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整理:小麼雞
編輯:Jesse、Crush
*全文約8000 字,預計閱讀時間為15分鐘
歡迎大家來到Biteye 新一周的Space,本週我們Space 的主題是「Web3 的現在和未來」,我們邀請到了眾多項目的創始人來參加我們的AMA。
主持人:
Teddy, Biteye Co-Founder
Thomas, BlockBeats 執行主編
嘉賓:
Jackson,0xScope Founder
Mike, GoPlus Founder
Sharqwy, 瓦貓之夏籌備組
Usagi,RSS3 Co-Founder
Wilson, Cyberconnect CEO
Yisi Liu, Mask Network CTO
*名稱按字母排序,無先後之分
1. Web3 究竟解決了什麼問題? (Teddy提問)
Wilson:本質上從區塊鏈視角來看,第一個解決的問題是底層Ownership 的問題,用戶在互聯網上面能通過區塊鏈的技術擁有一樣資產。雖然只是虛擬資產,但它的重要性不亞於實體資產,因為現實世界很多東西也是虛擬的,同時也擁有知識產權。
第二點則是方便人和人之間進行協作,然後還有機構跟機構之間進行更加簡單的互信,還有各種各樣的合作。本質上來說,Web3 解決了這兩個問題。
第三點就是未來的社交可能是以用戶為中心去展開社交,從用戶的賬戶體系開始,用戶就有所有權,然後用戶到各個地方去做應用,在應用和網站裡面這個權利應該屬於用戶自己,而不是說軟件開發商,Web2 跟Web3 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數據會歸還到用戶手裡,所以數據的共通性就會很重要。
Mike:從形式化的角度去理解Web3,可能每個人理解都會不一樣。我個人認為它最核心的邏輯,其實是因為生產工具變成線上了,線上產生的價值積累越來越大。 Web3 解決的是一個生產關係問題,它優化的其實是生產關係。
大家現在看到的所有的Web3 應用其實都是在優化生產關係路徑上去展開的,個人對數據有產權,能保障自己的價值。
現在的合約層其實是用戶有了數據資產之後,如何能夠參與到價值創作的過程當中去,同時在這個過程當中如何通過一些技術的手段,然後能夠公平的透明的去分配,第一是衡量大家所貢獻的價值,第二是能讓大家得到激勵。
我覺得整體的方向還是優化基於線上的方式,去優化現有的生產關係,提高生產效率。
Yisi Liu:補充一些Wilson 的論點,他剛剛提到了用戶和社交,比如說微信,其實用戶註冊一個微信賬號或者註冊任何一個賬號,註冊行為是得通過開發商的服務器同意的。
這也意味著用戶其實是沒辦法真正擁有這個賬號,而且即使註冊成功了,就像推特都可以任意去封任何一個賬號,用戶其實對他們的賬號沒有任何安全感可言。
用戶的數據可以被這些大公司或者中心化的公司去奪取,這一點其實就是從業人員一直在致力的事情,希望用戶的這些數字身份可以真正的重回到用戶自己的手中,他們可以擁有100%的所有權。
因為數據一定要鏈接到某一個身份之上,解決了身份的問題,再去思考這個數據的問題,在解決數據的問題之後,才能去真正解決用戶的隱私的問題。
另外一個提到的就是這種數字資產安全,個人覺得現在越來越多的Web3 用戶會把各個區塊鏈的錢包地址當作他們的身份。
但是未來個人覺得大家會這種身份跟資產分開,或者說至少可以找到一個更好的方式去管理它,而不是把所有東西全放到同一個錢包裡面。
如果我們都依賴於這個數字身份的時候,這個身份能代表你,比如說你簽個名就能代表你這個人的密鑰,其實才是可能在這個行業裡面更加需要被保護的。
所以我們也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可以讓用戶在Web3 世界裡面遨遊、衝浪可以變得更加地安全。
Jackson: Web3 有一個特別好的地方就是組合性,大家可能共用同一個身份層。例如說以太坊的上面的所有的應用,本身都是可以互相組合的,在很多場景下面都能夠發揮出更大的價值,畢竟web 2的應用之間都是相互隔離的。
雖然有一定的風險,不過個人認為長期來說這個可組合性還是能夠帶來的價值,會比這個風險要大多的。
現階段已經進入了一個這種流動性比較衰減的階段,市場的熱度情緒都不是很好,本質上可能也是因為沒有這種新的敘事產生,而沒有新的蓄勢產生。
可能也是因為我們還沒有將基礎設施搭建的足夠完善,然後這個市場當中我們可能還沒有將能夠激發更好的這種趨勢的能力給它建立起來。
我認為在接下來這段時間,如果行業能夠想盡辦法去把數據所能發揮可組合價值發揮到淋漓盡致的話,也能夠促進新的這種蓄勢的產生。
2. Deweb 和Web3 的關係是什麼?有什麼區別? (Teddy提問)
Yisi Liu: Dweb 這是一個從2016 年正式開始的這麼一個全球化的運動。創始人覺得做一次這種大會很有意義,因為他覺得這種去中心化技術,其實就是不只是區塊鏈,也不只是Web3。
去中心化技術其實一直都在,他想聚集全世界各個國家這種開發者,做去中心化技術的人一起進行研究開發,因此有了這個運動。
其實Web3 也好,dweb 也好,個人覺得其實都更像是一個這種口號的名詞,其實所有的這些活動或所有這些運動都是想要把用戶在使用網絡時候的體驗可以變得更好,所以也沒有什麼區別.
