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來自HashKey Capital的鄭嘉梁,很高興萬向區塊鏈蜂巢學院給我機會與大家就“區塊鏈治理”進行初步探討。

區塊鏈治理是社區及參與者常常討論的一個話題,但當中仍有很多問題懸而未決。希望我們本次的討論框架可以為以后區塊鏈治理問題的探討提供方向。

01

區塊鏈治理的基本概念

當我們談論“治理”時,到底在談什麼?

普通治理包含責任人、參與者、選拔、決策執行、部署等參與方與參與過程。

區塊鏈治理就是區塊鏈參與者就改變區塊鏈特性針對共識、激勵分配等問題做出決策的過程。區塊鍊是開放式網絡,是分佈式系統,是開放經濟體。當中很多參數被寫在代碼裡,而寫在代碼裡的東西是可以被修改、被優化的。其中共識是區塊鏈系統裡最重要的一部分。

共識如何改變?就是通過治理。可以說治理是“關於共識的共識”。

從模塊的角度來講治理可能比較容易理解。 Vitalik提出過一個很簡單的治理模型,即治理是由決策模塊和協調模塊組成的。

在協調模塊中,不同參與者各抒己見,大家一起討論、協商。在決策模塊中,大家對所有的選項和可能性做出裁決,得出最終的結果去執行,改變區塊鏈的參數、共識、激勵分配。這就是治理最簡單的兩個模型模塊。

治理的作用是什麼?

早期開發者認為比特幣最重要的治理意義在於讓比特幣網絡保持去信任的狀態。還有些參與者則認為治理的作用是讓stakeholder實現經濟利益最大化。

治理一方面要保持去信任的狀態,另一方面要保持stakeholder經濟利益最大化。這兩方面是有重疊的,大家在觀察區塊鏈系統時也能察覺到,如果一個系統比較去中心化,網絡價值會就會比較高。如果過於中心或者不那麼去中心(介於中心和去中心之間),價值不會比完全去中心的系統更高。提升整個網絡的價值、保持去信任的狀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

治理可以讓去中心化的系統保持更長久、更有序的發展。當系統可以更加有序地發展時,價值會得到進一步提升。

最近業界人士也在討論所謂的林迪效應,對無機生命體來講,現存壽命越長,預期壽命就會越長。大家不知道系統到底可以存在多久,但如果現在的系統可以存在得更長久,未來壽命也會更長。這是基於過往經驗觀察出的一個結果。

任何一個系統,如果不加以管理和治理,系統內部是熵增的,熵增到一定程度,系統價值就會下降。熵增表明系統變得越來越無序、越來越混亂,需要通過治理讓它變得更有序,放緩熵增速度或是進入熵減。

我們今天討論的治理對像是去中心化系統,即區塊鏈,更具體地來講是區塊鏈系統的一套規則,這套規則可以讓所有的stakeholder在同一套原則下開展活動,包括改變共識、改變參數、激勵、懲罰、數據結構、分配資源。

去中心化系統的價值可以從很多方面表述,從可觀測的角度來看,其價值在於網絡傳輸/網絡價值比較高。更進一步來說,去中心化系統可以提供去信任的環境,只要客戶相信去信任的環境,就可以使去中心化系統價值最大化。從規則層面來看,去中心化系統的價值在於擁有一套非常完整有效的參與系統,可以讓stakeholder甚至外界對系統產生信任,從而提升系統價值。

綜上所述,治理的意義在於改變區塊鏈系統的一整套規則,讓其有利於stakeholder更有效地展開經濟活動,從而提升網絡價值。

純粹治理消耗的是stakeholder的精力、金錢、時間,有付出的話,就一定需要有回報。那回報是什麼?就是整個網絡價值的提升,使stakeholder持有分佈式網絡中一部分份額,治理系統,取得更加有效的發展。

以以太坊為例,如果以太坊治理得越來越好,就會有越來越多的項目在以太坊上進行開發,以太坊的生態會變得繁榮。假設以太坊治理不好,大家會選擇其他的分佈式網絡,以太坊網絡價值就會下降。治理的意義在於讓系統變得更加開放有條理,可以容納更多開發者、身份者、節點參與其中,由此提升系統的價值。

