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犀牛娛樂
作者:胖部
2022年開局,元宇宙概念股出現了幾輪反复。
其中中青寶、 中文在線等核心個股先後經歷多輪漲跌,比較極端的如寶通科技,1月7日跌超10%,1月11日開盤後大漲14.7%;近期妖股湖北廣電在1月10日更走出“地天板”,開盤跌停後於午後漲停。
從去年11月開始一些元宇宙概念股已經出現了下跌趨勢,根據Choice數據顯示,2021年有22只元宇宙概念股的股價回落。彼時“ 人民日報評論”發文《萬物皆可“元宇宙”》對元宇宙“是資本炒作還是新的賽道”的質疑,隨著時間推移還在加深。
這種反复背後,是對元宇宙的市場情緒。
假設元宇宙成為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某種未來,將如何回看2021年這個“元年”序章?回首2021年元宇宙的種種,從定義到前景高度不確定性的質疑,到讓多支股票坐上市值火箭、互聯網巨頭下場的熱鬧,有定調,有混亂,有理智,也有投機。
在2022年到來之際,市場的波動正表現出對元宇宙混亂的起步階段進行著思考和重新梳理,而這或許孕育著更多機會。
技術唱戲,巨頭“潑冷水”,2022的元宇宙面面觀
在1月8日閉幕的2022年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CES)上,元宇宙成為當仁不讓的主角。
相關的技術幾乎吸引了所有的眼光,發布方包括索尼、 微軟、 英偉達等多方國外廠商等。
長期關注元宇宙的中信建投專門發研報匯總了主要動態。比如英偉達宣布,旗下元宇宙創作工具Omniverse將正式向創作者提供服務;高通與微軟宣布聯合推出新款定制驍龍AR芯片,擴展並加速AR在消費級及企業級市場的應用。
索尼和松下則發布了全新的VR頭顯產品。這一板塊作為元宇宙場景的重要載體,首先迎來了快速發展期。
數據顯示,2021年11月,Meta旗下的VR頭顯設備Oculus Quest 2銷量已達1000萬台。在此前的一份研報中, 安信證券曾稱2021年為VR/AR的“產業規模化元年”;IDC預計2024年全球產業規模將達728億美元。
這些技術進入應用和推廣,正在成為行業的強心劑。對於元宇宙的爭論,一個重要的指標就是技術,能決定元宇宙成為現實還需要多久,也決定著其在大眾層面的普及效率。而這需要在通訊、XR(VR/AR)、芯片、AI等基礎技術領域的長期開拓。
在這種硬軟件巨頭普遍發力的過程中,一些聲音卻表現出足夠的謹慎。
微軟在線技術大會中國站(Microsoft IgniteChina),微軟首席執行官薩提亞表示:“今天我們展示的只是開端,現在元宇宙這個新平台、新應用程序,與我們在上世紀90年代初談論網絡和網站時無異。”
在認同元宇宙顛覆性的同時,薩提亞的觀點也表明今天的元宇宙從技術到應用都還處於相當早期。作為當下發力元宇宙的主力軍,微軟的觀點其實著眼在切實的到達路徑上。
彭博社近期也有消息稱,蘋果內部絕口不提“元宇宙”概念,此前庫克在採訪中被問及元宇宙時,還表示更“願意用AR來形容”。作為Meta的VR/AR設備最有力的潛在競爭對手,蘋果的謹慎和Meta截然不同。
由巨頭們給元宇宙潑潑冷水不是壞事。在2021年明顯的市場過熱和概念先行之後,這種謹慎表現出對現狀的清醒認知,即核心關鍵技術並未成型,仍需更長時間的孕育。
這個時間,招銀國際在研報中認為需要10-15年,經歷“內容→基建→消費爆發及虛實互通”的演進; 德勤的分析則認為最早從2031年開始, 獨立行業的元宇宙才能逐步打通數據與標準,實現相似相融的成熟整合階段。
微軟大中華區副總裁康容稱:“元宇宙產業的發展和很多產業一樣,不會是直線上升。現在很熱,過一段時間大家也許會失望,產生質疑。產業需要不斷努力解決問題,不斷上升,最後當大家都對元宇宙'無感'的時候,元宇宙時代或許才會真正到來。”
2022年伊始,元宇宙從市值到理念被潑了冷水,但這可能令人更有信心了。
元宇宙:請回答2021
2021年3月10日,“元宇宙第一股”Roblox登陸紐交所,上市首日市值衝破400億美元。
這是元宇宙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間節點。 Roblox作為一個UGC 沙盒遊戲平台,玩家自由創造、開放度高是其最大特點,截止去年9月,全球700萬開發者在Roblox上製作了1800萬款遊戲。由此,元宇宙初步構建起了一系列基礎認知和定義。