其實區塊鏈本身也是可以算在dweb 的範疇裡面,只不過代表了另外一群人.其實dweb 的大部分的項目的這些其實都沒有一個經濟系統,更多的可能是類似Github 上開源社區的項目。
3. Web3 目前發展的挑戰主要有哪些? (Teddy提問)
Mike:個人覺得Web3 主要面臨挑戰還是在於創造價值。不同的Web3 的方向,比如DeFi 它的價值是比較直接的,用戶基於合約這一層,類似於生產工具的保障情況下,可以用自己的資產創造收益。
它減少了摩擦,讓整個的交易建立信任的成本更低,為未來設想中的一種金融體系建立了藍本。
但是在除了DeFi 之外,然後在NFT 或者Gamefi 這些主要的發展方向裡面,其實現在目前創造的方式個人認為不明確。
比如Socialfi 應該是發掘關係的價值,但現在就是平移關係的價值,最後給你一些獎勵,用DeFi 方式給用戶獎勵,這些方式其實在各自的分類上是走不通的。
整個Web3 走到現在,可能下一步具體要考慮,怎麼能夠讓更多的創作者能夠得到更多的價值,還是有不同的這種發售的渠道,更好的訂閱,在整個原有內容的生產,內容的分發,內容的使用層面都要能夠找到基於Web3 自己的價值點,這樣Web3 才能走通。
現在Web3 面臨政策、技術層面挑戰是非常明確的,但是這些越明確的東西其實真正解決起來,大家的目標也是比較明確的。這些都是可被解決的,但是反而可能最大挑戰在於到底Web3 在不同的方向上創造了什麼的價值。
比如做GameFi 能夠給原來的遊戲人群創造更大的價值,或者創造更好的體驗,我覺得這可能是Web3 的主要挑戰。可能很難在其他的Web3 的方向上說,就能沿用同一個模式走通,可能在不同的方向上都面臨著就是價值創新和一些新的這種提高價值效率的方式。
Usagi:在現在整個大盤的情況下,很多用戶會變得更理性,甚至是會有所退縮,所以其實很大程度上就是去如何讓無論是說傳統Web2 用戶可以去平滑的牽引到Web3,又或者是說讓Web3 的用戶它可以去把整個用戶體驗去做一些提升。
因為我接觸了很多開發者和終端創作者,他們的Web3 體驗整體下來是十分糟糕的,並除了有限的經濟價值之外,對於創作者或者開發者本身的感官上的體驗,在這方面其實去做一些思考,怎麼真正意義上的將創作者的體驗做好,我覺得這個是整個Web3 的從業者需要現在去更多思考的一個問題。
在這種時候,尤其是在大行情不好,大家都有所退縮的情況下,實際上真正意義上要去改變的其實是大家的體驗,我覺得還會有一個更原生的動力來去參與到這場運動中。
Jackson:可能是因為整個行業都比較早期,整個行業當中的各種標準是十分缺失的,這就導致整個行業當中,像做數據的可能要識別不同的代幣,不同的協議。同時提升產品的數據質量,或者說要去研究的更深入,也需要花費更多的人工。
所以我其實也看到很多這種新的Web2 的大廠的同事,或者他們的朋友想要加入Web3 的時候,就總有一種猛虎下山的感覺。
在Web3 當中創業,可能會有很多Web2 中積累的能夠經驗施展的地方,但實際上當你真的深入這行之後,你會發現要追上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然後大家也花了很多種精力才能夠把一些特別亂序的東西給它整理好。
未來也是希望幫助一些項目方,機構也幫助用戶,能夠把這些特別亂序的數據將它整理好,分類好數據,然後基於我們這些數據,可以衍生一些其他類型各種各樣的一些東西。
4. Web3 裡面有哪些值得關注的新賽道? (Thomas提問)
Wilson:我覺得GameFi 遊戲肯定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一個賽道,未來幾年應該會出很多很好玩的有資產的遊戲,社交個人覺得也是一個巨大的賽道,但大家可能現在還不是特別清晰的看到社交會以怎麼樣的形式出來。
