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知名公募基金先鋒基金宣布使用區塊鏈技術發行了一筆1.46億美元的ABS,參與機構還有紐約梅隆銀行(BNY Mellon)、花旗集團(Citi)、道富銀行(StateStreet )等。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使用的區塊鏈技術提供商來自Symbiont,2017年,中國上市公司恆生電子(600570)全資子公司恆生洲際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曾對它投資400萬美元,佔4.65%的股份。眾所周知,恆生電子是阿里系公司,螞蟻金服對其間接控股。
從2017年開始,先鋒基金就開始和Symbiont合作,歷經3年終於結出果實。 Symbiont公司首席執行官馬克史密斯(MarkSmith)評論道:“2020年可能是市場參與者第一次看到基於區塊鏈的ABS實時發行。”
(先鋒基金logo)
但事實上,通過區塊鏈實現ABS發行在中國這邊已經非常常見,並且2020年有大幅增長的趨勢。基於區塊鏈的ABS已經成為交易最活躍的數字資產類型。放在一兩年前,原生的區塊鏈交易人可能不會想到,數字資產交易在中美兩地都是傳統機構將區塊鏈用到傳統業務中。
ABS上鍊之路
一提到數字資產,區塊鏈投資人就會想到基於區塊鏈發行的原生代幣。在美國證監會認為募資17億美元的Telegram代幣違反美國證券法後,這條路已經越走越窄,目前也只留下了STO的窗口。
但將原有的資產通過區塊鏈數字化,成為壯大數字資產越來越寬廣的道路。在林林總總那麼多資產類別中,ABS特別適合。
ABS(Asset-backedSecuritie)即資產證券化,如今證券基本都數字化了,只需要將關鍵數據上鍊,ABS便能較為容易利用到區塊鏈的數據可信、可穿透、智能合約自動執行等技術特點,提高發行效率,降低發行風險。
在全球範圍中,中國是很早嘗試建立區塊鏈+ABS的地區。 2016年,金丘股份就發布了RobotABS資產證券化智能雲平台,當年12月份,金丘股份還獲得了中南建設1億元的定增。原本中南建設希望依托集團在房地產REITs、連鎖酒店、聯合辦公、供應鏈金融和保理等多個領域的資源,全力支持金丘股份打造中國資產證券化第一平台。
然而,2017年、2018年因為代幣發行猖獗而後歸零,區塊鏈一度被污名化,中南建設以減少在新興產業的風險為由,退出了金丘股份。中國資產證券化第一平台也因此夢碎。
但在2017年,百度、京東的入局,為區塊鏈+ABS注入了新的技術力量。
2017年9月,天風證券和百度金融(度小滿金融)發行了國內首單基於區塊鏈技術的交易所ABS產品——“百度-長安新生-天風2017年第一期ABS”。底層資產是汽車貸款。
同年京東金融與建元資本宣布合作發行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汽車融資租賃ABS項目,項目規模為4億元。
隨後,券商大軍紛紛加入了區塊鏈+ABS的隊伍。包括國泰君安、德邦證券、廣發證券、華泰證券、華寶證券在2018年-2019年都有推出基於區塊鏈的ABS產品。
作為資金供給方,中國的銀行機構也加入了這一領域。交通銀行於2018年6月上線了“聚財鏈”資產證券化平台。 2019年初,趣鏈科技為招商銀行信用卡中心構建ABS項目管理平台。 2019年,浦發銀行和百度合作做了相關產品。
銀行業內比較知名的還有浙商銀行,2017年8月,趣鏈科技與浙商銀行合作,推出業內首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企業“應收款鏈平台”。而後,浙商銀行將應收賬款ABS化出售。最近的案例是,今年6月初,浙商銀行主承銷的“鏈鑫2020年度聯捷第一期資產支持商業票據”發行。項目為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推出ABCP產品的首批5個試點項目之一,也是全國首單集合型ABCP,發行規模1.2億元。 ABCP是指單一或多個企業(發起機構)把應收賬款、票據等作為基礎資產發行的短期證券化產品。
而美國市場在區塊鏈+ABS落地集中在今年。
今年3月份,一家名叫FigureTechnologies的公司宣布,發行了一款區塊鏈技術支持的的貸款證券化產品。參與機構還包括傑富瑞集團(結構代理、牽頭承銷商和倉庫供應商)、野村證券國際有限公司(承銷商)、Tilden Park Capital(貸款貢獻者和下屬票據買家)和一名大型資產管理公司(高級票據買家)。
然後就是6月11日,先鋒基金發行的的ABS產品。
走省力的路
上述區塊鏈+ABS產品無論中美,都依託於原有資產提供機構、金融機構及其他相關服務機構,區塊鏈技術公司在當中只提供技術服務。
其好處就是能夠實現區塊鏈技術快速的落地,基於區塊鏈的數字資產快速生成。因為業務是現成的、渠道是現成的,服務機構是現成的。當中或許會有機構間的博弈,比如資產端可以騰挪的地方不能騰挪了,通過區塊鏈提高了效率,降低了中間環節的流程,中間環節部分機構的利益可能受到一定的損害。
但作為一個整體,區塊鏈+ABS可以達到全局最優。在整體利益大於單點情況下,更多力量會推動區塊鏈+ABS的發展。
而區塊鏈在很多其他領域生成數字資產,往往要改變一些業務邏輯,或者增加、減少鏈條上的一些機構,其阻力更大。比如區塊鏈在文娛領域,要生成數字資產,就改變了當前文娛資產的流通方式,用戶自己創造的版權類資產,點對點交易,不用再依託於類似閱文集團的平台。
這也是原生區塊鏈資產落不了地的原因。原生區塊鏈項目通常包辦了資產生成、發行、融資等全流程,因為其資產可以通過白皮書憑空生成,不需要會計、審計等。這樣的平台,即便真相落地,也會處處被已有的機構抵制。
ABS是基於區塊鏈的數字資產生成的最為省力的領域之一。
另一方面,這個市場也足夠大。 2019年僅中國全年發行各類ABS產品2.34萬億元,存量規模突破4萬億元。首單掛鉤LPR 的浮動利率信貸資產支持證券、首單可擴募類REITs、基於資產支持證券的信用保護工具等創新產品成功發行。美國ABS產品市場更為成熟,規模超過3.5萬億美元。
有得有失。這條路雖然方便易走,但遠遠沒有達到基於區塊鏈的數字資產流動的效率期望。
因為通過原有路徑,ABS被包裝成一個個理財產品向特定投資者發售。投資者是可以利用區塊鏈的特點,穿透式看到底層資產的情況,但投資者沒法將資產快速流轉,發揮更大價值。
理想的情況是,ABS通證化,基於區塊鍊網絡進行可信的流轉,最好還有相應的交易所,讓資產的配置效率更高。
當下,海南、成都都傳出要建設數字資產交易所,ABS資產正在大規模上鍊,不妨從這個領域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