灰色金融市場在本國解構和擾亂金融秩序,因此都會傾向於對內嚴管。但是與此同時,在境外、尤其是競爭的前沿交界地區,存在一個規模有限、影響可控的灰色虛擬經濟區域,有利於兩個陣營進行一些交流、協調和勾兌,各取所需。

  4. 因此,中美競爭的交界地區,將出現活躍的區塊鏈數字經濟產業,因此新加坡、香港的Web3 雙城記還將持續上演。兩者的共同點是作為法治發達的地區,都不會容忍在本地發展出一個欺詐產業,因此對於Web3 都會予以規範。某些人期望的濫發ICO 割韭菜的時代,不會再來。但在“可以做什麼”的方面,兩城的思路應該會有很大不同。

  5. 香港Web3 以交易為導向。中國寄希望香港承擔與外界進行貿易、金融、貨幣和技術交換的角色,而美國也會在一定範圍內容忍甚至鼓勵香港擔任這個角色,因此香港的Web3 市場會更加交易導向,對於灰色數字金融市場的存在和發展的容忍度會高一些,但是對於ICO 等融資集資行為仍會非常謹慎乃至嚴格。

  6. 香港Web3 仍在試點期,有反复可能。如果經過一個時期不能夠幫助香港達成預期的目標,甚至由於監管不善,出現一些風險和破壞性金融事件,也有可能會逆轉決策層的看法,導致政策出現反复。也因此,港府在監管方面並不會放鬆,力保畫好紅線,守好底線。

  7. 新加坡Web3 策略更穩健。相比之下,由於美國供應鏈重構過程中,東盟國家仍然是一個重點,因此新加坡作為東盟內的主權國家,其全球物流中心的地位並未遭到削弱,反而得到增強。而在傳統金融領域,其區域金融中心的地位已經在前兩年獲得增強。因此在贏家心態之下,新加坡更希望在中美競爭的大格局下更進一步,希望成為全球物流與數字金融的雙重中心,因此會有更強的實體經濟導向,更強的TradFi 結合導向,行事越加穩健。

  8. 新加坡對灰色數字金融容忍度更低。贏家心態的另一面是擔心出事。由於去年Luna、3AC 及FTX 崩潰,已經使得新加坡認識到不規範的crypto 金融機構的潛在高風險和破壞性,為此會更希望引導Web3 的發展正規化、建設性,對灰色數字金融市場的容忍度會低一些,表現為對相關業務設置較高的准入門檻和較強的事實監管力度。

  9. 兩地都不太容易做出世界級的Web3 社交、遊戲等2C 類項目。港新兩地人口有限,Web3 產業都是依托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發展,因此都會突出金融特色。以大量用戶取勝的Web3 社交、遊戲類項目,不是兩地的比較優勢所在。

  10. 兩地都會積極支持RWA 發展。近期BIS、花旗銀行等機構反復強調真實世界資產通證化(RWA tokenization)的潛力,相信這一方向會得到港、新兩地的高度重視。香港背靠內地,具有巨量的RWA 資源,可以充當很好的金融橋樑。新加坡有扼守全球最重要供應鏈的區位優勢,可以基於跨國供應鏈進行貿易金融RWA 的拓展。

8、倪森,鏈上分析師

這次香港之行的所見所聞,僅為我個人的第一視角,我所見只是滄海一栗,並不代表所有。

1.相對於三年前參加很多海外活動的氣氛相比,這次的活動更像是大型的線下交流會,尤其是被壓抑很久的國內交流不暢通的情緒爆發。

2.研討型的技術交流太少,與會者商務層面的小伙伴太多,偏技術類的太少,看會場不是有錢的VC就是缺錢的項目方,雖然有些展台確實是不錯的項目,但台姐幾乎是一問三不知。

3.私下的大型交流會確實挺多的,基本都是項目方的路演,沒有聽到對於行業發展方向的討論,沒有對於下一代發力的思考,少數的幾個看上去不錯的主題,最後都變成了吹牛逼。

4.小範圍不超過五個人的下午茶或者點對點的討論效果非常的棒,個別項目方的小伙伴非常的給力,明顯帶著發展計劃來的,尤其是很少露面的一些小伙伴思考都很深刻,可惜時間有限,沒有能談的非常盡興。

5.活躍在最前線的小伙伴基本對於“錢”的訴求很深,這不是壞事,但更多都是停留在暢想的階段,落地性差一些。

6.這次確實討論很多香港WEB3的發展,假大空太多,政治意義過大,實際結果還是未知,這也是在其他默默發展的城市所看不到的,體驗真正的技術類交流,國內甚至新加坡都不是合適的地方。但談錢,可以。

7.多數不論討論的開頭和目標是什麼,最後基本都走到價格預測和財富密碼上,就效果來說沒有推特上大佬們的畫圖好看。

8.極個別的私享會質量超級高,可惜門檻也太高,發言者的層次太高,角度也很高。

9.這次香港會議的總結,VC滿場跑,項目多如狗,滿口ABC,韭菜一撮撮。個人偏見,不喜請輕噴。

9、趙晨,Web3猶太人主任

2023香港Web3嘉年華小作文合集:華人Web3迎來“黃金時代”?

10、Jordan,UXUY聯合創始人

2023香港Web3嘉年華小作文合集:華人Web3迎來“黃金時代”?

12、0xLeon,CrossSpace聯合創始人

2023香港Web3嘉年華小作文合集:華人Web3迎來“黃金時代”?

2023香港Web3嘉年華小作文合集:華人Web3迎來“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