我覺得社交出來的形式有可能跟兩個事情相關。一個是身份,因為Web3 提供的東西,會讓人的身份的維度變多。而且這個身份屬自己,所以的它的通用性變多,維度變多,可能就會和Web2 社交非常不一樣。
另外可能跟變現相關,社交裡面內容類型的東西跟變現還是強相關的,所以我也比較看好。
Mike:個人第一個肯定是看好安全。其實整個Web3 往前走,應用層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的話,這個過程中當然肯定是有波動的,所以我覺得安全是所有人可能很難忽視的問題。
但是目前的現狀,其實大家都看到了。可能只有千分之一的人能使用99.9% 的這種安全資源,但剩下的千分之九十九的人,他們基本都是在裸奔。
其實整個Web3 的市場裡面,第一個就是技術本身變化很快,其實對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是安全技術本身的發展,另一方面是安全行業裡面的資源合理分配。
所以大家就看到整個供需雙方的這種不匹配,或者說是結構上的效率低,導致現在本身Web3 的安全資源很少, 同時使用效率還低。
在這塊的話,其實整個行業結構化,整個的供需雙方的需求側結構化,然後供給側結構化,能夠更有效率的在整個在供需雙方的匹配,我覺得是可以緩解現在整個行業面臨的這種安全資源不足的問題的。
這樣的話,其實才能讓更多的優秀的這種安全創業者能夠在不同的位置上面去發揮作用。
再一個,其實我覺得需要稍微簡短說說機制這一塊,因為我覺得整個Web3 就是往前走的話,底層的效率其實還要進一步提高的。
在存儲層現在,比如說AR 這些在做存儲層的項目,其實還有很大的空間還可以去優化。
計算層的話,現在計算層的整個比如說分佈式計算,其實目前還沒有那麼成熟。可能也是一個很好的方向再往上走,能看到比如在合約層也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出來,產生不同的編程語言,不同的實現方式。
以我對應用層的了解,如果基礎設施是我們非常能看好的一個方向的話,比如像NFT、GameFi,我覺得都是有足夠大的空間,去讓足夠多的創業者去發揮的。
5. 作為普通的用戶,如何參與到Web3 浪潮中? (Thomas提問)
Yisi Liu:我覺得能夠通過接觸試用區塊鏈應用的途徑,去感受區塊鍊和Web3 的應用,應該就是對普通人來說最好的方法。
Usagi:其實進入Web3 或者開始體驗整個Web3 浪潮,很多時候都是一些契機。
我接觸過很多朋友,其實就一開始對NFT 的熱愛在於他喜歡藝術家,或者他本身自己會看一些那種藝術作品,然後發現這個作品是一個他喜歡,你可以去做喜歡或者你熱愛的事情,然後在這之中比較容易找到一群和你有共同愛好的人。
他們會有自己的社群,會在線下聚會,這種是很垂直的,由線上的流量去帶動線下的這種社交的場景,也會特別有意思。因為現在這種熊市的行情下,很多時候更慢慢的來體驗整個行業中的一些有趣的東西,我覺得其實會比較好。
對個體來說也不會有太大的經濟負擔,相對來說,你會真正地慢慢了解整個行業到底是正在做什麼,未來想要做什麼。
Jackson:我覺得核心還是得先試錯,試了錯,你參與的深度和動力可能都會比之前要好很多。或許對大部分的普通人來說,進入Web3 的動力可能還是來自於投資,會在經濟上所帶來一些收益。
例如大部分通過NFT 進來的用戶,他們的心態和想法就可能跟因為比特幣或者以太坊進來的用戶不一樣了,但本質上大家還是期望能夠賺錢,我覺得可以還是持有賺錢的想法進來,也不會和持有什麼理想主義想法而進來的人相比,會有什麼樣的差別,都很正常的。
那麼既然我們都持有了這種賺錢想法進來的話,就可以抱著這種希望能夠賺錢的想法,然後去嘗試一些不同的項目。
如果說還沒有下定決心想要進來的話,就花點錢,然後去買一點NFT 或者去交互一些合約項目,其實在未來應該會給帶來很不錯的收益。
