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XNiff4eD7X_jz5qZ8zac9A
區塊鏈:一種新的數據傳輸方式
大家經常會問,為什麼中國大力支持區塊鏈,卻要把虛擬貨幣打擊得這麼徹底。
首先,我們需要理解區塊鍊是一個技術,虛擬貨幣是一個應用,技術是沒有屬性的,而法律法規都在定義應用。我舉個例子,就像煉鋼在中國是允許的,但如果用煉出的鋼造把槍一定是違法的。特別是幣圈經常加上貨幣的概念,混淆這三個屬性,所以一定要區分開,國家支持區塊鏈,其本質上是在支持一個底層技術。
那麼,區塊鏈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技術,可以得到國家的大力支持?
我認為區塊鏈技術的本質是一種新的數據傳輸方式,或是一個最底層的通信技術,這也是國家支持的原因所在。
人的通訊一般有兩種方式,一個叫線性傳輸,即人口相傳,效率較低且容易出錯。另一種是廣播式傳輸,比如開會,大家可以互通信息,這是廣播式通訊的原則。廣播式通訊是人類開始群居以後就產生的一種通訊方式。這裡我強調一點,對於中央系統,它連接外面的9個子系統,這不屬於廣播式通訊。
說到通訊,我們來簡單回顧下通訊的歷史。 1875年,電話誕生了,但當時只能連接2個人。如果一件事牽扯到10個人,要怎麼做溝通?如果每個人對這件事都有反饋,得到他人反饋,再給其他人打電話,這樣一來,每人給3輪反饋,那就要打1000多個電話,這件事是根本沒有辦法處理的。所以,又過了100多年,技術能力提高,電話會議出現了。從線性傳輸到廣播式傳輸,不停地有更高效的通訊方式出現,可以說,通訊技術一直在朝著更高的效率這個目標演進。
而互聯網是按點對點設計的,比如70年代的聯通網大概有200多台機器,它們不可能互相之間拉線,肯定是串聯在一起的一張網。這種串聯的網絡架構,導致直到今天如果有1個業務穿透了10個不同法人主體的IT系統時,還是兩兩在通訊,也就是說中央系統要傳給兩個系統,兩個系統處理完再往下傳,效率是非常低的。比如在微信上繳水費這個場景,從微信到水公司的計費系統,中間至少要經過6到10個系統,這種串聯方式就容易出現像錯傳、不傳等問題,而且如果中間某個系統宕掉,整個業務還會全部癱瘓。
那麼區塊鏈核心的邏輯是什麼?實際上它把這種兩兩之間的串聯通訊變成了一個廣播式通訊,簡單講就是它讓IT系統可以“開會”,不再傳話,這個邏輯大家每天都在用,比如微信群。這種廣播式通訊是區塊鏈技術帶來的最偉大的一個事情。
區塊鏈強調的共識只是基於通訊上的一個應用,它之所以可以達成共識是因為有一個更高效的廣播式傳輸技術,而不是因為它是加密的。加密算法是一個已經存在50年的技術,不是它能達到共識,如果沒有高效的通訊方式是無法實現的。
既然區塊鏈本質上是一個新的傳輸方式,那麼我們堅信互聯網上會出現一個新的通訊層。現在的通訊層實際上是HTTP,60%的流量在使用HTTP協議,開發人員寫代碼去調取時一定是對一個系統,那麼應該有一個類似HTTP的通訊協議,可以實現一串代碼跟多個系統形成一個廣播式通訊網。我們認為區塊鏈未來10年會有一個新的通訊層出現,在廣播式通訊網絡中,數據是否需要共識、智能合約是否需要,就完全取決於業務需求。現在有多少業務一旦改成廣播式通訊方式,效率一定會非常高,多出來這一層,就會多一個產業出來,這是一個巨大的機會。
BSN 全球性公共基礎設施網絡
因此,2018年9月份開始,由國家信息中心、中國移動、中國銀聯、紅棗科技共同發起了BSN項目,中文名字是區塊鏈服務網絡(BSN),它的核心理念就是希望逐漸打造出一個基於數據廣播式傳輸協議的互聯網新一代通訊層,以及相關的標準協議、運營環境、開發工具和操作系統。從去年在國內外相繼推出至今,BSN的理念和技術體系在業內獲得了高度認可,正在對這個行業起到一定的正面推動作用。
