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由萬向區塊鏈實驗室舉辦的第八屆區塊鏈全球峰會主題論壇“江'河'行地”聚焦物聯網、區塊鍊等數字化技術在雙碳領域的應用,邀請到(按當日演講順序排列)上海華峰創享互聯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費海平、摩聯科技首席執行官林瑤、萬向區塊鏈執行總裁王允臻、NCD亞太區5G及IOT轉型高級總監Chiew Tze Eng、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複雜系統管理與控制國家實驗室主任王飛躍、新加坡新躍社科大學教授李國權、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業務總監彭峰、德國萊茵TÜV大眾華區產品服務環境及可持續發展總經理及簽證官桑堅忠、方圓標誌認證集團綠色低碳事業部副總經理代俊傑、施耐德電氣數字化解決方案負責人冒飛飛、西雲數據行業解決方案總監盛濤等多位行業專家。
在《碳中和如何成為一個生態遊戲》圍爐談話中,摩聯科技首席執行官林瑤、萬向區塊鏈執行總裁王允臻、NCS亞太區5G及IOT轉型高級總監Chiew Tze Eng結合各自的從業經驗,深入探討瞭如何從行業生態的角度,賦能企業低碳轉型、綠色發展。下文根據活動直播速記整理,略有不影響原意的刪改。僅代表嘉賓個人觀點,不代表萬向區塊鏈立場。
●碳中和如何成為一個生態遊戲
林瑤(主持人):大家好!我是摩聯科技的首席執行官林瑤,很高興能成為今天圍爐談話的主持人。今天圍爐談話的主題是“碳中和如何成為一個生態遊戲?”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圓桌嘉賓將與大家分享他們是如何制定碳中和及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今天參與圓桌討論的嘉賓是萬向區塊鏈執行總裁王允臻和NCS亞太區5G及IOT轉型高級總監Chiew Tze Eng。首先,請王總介紹一下自己。
王允臻:大家好!我是萬向區塊鏈的執行總裁王允臻。從2016年進入區塊鏈行業,非常期待能和各位在可再生能源與區塊鏈技術相結合的領域進行交流。
林瑤(主持人):非常感謝。接下來,有請來自新加坡的Tze介紹一下自己。
Chiew Tze Eng:非常感謝。我是NCS亞太區5G及IOT轉型高級總監Chiew Tze Eng,但我一直把自己稱為“架構技術專家”。我對任何新興的事物都非常感興趣,尤其是和區塊鏈、Web3相關的技術。最近,我和許多企業就可持續發展戰略和淨零碳戰略進行了交流。今天,我非常高興能夠有機會與各位分享和交流觀點!
林瑤(主持人):非常感謝Tze的介紹。相信兩位所在的公司——萬向區塊鍊和NCS都面臨著碳轉型的問題。區塊鏈一直被視為一項非常重要的賦能碳中和領域的技術。接下來,請兩位分享一下,區塊鏈如何在碳中和領域產生積極的影響。請萬向區塊鏈的王總先進行分享。
王允臻:從區塊鏈公司的角度看碳,我們會思考如何為“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新一代再生性創新”做好準備”。目前,我們看到了三種不同類別的機會:
1.企業層面的碳排放措施以及自願碳減排計劃,這主要是在基礎設施層面。
2.在社區層面,如何將“C(Customer,客戶)”、“B(Business,商業)”和“G(Goverment,治理)”有機集成,從而形成以碳減排為主要目標的社會和經濟生態系統。因此,碳減排目標應當是跨行業、跨社會的共同目標。
