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守正用奇

“守正用奇”是從老子的《道德經》中總結出來的表述。老子說“以正治國,以奇用兵”,即以清淨的正道來治理國家,以奇思的謀略來用兵。我用這句話時時提醒自己,在堅持高度道德自律、人格獨立、遵守規則的基礎上,堅持專業與專注,擁有偉大的格局觀,謀於長遠;同時,要在規則範圍內,不拘泥於形式和經驗,勇於創新,出奇制勝。

先說“守正”。首先,“守正”體現在投資人的品格上,要堅持道德上的榮譽感,尊重規則、適應規則,“不踰矩”。其次,“守正”體現在投資原則上,投資需要構建一套完整的決策流程和不受市場情緒左右的根本原則,正確認識外部風險和內生收益;最後,“守正”體現在研究方法上,要做時間的朋友,研究長期性的問題,不追求短視的利益。公眾號關注:博森科技小蝶。

再說“用奇”。首先,“用奇”體現在如何思考。做投資不僅僅是按照合理的機制和程序一成不變地思考,更要打破對客觀規律的簡單呈現,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把背後的一些傳導機制搞清楚,把看似無關的事物聯繫起來推演,把人、生意、環境和組織在不同時期、不同區域所承擔的權重算清楚。

更為重要的是,“守正”和“用奇”必須結合在一起,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用。做人做事講究“正”,才能經得起各種各樣的誘惑。思考決策講究“奇”,才能找到屬於你的空間。 “守正”給“用奇”以準繩,“用奇”給“守正”以反饋。堅持價值投資,就是去蕪存精、化繁為簡,始終對主流觀點保持質疑和求證,不斷地挑戰自我,開拓新的未知世界。

2

弱水三千,但取一瓢

“弱水三千,但取一瓢”,意思是弱水深長,但只舀取其中一瓢來喝就足矣。我覺得這句話同樣適用於投資,投資人需要強大的自我約束能力,一定要克制住不願意錯失任何好事的強烈願望,同時又必須找到屬於自己的機會。

首先,如何理解投資過程。投資項目分門別類,好比“弱水三千”。但投資的境界,關鍵在於獨立思考的過程,投資的方式本身就是投資的內容。與許多在市場上頻繁出手的投資人不同,我們始終把時間花在研究上,在投資前後都保持充足的耐心,去形成一套屬於自己的深入理解。在中國,有太多創業者和創業項目,投資項目不是太少而是太多。我們不擅長搞“人海戰術”——一年看特別多的公司,也不會頻繁地更換戰場——哪人多去哪,希望能趕上市場的風口,在資本熱潮中分一杯羹。

其次,如何理解投資機會。這裡的關鍵在於選準“那一瓢”。我不喜歡做天女散花式的投資,而是希望抓住最有價值的投資機會,用超長期的資本對企業做最大化的投資。不管企業在什麼行業什麼階段,只要能在適應的環境以適合自身組織的形式予以表達,持續創造出價值,就是好的投資機會。投資決策的起點是基礎研究,這決定了投資人只能在看準的時候再出手,投資只能少而精。很多時候,投資成功與否都歸結於所選“那一瓢”的價值幾何,能否在“那一瓢”上做得更大、更深、更結實。真正的好公司是極少的,真正有格局觀的創業者、企業家也是極少的,不如集中長期持有最好的公司,幫助創業者把最好的能力發揮出來。

既然看好了,那為什麼不重倉呢?投資是一種做選擇的生意,每一次投資,都是在為真正創造價值的創業者投票。這之中重要的不僅僅是你選擇了什麼,同樣重要的是你沒有選擇什麼,而且沒有權重的選擇不是真正的選擇。如果把時間和精力都花在了最有可能成功的事情上,那離成功一定不遠。當然,如果功夫沒有練到一定階段,也不要急於“挺身而出”。古人說“從古知兵非好戰”,投資中也要減少不必要的交易,避免因隨時需要關注市場的起落,而放棄了研究一流投資機會的時間投入,把“瞄準”作為射擊的主要活動,而不是“扣動扳機”。

3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史記》,原意是桃樹和李樹不主動招引人,但人們都來賞花摘果,在樹下走出了一條小路。對於投資人來說,不要在意短期創造的社會聲譽或者價值,而應在意的是長期創造了多少價值。沉醉於一時的成功、放任高調的宣傳通常是非常危險的。自我膨脹很容易讓人迷了心智,聽不進反對意見,把不准未來方向;名聲大了很容易引來不必要的關注,毀也好,譽也好,總歸是讓人分心的評判。雜音多了,內心的聲音就容易被忽略。如果在初期就非常高調,就很容易失去理智。西方人經常說,“上帝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印證這句話的創業故事不勝枚舉。

首先,要回歸投資的初心。對於投資人來說,關鍵是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找到並支持優秀的創業者實現創業夢想,同時在這個過程中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堅持做正確的事情,在行業裡就會形成好的口碑,有共同理念的人終究會與我們合作。我們堅持要“找靠譜的人一起做有意思的事”,在投資的過程中就會充滿與相知相識的人共同征服挑戰的愉悅感和成就感,這樣就能實現“不言”或者“少言”。公眾號關注:博森科技小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