BSN的整個架構核心分為三層。
第一是雲服務層。要想在互聯網上打造一個新的層,先要把雲集成到一塊,在雲上面模擬出一層,即在每一個數據中心或者一個雲服務裡,再搭一個虛擬的數據中心,我們把這定義為公共城市節點,現在改稱為虛擬數據中心。然後我們再把所有的虛擬數據中心串成一個新的網絡,就像互聯網的邏輯一樣,把所有的機器和數據中心串起來,互相交互,數據就形成了互聯網。目前,BSN做到了全自動化部署,任何一個區塊鏈應用各方面全部是自動化部署的,這就要打通所有云的API、虛機,做容器的編排、網關負載均衡等等一系列的內容,這非常複雜,但BSN現在基本上主流的雲都已經打通。
第二層是數據中心。嚴格意義上來說,BSN不是一個區塊鏈,它本身的技術體系沒有涉及到多少區塊鏈內容。 BSN實際上是一套基於區塊鏈的雲管系統,邏輯是在一個大的雲或數據中心裡,劃分出若干個虛機,然後搭了一個區塊鏈的運行環境,在運行環境裡管理虛機、容器、網關接入、CA證書以及所有節點的管理,不管是哪種鏈,它節點的管理是涉及到管理體系的,目的是能讓區塊鏈這種分佈式應用可以在網絡上或者虛擬數據中心上得到一個非常好的管理。 BSN基於這種區塊鏈的數據中心,把大家互通形成了一個新的網絡。在第二層的現在的聯盟鏈中,除了長安鏈外,其它開源的底層框架都已經適配其中,在海外也完成了各公鏈的集成。換句話說,BSN已經集成了幾乎所有的區塊鏈技術,已經連成了一個網絡,所以在BSN的虛擬數據中心裡,無論需要什麼樣的技術,都可以在這個環境裡去運行。
第三層是門戶層。 BSN本身不服務終端用戶,而是服務BaaS門戶,也就是說你要搭一個區塊鏈BaaS的時候,如果你自己從底層搭,你得自己搭建整套區塊鏈雲管環境。而BSN已經支持了所有的雲和區塊鏈技術,因此我們給門戶提供一套API,你只管以此搭建BaaS服務、用戶、收費等服務前端的開發和運營即可,且BSN拿不到你的任何用戶數據。所以BSN的一個核心推廣就是要建更多的門戶,現在國內建了十幾個,各個省都在建,目前香港門戶也已經上線,韓國、土耳其、烏茲別克斯坦正在建,澳大利亞、英國等各方面也都在籌建。每個國家建一個門戶實際上就服務它的開發者,甚至不要求他們用BSN底層,因為他們不僅可以建門戶,還可以建數據中心,這樣的話,他們的門戶只需要調自己的數據中心資源,這就形成了自己的一個業態。他們所負擔的開發成本非常低,一般在15個人月,如果在已有前端、用戶管理、收費體系的前提下,基本上5到10個人月就可以搭起來1個BaaS系統。通過BSN賦能平台,所有的門戶在本地裝了一套軟件,使得80%的交互是跟本地在交互,就可以搭各種門戶,比如聯盟鏈門戶、私有門戶、公有鏈門戶。 BSN支持標準聯盟鏈、公鏈、開放聯盟鏈、跨鏈服務以及每個鏈的IDE服務,分佈式存儲的公鏈服務。這裡需要強調的是,各國針對公鏈有不同的法律,例如公鏈在中國的服務器上是不能運行的,因為沒辦法實名制,這就違反了互聯網的管理辦法。此外,還有一個私有化部署,你可以部署在任何的局域網和私有云裡,等於劃了一塊私有云來進行區塊鏈的專門管理,因為現在傳統的雲管系統管理分佈式應用的效果很不好,例如私有云裡有20個區塊鏈不同的應用,也就意味著裝了20套CA,僅此項管理,傳統雲管系統就力不從心,而BSN把所有統一在一起管理,省心很多。
順便提一下,海外經常說如果BSN發幣大家都會買,我們BSN是絕對不會做的。我們是一家技術公司,BSN整個項目是個底層技術項目,是絕對不會碰任何應用的。
未來區塊鏈技術的格局
那麼站在BSN的角度來看,目前主流的幾種區塊鏈各有什麼區別和應用場景呢?