02

區塊鏈治理髮展歷史

下面,我將從鏈上治理和鏈下治理兩個角度,結合具體案例為大家梳理區塊鏈治理的發展過程。

(1)比特幣

比特幣的治理相對比較簡單,主要是以鏈下治理為主導,由核心開發者Bitcoin Core進行協議的升級。

比特幣治理比較分裂,核心開發者和礦工的利益並不完全一致。礦工相當於資本家,可以給轉賬交易進行記賬,但對於PoW型的鏈來講,礦工對網絡有一定貢獻卻沒有話語權,只可以比較被動地參與網絡,但對於網絡優化、升級、走向、採取新技術等話題缺乏一定的話語權。礦工和開發者的利益不一致有時會阻礙系統的治理。

比特幣的治理就是對比特幣一系列網絡協議的升級,由開發者主導。但有些升級和經濟相關,有些和經濟不相關,和經濟相關的升級會引發礦工的擔憂。

歷史上比特幣現金大區塊升級引發了一定的矛盾。我個人認為,目前比特幣現狀的治理權和持幣人的權利比較分裂。

另外,記賬權和治理權也是兩個比較核心的問題。記賬權是礦工治理的,但治理權由開發者決定,這兩個權利相對不一致。這是比特幣治理的現實,大家也接受了比特幣的治理情況。

(2)以太坊

以太坊的治理主要是圍繞EIP(Ethereum Improvement Proposal,以太坊改進計劃)進行。過程很簡單,分為提出、討論、實現幾個步驟,會合理包含核心開發者的意見。

以太坊選用鏈下治理的模式,因為有Vitalik和Ethereum Foundation(以太坊基金會)的存在,鏈下治理會相對集中,即便因為DAO事件,以太坊社區在分叉以後變得比較包容,但基本上以太坊的重大升級決議和方向性決策,主要是由以太坊基金會做出。當然,在做出重大升級決定之前會跟大家反复討論,但決議具體的執行和開發還是由基金會負責的。

以太坊主要代表人物Vitalik和Vlad是反對鏈上治理的,Vitalik認為鏈上治理最終會導致持幣大戶控制整個網絡。

鏈上治理意味著持有份額越多的人,話語權就越大,它更有利於經濟利益上的升級,但不利於更長遠的改變。

以太坊基金會和Vitalik認為需要維護核心開發者的利益,他們對以太坊的升級、開發做出了很大貢獻,但他們的持有份額不會特別高,如果採用鏈上治理的模式,這些人就難以獲得較大的發言權,所以他們青睞鏈下治理。

Vlad認為鏈上治理剝奪了全節點是否參與分叉節點的自由。

為什麼鏈下治理會讓整個鏈更團結?因為鏈下治理涉及到交流、溝通、方案提出、個人影響力等多個方面。個人影響力很難從一個鏈轉移到另一個鏈的。你可能是以太坊的核心開發者,在以太坊上有很大的影響力,但難以將這種影響力轉移到另外一條鏈上。

比特幣和以太坊目前都使用PoW共識,採用這一共識的鏈基本上採取的都是鏈下治理方式。

(3)Dash

Dash是最早採用鏈上治理的PoW型鏈。 Dash有雙層網絡,底層網絡和比特幣很像,底層網絡之上有主節點網絡,負責決策,底層網絡負責安全,抵押Dash成為主節點就可以參與治理。 Dash是較早嘗試鏈上治理的PoW型鏈,但效果一般。參與治理需要抵押1000多個Dash,價格比較高,一般人難以承受。另外主節點治理是有激勵的,激勵以後運營方更在意收入分配。

提案缺乏約束機制,大家可以隨便提,鏈上治理並不是把所有鏈下東西搬到鏈上就可以了,要有一整套約束機制。所謂“約束”即在鏈上鍊下防止共謀、減少共謀的可能性。 Dash在這方面考慮得不是特別多。

Dash跟比特幣有點像,大部分提案也是由Dash Core核心開發公司提出的,比較中心化,大家成為主節點以後就是為了收益分配,而不是真正為了治理。 Dash主節點數量還是非常多的,但並沒有起到分散治理或者讓社區廣泛參與的狀態,因此治理效果一般。