3.碳基礎設施和可再生能源的資產化,這是在投融資層面。企業可以使用“區塊鏈+物聯網”融合技術來實現碳排放的準確測量,並且基於基準來計算CCER,並進行有效的資產化和交易。
我們不妨將區塊鏈雙碳的產品技術比作“種子”。首先要“播種”,這是我們和摩聯在做的工作。然後需要“鬆土”,才能讓種子有機會露頭。 “鬆土”是社區所承擔的工作,即在社區中傳播理念,創造激勵機制和治理機制,促使社區成員踐行低碳行為。最終,“種子”要成長,需要水來澆灌,就是為企業碳減排的努力引入金融資源。萬向區塊鏈一直在調動、鼓勵生態系統共同賦能低碳轉型,我們的生態中包括領先的區塊鍊和物聯網公司,例如圓桌主持人林瑤先生所在的摩聯科技也是我們的生態合作夥伴,此外,我們在金融領域也有重要的合作夥伴。現在,萬向區塊鏈的“水”、“土”和“種子”,可以說都已經齊備了。
接下來,我們將部署、應用Web3.0、元宇宙、DAO等組織和呈現的手段,基於Web3基礎設施來打造社區,並設計激勵機制,進一步確保這些碳減排的倡議不僅能成功地啟動,也能形成一個有規模的、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從而實現可持續的能源和可持續的世界。
林瑤(主持人):非常感謝。王總剛剛所做的分享非常重要,也非常有價值。 Tze,由於您主要從事行業通信、5G和物聯網,想請您分享一下區塊鏈如何幫助5G、物聯網和電信行業加速實現碳減排。
Chiew Tze Eng:首先,我非常喜歡王總提出的類比,這個類比非常精彩。我一直認為實現淨零碳的過程必將是一場全生態系統的遊戲,所以我自己經常把它比作一個“森林”。在森林中,需要有陽光、土壤、種子,同時也需要有各種不同類型的動植物。為了讓“森林”的生態系統蓬勃發展,需要所有有機體都發揮作用。通信行業也是如此,行業裡的每一個人都要參與碳減排,並努力爭取碳中和。
前不久,我讀了一篇關於通信行業的文章,文中提到:通信行業是少數幾個率先承諾實現淨零碳排放的行業之一。在全球範圍內,電信行業、通信行業的能耗佔全球能源總消耗的2%-3%,這個數字雖然不是很大,但也不是很小。電信行業提供了互聯互通、數據中心和基礎設施的服務。未來,數據消費將呈指數級增長,因此,電信行業的能耗也會呈指數級增長。當務之急就是呼籲同行協同努力,共同減少整個行業的能源消耗,為實現淨零碳做出貢獻,這已經成為電信行業的一部分。
最近,整個電信行業都在熱議5G,所以我想談談5G。 5G代表的是第五代通信連接,在經歷了3G、4G時代後,人類現在進入了5G時代。就能耗而言,5G的能耗比4G要少2-3倍左右,且5G的能源效率比4G高出20-30倍,這點非常重要,因為隨著數據消費和數據流量的增長,我們需要在能耗方面做得更好。
正如我們需要更節能的冰箱、空調等家用電器一樣,5G的發展也是如此。只有提高能源效率,才能減少能耗,並讓這個行業更符合碳中和的標準,從而更好地為碳中和目標做出貢獻,這是5G可以帶來的直接影響,因為它自身的能耗比其他行業更高。 5G次生的影響在於5G將賦能各類不同的技術降低能耗,提高能源效率,例如無人車、可自我優化的交通,以及智慧製造/智能製造等。如果我們有自組織的交通管理平台和無人車,就可以減少交通擁堵。在許多城市,比如曼谷或雅加達,交通擁堵是一個大問題,因為擁堵也會導致碳排放。當我們有自組織的交通管理平台,在5G底層的支持之下,可以預見智慧城市的能耗將降低。這只是其中的一個例子,希望大家能通過這個例子管中窺豹。
林瑤(主持人):非常感謝Tze剛剛的分享。接下來,我們將探討得再深入一點。因為兩位都擁有豐富的企業用戶、政府合作的經驗,所以我想請兩位分享一下,和幾年前相比,是否有更多企業用戶和政府開始探討區塊鏈對企業ESG戰略的好處?