從技術架構來講,源於部署和場景,區塊鏈分為三種形態,實際上是一套技術,第一種是標準聯盟鏈,第二種是公有鏈,第三種是開放聯盟鏈。
標準聯盟鍊是用來搭建私有鍊和聯盟鏈的,基本上是為了某種業務需要而搭建,幾個業務方或者一個業務方自己使用,別人進不來。目前國內基本上大家所謂的區塊鏈,都是這種搭一條私鏈的方式。當然私鏈有它自己的業務場景,就例如我們現在的局域網一樣,或者像政府的政務外網就是一個自己用的局域網。但這種肯定不是將來廣泛使用的一種場景,因為每一個鍊是一個獨立的東西,跟現在局域網一樣,它的使用場景肯定是相對較窄。
公有鍊是一條公共的鏈,而且是被大家共同擁有的,各自擁有各自的節點,形成了一個公有鏈的機制。公有鍊為了把大家能聚集起來,中間是設計了一套經濟模型,也就是虛擬貨幣,包括它的獎勵機制、Gas值等。但是這種激勵機制和虛擬貨幣導致了公有鏈沒辦法做成一個基礎設施。這種經濟模式導致的一個問題就是成本太高,而且成本是用虛擬貨幣來體現的,也就是任何業務它的收入一定也是虛擬貨幣。舉例來講,銀行部署一套應用,付的是虛擬貨幣,收的是人民幣的手續費,這種應用是不可能跑起來的,因為成本不可控,明天的成本有可能是今天的成本的三倍,而收入卻是恆定的,所以說,這就是公有鏈應用現有的局限性,做的所有的應用一定會圍繞虛擬貨幣,一旦脫離了虛擬貨幣,它的經濟模型根本不能實現。所以從技術場景來說,公有鍊是非常非常窄的。
第三種是開放聯盟鏈,它實際上是公鏈邏輯,但不是誰都能加入,在國內是把Gas和虛擬貨幣要打掉的,所以說開放聯盟鏈就不是公有鏈,而是一個公用鏈,大家都可以去用,這樣你就不用自己部署自己的環境、自己的鏈了,就到一個公用鏈上,付一點的成本,就可以把業務部署上去,讓它跑起來。
這三種形態,一種是類似局域網,一種是類似特殊場景下的公有鍊網絡,另一個就是相當於一種分佈式的雲服務,大家可以把自己的東西放在一個現有的網絡上讓它跑起來,讓它處理業務。下面,我們對比一下這三種形態。
聯盟鍊是自己的,有允許加入才能加入。
開放聯盟鏈一般是放開的,但按照中國的互聯網的管理規則,需要到某個平台註冊一下實名制。此外說明下,大家最常說的BaaS- Backend as a Service,一般指的是標準聯盟鏈通過BaaS系統可以去搭條鏈。為什麼需要BaaS?因為你需要生成證書、上傳公鑰、建鏈、要管理各方面,比較複雜,所以需要有一個管理界面去幫助你。開放聯盟鏈,嚴格意義上來說,除了註冊外根本不需要界面,註冊完以後獲得一個接口文檔,拿著自己的證書,基本上所有的操作都通過API。開放聯盟鏈也可以搭一個BaaS,但基本上就查看信息,更換一下自己的密鑰,等等,沒有業務操作,業務操作一般都是通過API去做。
公有鏈也是基本上沒有BaaS,沒有哪個公有鏈必須要有個官方門戶才能操作,實際上通過證書就可以直接連進去,證書也不需要授權。而開放聯盟鏈到底是一個聯盟鏈,證書接入的時候還得授權一下。
這三者最核心的區別就是成本,公有鍊是最高的。為什麼?大家想一想就知道,它所謂的獎勵機制,一定是高過雲資源成本的,不然誰會加入一個公有鏈、去挖礦呢?我一個節點跑起來所消耗的雲資源,你給我的幣的收入一定要大過它,而且要大過多少倍,我才有興趣去加入。所以說。實際上它的雲資源成本是非常高的,這也意味著,你布傳統應用沒有任何意義,除非是個DeFi、NFT,綁著虛擬貨幣,所有的交易是用虛擬貨幣在走,所以我一直認為公有鏈就是一個炒幣的環境,就傳統應用來講,想大規模普及是一點可能性都沒有,它的經濟模型就導致了沒有很多人能用。