6. 哪方面可能會出現一種就對Web3 用戶非常具有吸引力,讓他們想不得不進入Web3 這種應用? (觀眾問題)
Jackson:長期來說Web3 文化的概念實際上已經是Web3 的一個殺招,如果社交應用可以更好利用這種所謂的文化概念,然後將同樣愛好同樣興趣的人能夠聚到一起,那麼這樣的一個新的這種社交應用,我覺得還是很酷很炫,然後也能吸引到很多關注的。
短期來說還是比較偏向於金融屬性的,市場行情跟這種產品設計之間的關聯,本質上還是因為出現特別便於去加槓桿的這種金融相關的新玩法,所以才有了這麼牛市的推動力。
然後再加上大家可能之前沒見過這種dapp,建立了一種新的敘事結構,才能夠推升出一輪新的牛市出來。我認為下一個牛市的時候,可能還是偏這種金融屬性比較強的玩法會吸引到用戶,可能是socialfi,也可能是Gamefi。
7. Web3 和Web2 的技術本質上有沒有區別? (觀眾問題)
Mike:第一肯定是有區別的,但就是從算法層面本身來說,我覺得Web2 和Web3 在算法引用上面其實是同源的。
我覺得這裡面最大的區別其實就是算法所針對的對象,第一是它所針對的目標是不一樣的,再者就是這些目標本身它其實是分散的、割裂的,每個都有自己的數據體系,暫時沒辦法去整合成一個大的數據底層。
在Web3 來說可能技術本身、算法本身是相通的,但是它所針對的對象、數據是沉澱在大的通用層裡面,然後再有數據是整合在一起的。
我理解這個區別並不是隱私技術本身有區別,而是在於最終隱私技術處理的結果,數據的結果是以什麼樣的方式去使用,我覺得主要這是區別。
8. 大理Web3 大會起源是什麼?是如何組織的?最終效果怎麼樣? (Thomas提問)
Sharqwy:去年就有人有想法,想搞一個Web3 的活動,而今年有人聊是不是有這麼多Web3 的人來,是不是搞一個聚會。
但是當時聊的範圍僅限於大理的一些青年社區當中,從5 月份開始能感覺到,在大理當地的青年社群當中,逐漸開始有了更多的做Web3 的朋友。
本身大理當地是有一些這種數字遊民群體,大概從6 月份開始能感覺到越來越多的朋友從各個地方去到那裡,很多人想著應該去一個天氣好,東西好吃,網絡好的地方遠程辦公,反正Web3 的工作方式也比較自由。
大概是從那個時候開始,能感覺到大理開始越來越多的聚集Web3 從業的朋友,所以就想搞一次這種聚會。
在討論如何辦的過程中,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有來自不同DAO 的朋友,有機構的朋友,還有一些曾經辦過會議的朋友,他們給我們分享了一些經驗,並且直接貢獻了一些資源。
這個資源包括如何找錢、如何找人,最近有哪些項目會來到大理做團建,在這個過程中,籌備小組也由本地青年社區的兩三個人,逐漸擴大為三四十個人,到最後大會的籌備組,可能有接近接近100 個人。
大家都是要么是人在大理,要么是本身是圈內的人,願意貢獻自己的力量,幫助找錢或者找人或者是籌備大會或者是做一些具體的事務。
由於共建的效應,所以它傳播得非常快。因為這件事和自己有關,自己在當中有一份。他們邀請自己的朋友,邀請自己熟悉的項目方,或者是邀請自己資方朋友來做捐贈,所以把規模和聲譽傳播出來。
實際上我們正在整理一個更通用的辦會經驗,因為我們希望讓今後有更多的人想要辦這樣一個去中心化的晚餐大會,能夠有一些經驗可以參考,我們現在就在整理這樣一個文檔。
但這個過程基本就是靠一群人用愛發電,聚攏資源,主動傳播,然後把這個事兒做大,以及做成今天樣子了。
最後這個形式已經遠從我們最初設想的一兩百人,變成了千人規模。
我們之前做了預案,如果出現一些項目申報或者是不可抗力的原因,怎麼把大會去中心化,把整個大理古城變成我們的會場,讓所有主理人和項目方可以自由的在古城內選擇他們喜歡的餐廳、酒吧、咖啡館,或者是洱海邊的、帳篷之類的地方自己去辦這個活動。
所以最後大會大家現場來的人應該體會到,它是以一個非常去中心化的方式各自去籌辦,我覺得這個也非常符合Web3 的精神,就是當你把正確的人放到正確的形式內容,其實都不是最重要的,大家自然就會把他們最喜歡的方式把這個事兒推進下去,所以最後的確是這樣發生的。