王允臻:首先,我個人不是特別喜歡ESG這個縮寫詞。一個好的縮寫詞或概念應該能夠喚起人們的想像力,可以自動將組織集中於一個專注的方向,但ESG這個縮略詞在這方面做得併不好。當然,我們都關心環境(Environment),治理也很重要(Governance),積極的社會變革(Societal) 也很重要,但是如何將這些不同的維度結合到ESG這個縮略詞一起來,欲言又止,語焉未詳,給不少有志於此的企業和個人帶來一些困惑。我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實施手段和方法論上面,形成一個以碳中和為中心的“ESG2.0”打法。
我們已經為此做了不少準備。首先,將ESG的宏大命題進行擴展,讓它變成更加邏輯嚴密、有條理的敘事。沿用我剛才提到的比喻,“種子”、“鬆土”和“澆水”。在“種子”層面,企業的碳排放準備程度是我們非常關注的事情。今年年初,萬向區塊鏈正式推出了萬納鏈,並基於萬納鏈打造了“萬碳魔方”,“魔方”是指三維的系統性解決方案,可以在不同層次上滿足企業的需求:
1.最高層。企業從資產端、投資端、管理端關注其碳排放。這一層主要解決“如何衡量碳減排”,以及“如何投資於更加積極的碳資產”等問題。在三維立方體的層面上,企業戰略主要專注於提供戰略諮詢,為企業提供方法論,提供可以量化的模型。可以說這是“E+G”的落實。
2.運營層,即工廠層面。運營層也是可以提供優化解決方案的層面,將物聯網部署在生產線上,並將碳減排的激勵措施納入到生產線的運營中。我們為工廠提供能夠提高其碳效率的工具,並使工廠可以在總體上成為低碳的踐行者,從而為企業戰略層面提供服務。
3.產品維度。這是非常有趣的維度,不僅是衡量製造過程中的碳排放,也追踪單個產品的碳足跡。長期從事電子行業的人對這應該不會陌生,追踪供應鏈、追踪各類成本,在產品銷售之時有CRM,在售後也有產品的生命週期管理等,而我們做的就是產品全生命週期的碳足跡管理。產品維度而且提供了2B2C的路徑,帶來了碳中和+數字化社區營銷這一具有巨大潛力的商業可能。可以說,這為“E+S”打開了大門。
萬碳魔方為產品級的管理不僅提供了一種約束條件,也有助於用戶更好地理解產品,並以長尾的方式幫助企業連接客戶。例如,某家電廠商和許多OEM廠商基於智慧技術打造了智能電子電器設備。顧客購買集成了智慧技術的冰箱,就能夠收集並記錄冰箱在整個生命週期之內一系列的碳排放。對該家電廠商而言,不僅要做產品級的碳排放核算,更重要的是主動接觸客戶、與客戶互動,並滿足客戶的碳減排目標。也就是說,現在售後有數字“錨”可以幫助企業與顧客的生活錨定、掛鉤,這對OEM廠商的持續成功非常重要。
接下來,我將為各位介紹萬碳魔方產品級的解決方案,這些解決方案也是我們對企業層級、“種子”層級問題的答案——以“物聯網+區塊鏈”這種可靠的方式衡量碳排放的同時,利用物聯網技術為客戶提供能夠與他們的消費者進行長尾互動的方式。再來聊聊“土壤水平”——如何“鬆土”,即如何讓不同社會維度、不同經濟水平的企業、用戶共同加入低碳事業。對此,我非常同意Tze的“森林”類比。在20世紀80年代、90年代,環保者被稱為“抱樹者”(Tree Huggers),我認為隨著可再生能源的興起,未來可能會有人成為“抱太陽能電池板的人”(Panel Handlers ),或者“抱風機的人” (Turbine Huggers)。在個人層面,不僅可以真正以分佈式的方式對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進行小額投資,也可以以眾籌的方式來推出新的減碳應用和產品,細顆粒度減少社區的碳足跡。這樣不僅帶來了綠色能源,同時也創造了一些能夠讓社區所有成員參與的項目。不僅如此,低碳社區也引入了責任值,但這是軟性的、更溫和的、獎勵式的責任值。目前,所有的激勵主要是負面的激勵,例如沒有優化碳排放結構的單位會受到某種懲罰。但未來會有更多的獎勵措施,而非懲罰措施。
“澆水”意味著你需要引入資源,這也是區塊鏈在碳經濟中扮演基礎性角色的地方。在社交網絡上大家有個共同的說法:區塊鏈很棒,但沒有殺手級應用。這並不准確,區塊鏈已經推出了一系列的殺手級應用,主要的殺手級應用之一就是將過去無法資產化的產品進行資產化。例如,過去人們討論較多的生物資產——肉牛。現在,可以通過將“區塊鏈+物聯網”創建數字孿生牛,並對牛隻進行管理,使肉牛成為一種可投資的資產。但這只是起點,未來在太陽能電池板、太陽能發電廠等領域也將有很大的作用,例如在為太陽能發電廠籌集資金的場景中,可以劃分成可管理的模塊,允許不同的投資者參與。
太陽能發電廠、風電廠、水力發電廠的共同點是,他們往往處於更加偏遠的地區,很多投資者會擔心偏遠地區的項目是否有足夠好的區域治理結構,基於數字孿生和區塊鏈技術,就可以對這些偏遠地區的清潔能源電廠的運營實施有效的管理。區塊鏈可以為這些可再生髮電資產提供完全的透明度,並使他們更可信、更可靠,這樣就降低了投資者和金融機構的風險門檻,通過這種方式就可以為低碳行業引入“活水”並開始“澆水”。
除此之外,低碳行業需要監管、金融政策、金融市場和政府機構的參與,也需要提升整體環境,這是在全球範圍內已經出現的一個現象。然後,這片“森林”的生命週期將會變得更可持續。
林瑤(主持人):非常感謝王總給我們分享了非常有價值的案例。回到一開始我們提到的生態和協作,所有碳中和戰略不僅需要與大機構合作,同時也需要與企業、個人合作。我想請問Tze,你覺得“合作”在淨零碳方面到底扮演者怎樣的角色?是否能夠給大家舉幾個行業的例子?