我個人一直認為開放聯盟鏈將來會成為主流,因為你不可能讓每一個應用方自己去搭一套環境,費用成本、管理成本、運維成本非常高。 BSN認為開放聯盟鏈有一天會變成無幣的公鏈,即是一個沒有獎勵機制的公鏈,大家通過使用雲服務加進來,所以它將來就是分佈式的雲服務。因為它沒有獎勵機制,它可以低毛利,大家付的Gas就是我們所有的節點的收入,分的錢少,很多人就退出,分的錢很多,人就加入,最後他一定是一個低毛利的一套基礎設施,至少我們現在溝通的所有的銀行都希望有這麼一個東西。他們就付云服務的錢,但是他們跑一個由所有人來背書的基礎設施,這個是有市場的。只是現在大家炒幣炒得太嗨了,沒人去管這些事情。我們跟幾乎全球主流的公鏈都溝通過,只有1/3的人認這個事情的邏輯是成立的,只有10%的公鏈願意花點時間跟我們一塊來研究。
所以我個人認為將來實際上是由開放聯盟鏈,開放的無幣的公有鏈,形成未來的區塊鍊網絡。當然鏈與鏈之間的跨鏈技術就跟我們現在互聯網上從一個網站調另外一個網站一樣簡單,這樣才形成了未來的應用場景。公有鏈基本上就是炒幣用的,各種DeFi、NFT實際關聯到虛擬貨幣上只是一個變種,幣圈像交易所等等全是圍繞著虛擬化,這不是不好,它有自己的一個體系,但是公鏈總宣稱未來所有東西都能跑在上面,這個是不可能的。
開放聯盟鏈的弊端是所有人的合約堆在上面,跟公有鍊是一樣的,也就是知道你的合約地址就可以調你的合約,公共服務在隱私性上肯定稍微弱一點。但是它的成本肯定是最低的,都不需要搭環境,就像使用自來水一樣,用多少雲資源付多少錢。私有鏈就是像現在局域網一樣,搭了以後就自己使用,別人可能連找都找不到,連接都接不進來。
我們認為,10年以後,很多鏈會消失,屆時的區塊鍊網絡會是公鏈30%、開放聯盟鏈50%、標準聯盟鏈20%的狀態,且未來的開放聯盟鍊是包含無幣公鏈的。
我們在做一個類似HTTP的很輕的一套通訊協議,是任何傳統系統可以跟別人形成廣播式通訊的網絡。現在所有公鏈都有一個廣播式的通訊協議,比如P2P,但我們想研究幾個主流協議,然後剝離出一個非常輕的協議,它可以作為一個插件裝在Tomcat裡、裝在網絡服務器裡,跟HTTP一樣,可以實現一串代碼加證書,你可以跟8個業務方形成一個通訊網,至於在這個通訊網中,你們的數據要怎樣交互,要不要建共識,就取決於你的應用層的需求。所以說最後如果一定會出現這麼一個通用的通訊協議,它使得各個鏈之間的通訊非常容易,而不像現在一樣各自為政,那各個鏈實際上就是往應用層走了,我的虛機是怎麼樣,我的共識是怎麼樣,怎麼去處理特定的業務,實際上就跟現在很多網站一樣,每個網站可以處理不同的業務,但是它底層的通訊協議是一致的。這是一個必然的趨勢,我個人是認為它會在10年後實現。這也是為什麼我說很多鏈會消失掉,且我們比較在乎開放聯盟鏈的原因。
BSN開放聯盟鍊和BSN-DDC網絡
因為BSN是個大網絡環境,所以現在在搭很多條開放聯盟鏈。我們有一個核心原則是盡量讓國外的知名公鏈進來,因為我們認為技術體係是需要融合的,不能因為虛擬貨幣被封掉了就對公鏈技術也不接觸了。我們的一個任務就是把國外公有鏈的技術帶進來,但前提是要做到兩點合規化,第一是節點不能隨便建,這樣你實際上就變成了一個聯盟鏈。第二是要把虛擬貨幣打掉,保留Gas機制,支付Gas可以用支付寶、微信裡的法定貨幣。