到了8月,最出風頭的是英偉達,其CEO黃仁勳在公開演講中使用了14秒的“ 虛擬人” 替身,卻因為太過逼真無人察覺,也讓Omniverse這個技術平台因此獲得廣泛認知。
但Roblox和英偉達股價在11月以來卻開始大幅下跌。 “元宇宙第一股”ROBLOX從11月22日的141美元跌到了年底84美元,英偉達的股價峰值也停留在11月22日。雖然這種變化也有公司投資方向的影響,但或許能從中看到市場情緒的變化。
一些激進的動態會讓大眾產生疑慮。
比如NFT(非同質化代幣)因為無法複製拷貝、也不存在盜版的獨特屬性,在元宇宙時代獲得了全新的發展空間。但這塊市場還處於野蠻生長階段,商品價值也很難衡量,NBA球星庫裡曾花18萬美元的高價購買過一張NFT頭像,帶動網友熱議。
又如元宇宙“炒房熱”,一些買家在虛擬世界中天價購入數字土地。其中林俊傑公開在Decentraland平台買了三塊虛擬土地,估算花了大約12.3萬美元;元宇宙發展房地產的公司Republic Realm還宣布以約430萬美元購入了Sandbox的一塊地,創造虛擬土地交易紀錄。
同時,元宇宙概念股更成為財富密碼。比如國內的中青寶,宣布打造元宇宙遊戲《釀酒大師》後開啟行情大漲,兩個月內股價飆升3.5倍,市值猛增近80億元;中文在線11月舉辦“中文元宇宙全球徵文大賽”後,股價漲幅也在200%以上。
這些動態一方面正表現出元宇宙價值的急劇增加,另一方面也正表現出明顯的問題,首先是這個全新的市場需要製定基本的規則,和對應的契約機制;其次是元宇宙的商業化場景和業務模式也都處於模糊狀態。
過去一年中,元宇宙的“年度C位”之路令人目眩,之後一系列虛虛實實的故事也著實精彩。這是否是未來趨勢,在當下質疑聲已經在減少,但“元宇宙元年”留下的那些水分和喧囂,或許需在新的一年里為前行者讓路。
文娛行業的元宇宙想像:虛擬人,NFT,IP……
1月9日晚間,華策影視公告中表示,將成立專門元宇宙新業務部門,搶抓數字化時代新發展機遇。此前華策影視曾在投資者平台表示,公司積極關注VR/AR技術及科技進步對影視劇製播方式、應用場景可能帶來的變革,並戰略參股了部分VR企業。
吸引老牌影視公司在戰略層面上佈局元宇宙,文娛行業與元宇宙的聯繫似乎正在打開想像力。事實上,目前元宇宙市場認知較好的部分,和文娛領域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數字虛擬人技術是極具代表性的,也是最早在文娛行業取得深度發展的。
比如去年韓國SM推出的元宇宙女團aespa橫掃年末大賞,已是韓國市場最炙手可熱的新人女團;在國內,還出現瞭如爆款虛擬達人“柳夜熙”10天吸引粉絲500萬,較早發力虛擬主播的B站近期還公佈了虛擬偶像女團“四禧丸子”預告片。
aespa
跨年期間虛擬人們更是集中亮相,鄧麗君的虛擬形象與週深同台合唱,鳳凰傳奇在《新倩女幽魂》遊戲開了虛擬演唱會;湖南衛視《你好!星期六》虛擬主持人“小漾”亮相,成為國內首個常駐且人格化培養的虛擬主持人。
NFT技術則不斷推進著文娛領域的合作深度,並開發出更多玩法。
今年1月1日,數字藏品平台Ezek與周杰倫旗下的潮流品牌PHANTACi合作,限量發售1萬個數字藏品Phanta Bear,40分鐘後即全部售出,周杰倫+NFT的話題獲得了極高的討論度。而在此之前,文娛圈與NFT的合作已經覆蓋了音樂、遊戲、動漫等多個領域。
近幾個月,NFT還成為了一種常見的宣發手段,比如電影《封神》發布了NFT數字藏品,上線僅24分鐘400枚數字藏品全部售罄;《怒火·重案》的NFT產品實現了超過20萬港元拍賣款,以公益助力口碑傳播。在好萊塢,《蜘蛛俠:英雄無歸》和《黑客帝國4》也都有配套的NFT策略。
從數字虛擬人到NFT,元宇宙技術正在文娛領域轉化為內容、運營領域的更多可能性。有趣的是,文娛行業也是最先完成對元宇宙價值反哺的,成為其前期想像的主要發起者和宣傳者。
從《頭號玩家》到《失控玩家》,文娛內容一次次被作為元宇宙的樣板進行大眾傳播,也不斷印證著這些內容所具有的廣泛認知度。而這樣的IP價值在元宇宙的未來,或許將轉化為線上虛擬空間的設計來源和更多元素。
新一輪動作已經在開啟。 1月10日有消息稱, 騰訊擬收購遊戲手機公司黑鯊科技,交易完成後,後者的業務重點將整體轉向VR設備,為騰訊的內容提供硬件支持。 2022年,元宇宙的前期亂像在整治,而巨頭們的跑馬圈地還在加速。
這一輪的賭注,是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