Chiew Tze Eng:今天一直在探討“森林”,其實“森林”一切都關乎生態。淨零碳並不是一項小的成就,這相當於解決世界飢餓的問題,甚至比它難十倍,因為地球環境關乎人類的生死存亡,有很大的影響。要實現淨零碳,企業需要合作,政府也需要合作。除了大的企業之外,所有的個人,所有的公民也都需要做出貢獻。這意味著要改變所有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這並非易事。
當對手是一個龐然大物時,我們必須一點一點克服,即踐行低碳需要每個行業共同努力。例如,人類使用汽油車、柴油車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但電動汽車出現後,消費者不再去加油站蓄能,這就需要改變基礎設施,但所有的電動車充電站並不是一夜之間奇蹟般地就出現了,而是需要政府提供激勵措施,徐徐引導的。正如剛剛王總提到的,激勵措施就像“水”一樣,必須有激勵措施才能讓行業改變他們的行為,讓公民改變行為,例如為公民提供稅收激勵。
前不久,我讀了一篇有關於挪威的文章,他們在3-4年的時間裡,成功說服想要換車的人買電動車,因為購買電動車會使他們獲得更好的稅收激勵、稅收優惠,例如更低的汽車購置稅,通過這樣的方式鼓勵公民改變行為。這些雖然是短期的措施,但是如果人們持續做一件事情就會形成習慣,所以我認為政府的監管、稅收措施的激勵等雖然都是短期的手段,但也是至關重要的,它們能夠鼓勵人們踐行一些新的、更好的行為。
再回到電動車行業,我們通過激勵的方式鼓勵人們去買電動車的下一步,就是升級車的硬件,從而形成車聯網,汽車將成為像手機那樣的智能設備。這就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另外一個例子,即如何通過V2X的協同,實現更加高效、互聯互通的智慧交通系統。我們有望通過這樣的方式實現碳排放的下降,同時也解決了擁堵的問題。
此外,我還想跟大家分享一個能源生產領域的例子。如今大多數生產能源都來自火電,以及非可再生能源。從這個角度來說,政府需要出台政策措施,來鼓勵使用可再生能源或使新的數據中心更加高能效。
我來自新加坡,所以我知道在新加坡的運營者很難實現低於1.3或者1.25的PUE。北半球由於氣候的原因,具有天然的優勢,而新加坡很熱,很難在數據中心運營過程中提高能源效率。針對這種情況,可以通過國家間的協作來解決或緩解問題。例如,那些自然資源缺乏的國家或沒有足夠資源去產生更多能源的國家,可以和其他國家合作,從別的國家進口可再生能源,對他們而言,這也是一種比較低成本的為低碳轉型做出貢獻的方式。國家間的協作也會鼓勵新技術的出現,例如氫氣運輸,這些都可以幫助我們實現可再生能源的再分配,從而供世界各地不同國家、不同企業消費,這是我們非常期待的前景。
林瑤(主持人):非常感謝。 Tze剛剛舉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例子,提到了生態、跨行業、跨國的合作。在今天的圍爐談話中,談了很多技術、產品,以及與碳中和、可持續相關的話題,也談及了碳經濟、金融、激勵。我想請王總進一步分享一下最近非常熱門的一個話題—— “ReFi(Regenerative Finance,再生金融)”。
王允臻:我覺得像ReFi以及很多其他類似的術語,其最大的價值是幫助人們更加聚焦區塊鏈、金融資源到底是如何相結合的。區塊鏈+金融資源不僅是一種技術手段,同時也是一種幫助地球實現再生的資源,這也是ReFi被發明的原因。
