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lex Beckett
譯者:Evelyn|W3.hitchhiker
"用戶越多,Rollups就越便宜"。你可能讀過這樣一句話,描述的是rollups與其他區塊鏈的根本區別,因為它顛覆了傳統區塊鏈的成本結構。雖然在交易活動不斷增加的情況下,rollups確實可以為用戶提供更便宜的費用,但故事還有很多。
成本
Rollups 將一批區塊組提交給一個單獨的區塊鏈,即我們的基礎層。生產和提交一批區塊到基礎層的成本由六個關鍵變量組成。
- 固定成本:向基礎層提交一批在rollup 上交易活動為零的成本(狀態承諾,加上Zk-rollups 的有效性證明)。
- 可變成本:隨著rollup 上的交易活動水平而變化的成本(交易數據,加上optimism rollup 的簽名)。
- 平均可變成本:每個額外rollup 交易的可變成本。
- 總成本:向基礎層發布批次的總成本。
- 邊際成本:每個額外rollup 交易的成本(固定+可變)。
- 平均成本:個人用戶支付的費用。
當平均成本在每批交易數量增加的同時下降時,"用戶越多,rollup 就越便宜"這句話就是正確的。
平均成本= 總成本/ 每批交易的數量
這是因為在rollup 批次中提交一個額外交易的邊際成本小於每個交易的平均成本。讓我們假設一個有500 個交易的rollup 批次,每個交易的平均成本為1 美元,使總成本達到500 美元。如果一筆額外交易的邊際成本是0.70 美元,那麼同一批次的501 筆交易就變成500.70 美元。因此,平均成本降低到0.9994 美元。請注意,邊際成本只由可變成本組成,主要是交易數據,因為固定成本在整個批次中攤銷,無論如何都會得到支付。
在增加活動的同時,費用更便宜的現象與單體區塊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單體區塊鏈只會產生負面的網絡效應——費用卻隨著每個額外的用戶而增加。 Rollup 改變了這種模式,因為它們是第一種可以在交易費用方面產生積極網絡效應的區塊鏈——實施數據可用性採樣的數據可用性層也屬於這種類型的可擴展性。
然而,一旦包括一個額外交易的邊際成本等於平均成本,這種模式就會被打破。 Rollup 的成本曲線將大致遵循標準的短期成本曲線。正的網絡效應發生的時間點是在曲線的前"一半",即邊際成本曲線低於平均可變成本和平均成本曲線(分別標記為AVC 和ATC )。
(Image by Amana Vallillee)
讓我們假設另一個rollup 批次的初始變量相同,每批有500 個交易,平均成本為1 美元,總成本為500 美元。如果一個額外交易的邊際成本是1.10 美元,那麼501 個交易的總成本就變成501.10 美元。因此,平均成本增加到1.002 美元。
一旦邊際成本曲線超過平均可變成本(AVC)和平均成本(ATC)曲線,與每條曲線的最小值相交,Rollup 就會進入與單體區塊鏈相同的負面網絡效應,即每筆額外交易都會增加費用。由於交易數據是最大的可變成本,導致rollup 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是交易數據,這影響了混合rollup 的出現,如validiums 和volitions,通過利用鏈下數據的可用性尋求更便宜的平均成本。
由於交易數據成本與基礎層的成本掛鉤,而基礎層的區塊空間是有限的,rollup 也容易受到源於基礎層的費用高峰的影響——這對於有面向用戶的應用生態系統的基礎層來說是有問題的。當每一個額外的交易導致費用的指數式增長(需求> 供應)時,基礎層的費用峰值就會出現。這種情況的一致性主要由基礎層收費市場的波動性和區塊空間供不應求的頻率決定。
為了減輕影響rollup 費用高峰的頻率,基礎層需要專注於增加數據吞吐量,因為交易數據是rollup 的最大可變成本。由於可變成本較低,增加數據吞吐量能使rollup 在更大的容量下保持正向的網絡效應,同時還能享受額外的吞吐量收益。為了實現這一點,可擴展的數據可用性層將是在不犧牲安全和去中心化的前提下,使rollup 對用戶來說成本更低廉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