每個公鏈的開放聯盟鏈改造大約需要5到6個人月,現在包括以太坊、Cosmos、Algorand等等都在進來,他們至少可以在國內做企業級的應用服務生意,實際上他們也希望進到中國這個大市場中。
目前BSN開放聯盟鏈有6條,到2022年底應該會有20到30條。我們建立多條聯盟鏈的初衷是因為技術的多元性,因為每條鍊是不一樣的,當然有些公鏈就是以太坊的底層變了一下,這種BSN是不讓它們進入的,我們不希望全是基於以太坊改的,而是希望不同的鏈之間能夠互相去競爭,比如在開發工具、合約、虛機等等各種底層技術上體現競爭。我們認為競爭環境尤為重要,在此過程中有些會被淘汰掉,而最後剩下來一些使用體驗更好的技術。
接下來的內容BSN是第一次對外公開,我們將於2022年1月底推出DDC——分佈式數字憑證技術,實質上是NFT。就像我們認知區塊鍊是通訊技術一樣,對於NFT我們也理解為是數據庫技術,我希望站在技術人的角度去講一下NFT到底是什麼。實際上,NFT是一個分佈式的、對象型的、可共管的微型數據庫技術或者個體微型數據庫、數據集技術。
NFT大家都覺得敏感,但我要從技術角度來說說我們為什麼覺得它非常好。我舉個例子,比如現在的車管所,一輛車到車管所,需要先註冊車主,這輛車以後是會流轉的,車輛變更時再去登記新車主。現在的情況是,所有人都看不到車管所的數據,即使第三方去調也需要向車管所申請接口,所以我們不知道車的具體情況。基於此思考,10年以後,車管所是不是能把這種中央式的後台系統變成一個半開放的、分佈式的系統,建一條鍊或者在某個主流的開放聯盟鏈上搭一套環境,每個車生成1個NFT,且可以對它設置權限?因為NFT本身是一個數據集,裡面可以有很多項數據,比如這輛車有20項,那麼車管所定義前8項數據是自己使用,需要使用國家給的密鑰才可以操作,別人不可動。它把另外的6項數據給車主,且分配其私鑰可以對這6項操作,另外8項開放給第三方比如保險公司,他們可以隨時查全國所有車的公開信息,把哪輛車的事故情況與保險信息寫進去。這樣一來,對一輛車信息數據集的權限管理將是多元化的,由此,你可以聯想到其他領域,有多少場景能適用。所以NFT技術實際上是把一個後台的中央式數據庫變成了一個前台的多方協作共管的半透明式的數據庫,我個人認為這個技術越普及、大家理解越深的時候,國家是最喜歡的,這可以讓大廠把數據放在一個半公開的環境下,給國家一定的權限去監管,有時候更透明的實際上是更好監管的。
NFT完全就是數據庫技術,各位技術人試想一下,如果使用這種數據庫能帶來多少益處?一定不要把NFT只關聯藝術品或其他,你要把NFT當成一個數據集,而且它是在一個開放網絡上,可以加無數層權限並且可編程,在大家共管的狀況下處理一定的業務,這是個偉大的技術。我認為,除了通訊以外,區塊鏈技術的最偉大之處,就是在市場之上可以有一個半公開的數據庫技術,這是我們現在推出有關NFT內容的原因。但現在國內的NFT風潮讓幣圈給搞壞了,監管單位覺得NFT敏感,所以我們把它名字改成DDC——分佈式數字憑證技術。