(4)Tezos

Tezos成立於2014年,是最早提出鏈上治理的PoS鏈。它非常反對硬分叉,認為硬分叉從各方面對鏈來說都是不好的,並提出了“自修復”這一重要概念。

“自修復”是指鏈不通過分叉,而是通過自己內部機制的討論可以讓它直接提升系統價值。硬分叉一定會降低系統價值,所有的分叉鏈都不會繁榮,肯定會有一條鏈勝過另一條鏈。一旦分叉,開發者社區就分開了,普通用戶的社區也分開了,外界參與方也分開了。這種情況下,任何一條鏈都不如原來那條鏈價值更高。

Tezos確實有這樣的理念,它不需要分叉,需要自我機能進行修復。 Tezos的治理就是投票,但設置了非常高的閾值(80%),即80%的人進行投票才能讓一個改變生效。任何決議大部分情況都是四六開的,40%人反對,60%人同意,但如果達到80%的話基本能夠代表大部分人的意見了。這個做法本質是把規則修復的流程拉地非常長,通常需要3個月,從而給大家更多討論時間,最後形成決議,避免分叉。

Tezos的做法給社區治理開闢了新思路,在不分叉的情況下讓很多新的決議得以實現,這樣不會分裂社區,也不會分裂開發者,是非常好的做法。

(5)Cosmos

Cosmos就是鏈上治理的模型,大家抵押代幣,成為軟節點,可以投票的過程。 Cosmos的鏈上治理有些點社區也在討論,比如說驗證者可以用低費率的情況吸引用戶投票,很多用戶為了經濟利益就當驗證者,雖然驗證者代表的觀點和用戶本身並不一致,驗證者帶領大家投票的情況會造成一定去中心化反向的過程。

驗證者節點可以更多保證安全,把治理交給社區,節點服務商負責網絡安全,但是社區治理的情況還是交給社區,治權和安全特權分開,相當於經濟利益和治理權利做了分開,這是比較好的模式,但還在討論中,沒有完全推薦出來。

03

Polkadot鏈上治理的探索

Polkadot是鏈上治理裡面做的非常不錯的,Polkadot也有無分叉理念。波卡核心開發者Jack Fransham提到:No upgrades, only forks. This has been the paradigm for as long as there have been blockchains. 區塊鏈歷史都是由分叉進行的,沒有升級的概念,一旦你想升級就做了一次分叉,Polkadot想改變這種局面,現在沒有分叉了,就是升級。 Polkadot有特性,可以在編程運行過程中直接進行升級,是非常好的特性。

Polkadot為什麼選擇鏈上治理?觀點很簡單。

1.鏈上治理非常透明,治理過程公開。所有東西在鏈上都可以找到。

2.整個過程可以追溯,找到責任人。鏈下溝通容易造成信息誤解、噪聲,大家都不知道信息到底從哪來的,慢慢就形成決議了,大家也不知道某一項決議追溯到頭到底是哪裡。

3.強綁定,治理決定和執行之間不會有摩擦成本。 Vitalik提出了兩個模塊:決策、協調。

完成decision之後,要把決議實行出來,在鏈上可以自動完成,如果通過了直接可以自己完成,如果是鏈下通過的,還要通過開發者再在鏈上做更改,中間會有摩擦成本。

為什麼Polkadot這麼喜歡鏈上治理?因為透明、高效、快,優點比較明顯。

Polkadot的鏈上治理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1. 議案與公民大會;

2. 理事會和技術委員會;

3. 平行鏈卡槽的分配;

4. 國庫管理。

議案公民大會是對一般的提議進行決策。理事會和技術委員會是特別的機構,機構也會參與鏈上治理,有很多專業的人員參與進來。

卡槽分配是之後平行鏈發布,卡槽到底分配給誰的情況。國庫管理是Polkadot裡的國庫怎麼用的情況,比較顯而易見。

Polkadot代幣DOT的主要作用也是和治理相關。

公民大會是Polkadot最主要的決議過程,公民大會大眾會提出議案,理事會也會提出議案,議案會通過公投生效/不生效,生效就執行,不生效就退回來。

Polkadot為了公投的有效性做了一些創新,都是基於投票(公民大會)做出來的,仔細看Polkadot治理的架構,很有英國議會風範,有上議院、參議院、公民、理事會、技術委員會。是既民主又集中,有非常濃重的民主政治色彩。

有三個非常重要的設計製度:

1.Turnout biasing-增加投票率

傾向於不改變Polkadot參數,當你的投票率比較低的時候會做設置,讓你整體投票勝出的可能性會下降。但是當投票率非常高的時候就和正常絕對大多數投票一樣。

2.鎖倉制度

通過DOT進行投票,投票的時候設計了鎖倉機制,你多麼相信你的議案,你可以鎖倉DOT,鎖倉的時間越長,說明信任越足,體現大眾參與的信任

3.技術委員會-緊急措施

當議案確實從技術上不可行,技術對網絡生態有傷害、容易讓網絡被攻擊的話,會有臨時的措施叫停

之前很多反對鏈上治理的人說萬一大眾做了錯的決定,但是鏈上治理自動執行決議,自動執行以後改不回來怎麼辦?肯定會有這種情況出現,加技術委員會就是防止被誤導的情況出現,緊急的臨時預案可以扳回來

鏈上治理和鏈下治理是沒有一定的結論的,新一代公鏈基本三個態度:

(1)鏈上治理就可以,像Polkadot

(2)反對鏈上治理,像以太坊

(3)雖然鏈上治理不錯,但先從鏈下治理起步,對鏈上治理持開放但謹慎的態度,分佈比較均勻

選了三個鏈倉的態度:

比如Near就認為:“一些公鏈依賴鏈上治理,協議中的一些決策由鏈上投票決定。雖然過程很透明,但需要仔細對待每一件決議,而且也面臨一些常識錯誤所牽動的攻擊可能。”

Solana也持有類似的觀點:“我們對鏈上治理比較謹慎,自動改變會成為一種安全攻擊向量。” 但對於鏈上治理,Solana也認為需要探索,“鏈上治理最終會成為一種比較重要的特性,我們一開始會從比較小的事件起步,比如交易費的決策。但最終目標非常清晰,即治理模式不可以影響性能。”

也有比較中性的,像Nervos:”研究了大量關於治理方案,但還沒有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所以Nervos Network 的治理方案會持續迭代。在早期,Nervos 基金會將會擔任項目的治理主體。隨著時間發展和Nervos 社區的壯大,我們希望社區成為治理的主體。”

所有的區塊鏈治理最終都是要交還給社區的,前提在於你有一套非常高效、透明、公開的有機規則,讓大家參與治理。不然你規則不明確,大家無從著手怎麼參與鏈上治理,覺得鏈下治理就可以了。

現在沒有看到任何說鏈上治理、鏈上治理哪一方勝過另一方的情況,並存的態勢會持續很長時間,最終會由普通參與者決策。

04

關於治理思考的點

(1)財閥政治

Token數量決定了決策過程的走向,賦予更多人更多的Token更多的投票權應不應該?反對的覺得會造成財閥政治,支持的覺得他是持份者,份額持有者就可以有更高的話語權,這是要考慮的問題。

(2)分叉是一項治理權力麼?

很多人認為分叉是民主自由的決定,你不同意我的決議我就退出你的網絡,分叉是表達民主意見的方式。但對我來講,我自己的想法是分叉並不在於你真的把鏈給分叉了。

比如說你把源代碼複製一遍另起爐灶,讓社區選是跟你的鏈還是跟其他的鏈,和分叉是一樣的,無分叉的鏈也可以做到這一點。

分叉不是一項治理權利,分叉是對網絡的傷害。是溝通協調的問題,大家的利益訴求是不一樣的,不一定非要採用硬分叉這種非常極端的方式。

(3)五個特性

考慮鏈上治理、鏈下治理時需要特別參考的分別是:透明transparency;正直integrity;有效

effective performance;協作collaboration;安全security;

鏈上肯定是透明的,鏈下應該更有效,而對於正直、協作和安全則不那麼明顯。在於取捨,你覺得哪些特性是鏈所必須的?你就先考慮這些點。

安全肯定是要滿足的,不安全的話鏈就崩潰了。有效也是要滿足的,協作、正直、透明都是非常軟性的東西,考慮起來比較複雜。

一些法律學者也在思考鏈上和鏈下治理,區塊鍊是多邊市場。未來區塊鏈要發展不僅是自己鏈的發展決策過程,因為區塊鏈要使用,是要面向很多的政府機構、學術機構、企業、開發團隊,各種技術、市場方面的需求,是多邊市場,不是單邊市場。

治理完全做到鏈上也是不太可能實現的,大部分時候和其它參與方溝通還需要鏈下決議的,很多隱性合約只能通過鏈下進行,沒有辦法完全鏈上。未來鏈下治理、鏈上治理是治理協議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