9. 你作為主辦人,通過這次大會,對Web3 有沒有一些新的認識? (Teddy提問)
Sharqwy:第一是本身在大理待了一段時間,覺得大理的確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地方。我離開上海比較久,在大理待了挺長時間,所以把雲南基本所有城市都轉了一遍。
但是如果你最終要以數字遊民的方式生活,還是大理這裡有文化、有社區、有圈子,然後我也特別希望Web3 能和大理聯繫在一起。
一些在新加坡和迪拜的朋友,環境比較舒服,中國一直沒有。如果有的話,我覺得最合適的可能就是大理了,所以當時就說如果能把這個事做成,應該是一個非常酷的事。
第二,大理的build 氛圍也是一個逐漸變化的過程。在我剛來的前兩個月,接觸到的更多是本地的trader,可能他們有自己的小社群,裡面有外國人也有中國人。
他們每兩週聚會一次,然後大家會聊一聊最近的項目、最近的行情之類。到了後面因為來的人變了,有一些實際做項目的人,大家開始聊的事兒更偏項目本身或者更偏這個事物本身。
全世界都有這種成功的例子,就是通過線下參與大會,把產品成功launch 的這個先例,比如美國的SXSW 西南偏南大會,成功launch 了推特,foursqaure 和spotify 等互聯網產品。
所以我們覺得如果我們也能辦一個這樣的活動,能聚集國內優秀的項目,那麼對項目的曝光、合作以及發布,都是非常有幫助的,只是原先我覺得可能是其他城市沒有這樣的氛圍。
而且也沒有人想到會從這個角度做這件事,因為如果這個事能做成,它一定是由社區來辦的會。因為社區能夠更開放,沒有太多利害關係,然後常常能夠想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創意和點子。
我們在辦這個會的過程中也是這樣一個感受,我們大概招募過兩輪志願者,任何人都可以加入工作組,要么是貢獻力量,要么是提供資源,要么是出點子。但這些共建人實際上因為他有直接參與的過程,他一方面成了工作人員,一方面又成了傳播者。
這個過程就非常像一個DAO 的組建和運作過程,從成員角度的反饋來看,也非常像DAO 籌辦中遇到的各種各樣問題,我們也遇到包括效率的問題,包括決策機制的問題,包括激勵機制的問題。
它好的一面當然是聚集了更多的力量,這些力量是你通過傳統公司製度,通過僱傭關係,通過契約是沒有辦法直接獲得的。甚至我們都完全沒有討論過,要以什麼樣的方式去激勵,要以什麼樣的方式記錄功勞。
這些都不清晰的情況下,大家就覺得這個事能成功,願意進來貢獻一份力量,這是我注意到的一個情況。
當然它的另一面就是組織和討論的效率會受到影響,因為人人都可以發起主題,主題的篩选和籌建也是一個相對集中化的過程。因此直到大會開始的前兩週,有多少主題,有哪些議程,到底由誰來負責,這個事還遲遲決定不下來。
因為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替別人做決定,可以說你可以或者不可以,那麼這個事兒就會變得就在進度上變得非常難以把控。
但徹底去中心化後,我們也不需要一個類似大會籌委會或者是內容策劃小組這樣的組織去決定每個主題。
你能做他不能做,你說可以,他說不可以,那麼主題各主題就自己發布,然後自己設計,接著自己招攬參與者,最後達到的效果,我覺得可能比用中心化的方式去做要好得多。
這個籌備過程和一個DAO 的工作與協作過程,我覺得還是挺相似的。
//
END
*免責聲明:本文分享內容僅作學習交流,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且不代表Biteye 官方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