我覺得ReFi其實包含了不同的維度,例如如何將大量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進行資產化,如何做會計處理等。一個太陽能電廠的會計計量方式如果和橋、隧道一樣的話是無濟於事的,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需要一種新的方式來衡量、評估這種基礎設施的投資,不僅是從空間而言,時間上也是如此。可再生金融的創新之處在於金融機構從可再生能源項目中獲得的收益不僅是物理層面、金融層面的收益,同時也是社會方面的獲益,這也是ESG一詞將政府、社會影響、環境相結合的原因。
我認為隨著氣候變化威脅逐年加劇,企業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更加義不容辭。越來越多金融機構不僅在投資方面面臨壓力,其投資政策產生的社會環境影響也面臨著壓力。我無法預言未來這種情況將如何演化,但是我覺得社區、投資者聯盟、金融機構聯盟可以將資源聚集在一起,在世界範圍內做更加全方位的投資,而不是僅僅關注孤立的太陽能廠或者單個風廠,應當形成聯盟,將資源聚合在一起,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搭建商業模式,從而與龐大的基礎設施組合,以及全面的投資和快捷處理方法。這也是萬向區塊鏈在幾年前就在這個領域率先起步的原因,我們建立了生態聯盟,用基於積分的衡量方式來計算每一個參與者為聯盟的成功所做的貢獻。這將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我也期待看到這樣促進低碳的工具得到廣泛的應用,以及在這個過程中大家展現出來的智慧。
當我提到聯盟的時候,並不局限於傳統的模式-比如建立一個合資企業。區塊鏈能夠使一些傳統合資企業做不到的事情成為可能。合資企業的貢獻假如只是由股權投資的比例來衡量,並不能反映合作經營的真實情況,是對各方貢獻的一種扭曲的計量方法。貢獻的意思是一旦合資企業開始運行,每一個合作方為合資企業帶來的商業機會,以及在聯盟中驅動的價值。所以,合資企業經常失敗,因為人們只出資,但他們並不在乎後續,他們希望另外的合作方在實際運營過程中做更多貢獻。各方是否匯聚資源帶來業務量,帶來運營流量,以及運營的管理方面的貢獻,其實更具有意義和價值。有了區塊鍊和好的激勵設計、治理結構,就可以對這些更有意義的指標進行貢獻計量,從而打造一個更有成效的合作形態或者聯盟模式。這將為企業的協作方式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總結一下,ReFi有兩個關鍵詞:第一,全方位多點資源協同,而非單個項目。第二,全新的聯盟,加上可行的激勵措施。
林瑤(主持人):非常感謝王總。今天的圍爐談話有很多區塊鏈開發者在收聽,也許他們也想進入這個領域,參與到碳中和可持續項目中去。請問兩位對他們有哪些建議?
Chiew Tze Eng:我鼓勵所有Web3.0開發者不斷探索不同的倡議,例如王總剛剛提到的倡議,我覺得非常棒,我自己也要去了解一下如何參與。雖然我自己本人不是開發者,但我也很想知道,作為單獨的開發者,如何參與到更大的生態中,從而為可持續性以及淨零碳項目做出貢獻。
王允臻:為Tze和5G打個小廣告-隨著5G的發展,所有大家想做的事情都會與5G相關,尤其是對Web3.0和DAO感興趣的年輕人,應該多了解5G,多了解5G消息(5G Messaging)這樣的新手段。只要5G成功,就會有很多非常重要的組織工具,個人貢獻者的貢獻值將會通過5G信息的方式來實現。如果你對於5G技術熟悉的話就會知道,其實5G可以在消息窗口進行消息發送,與數字化身份一樣,相當於開發者所需的基礎設施。
林瑤(主持人):謝謝兩位的建議!再次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