BSN DDC網絡選了10條我們的開放聯盟鏈做成DDC網絡,各鏈之間技術體係是完全分開的。其中5條是公鏈,5條是國內技術,包括微眾銀行的FISCO BCOS等。其中有10套合約定義為官方DDC合約,由BSN去部署,我們保證所有產生的DDC是永久存的且具備安全性與透明性。在這10條鏈上,大家也可以部署自己的NFT合約或者DDC合約,基於這些合約而產生的NFT或者DDC,BSN不備書由應用方自行管理。生成一個BSN備書的DDC,最終付一個Gas大概就幾毛錢。在10條開放聯盟鏈上生成的成本是不一樣的,每個鏈的運營方可以自行定義它的Gas消耗要充多少錢,最後通過競爭,成本會低至幾分錢。你看,生成一個數據集只需要花幾分錢,這個成本真的是非常低的。
BSN是國家信息中心參與發起的項目,我們跟監管單位詳細溝通後,覺得至少監管模式要設計出來,首先是實名制,每個NFT、DDC一定能關聯到某個人,且不能高頻交易,我們會對此設計類似T+3、T+5的限制,屆時官方DDC會公佈頻率的標準。交易一旦高頻就會有一定的金融屬性,所以可以流轉但不能高頻交易。
DDC上線日期預定在2022年1月25號,會由大約15到20家科技企業共同發布。
DDC網絡節點是可以部署在BSN以外的,比如地方政府用在10條鏈部署一套節點,這個是允許的,甚至一些大廠願意都是可以來部署。 BSN外還有若干個節點,它會形成一個永久性的網絡,這也解除了很多人對如果未來BSN消失是否會對DDC造成影響的疑慮。另外我們的官方合約有可能會進行共治,也就是說合約不是BSN或者紅棗科技一方在管理,可能是20多方大家都要簽私鑰才能更新官方合約,明年會有一個治理的過程。
最後說一下咱們中國有個特點,大家都是偏重做應用,基本上沒有太底層的東西,所以我提倡作為一個技術人一定要看穿應用去看它的底層邏輯。就像我們去看區塊鏈技術都不看區塊鏈的這種解釋,而是看到它是一套通訊協議,NFT也不是看藝術品或者跟虛擬貨幣的關聯,而是看到一種數據庫技術還能用在哪裡?這些內容它不是商務人員或者產品人員能看到的,只有技術人能夠看到。所以作為有技術背景的人現在有巨大的機會,未來10年是巨大的數據庫技術、通訊技術的一次大變革,我建議大家著眼底層去研究。
作者簡介
何亦凡先生,現任北京紅棗科技有限公司的創始人和CEO,擁有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的計算機學士學位和麻省理工斯隆商學院的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他於1998年起開始進行互聯網創業,並於2005年起進行股權投資,擁有超過20年的IT行業、投資領域、企業管理的經驗和專長。北京紅棗科技有限公司是BSN發展聯盟的副理事長單位。作為BSN發起人之一,何亦凡先生是BSN發展聯盟常務理事。
活動推薦
目前,ArchSummit 深圳2021已經圓滿落幕,下一站將於12月26-27日落地北京,大會策劃了「高可用、高並發架構設計」「微服務治理之基礎架構」「微服務治理之業務架構」「質效度量體系和測試平台建設」「LakeHouse 架構演進與數據治理實踐」等十餘個專題,邀請到業界知名專家前來分享。
文章來源:ArchSummit
文章原標題:《未來的區塊鍊格局,開放聯盟鏈占主流》
文章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