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DeFi、NFT應用的爆發,以太坊處理能力的不足之處開始漸漸顯露出來,公鏈市場上也開始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黑馬項目。就目前來看,雖然以太坊具有一定的先發優勢,但目前的公鍊格局尚未定型,因此各大公鏈項目依舊在進行著激烈的競爭。在持續競爭的模式下,最近公鏈市場出現了一些新的進展: Avalanche發布子網,Polygon發布超網,為區塊鏈帶來了新的擴容方案。

子網和超網僅有一字之差,並且從表面上看存在著很多相似之處,因此很多人會有些混淆。那麼僅有一字之差的子網和超網是什麼呢?兩者之間又有什麼區別呢?本篇文章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來源:TheTie

作者:Kingsley Bowen、Chí Phan

編譯:Corn

應用鏈平台的崛起

公鏈市場最近有了一些新的進展,Avalanche發布了子網,Polygon發布了超網。雖然從表面上看子網與超網在名稱和功能上有許多相似之處,但其實兩者之間存在著幾個關鍵的區別。本文就來比較一下Avalanche子網和Polygon超網,不過在比較之前,先來了解一下它們都解決了什麼問題。

子網和超網支持創建應用程序鏈(應用程序專用的區塊鏈)。應用程序鏈通過降低費用的可變性來提高交易速度,並通過量身定制的網絡激勵措施來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這對於單片區塊鏈來說是不可能實現的。如果沒有子網和超網這些平台,啟動應用程序鏈對於大多數構建者來說是昂貴且具有風險性的,而且對大多數建設者來說是難以理解的。

什麼是子網?

子網發佈於2022年5月,根據Avalanche的說法,子網是一組動態的驗證器,它們一起工作,就一組區塊鏈的狀態達成共識。換句話說,子網是通過提供可在區塊鏈之間共享的驗證器來實現應用鏈的基礎設施。從最普遍的意義上說,子網讓開發者、構建者和企業家能夠在Avalanche生態系統中創建完全定制的區塊鏈。

子網被設計成高度可配置的,並要求盡可能少的設計選擇。企業和開發人員可以創建區塊鏈,並且可以自定義選擇區塊鏈虛擬機(EVM、AVM或任何其他VM)。由於子網支持私有區塊鏈選項,如果他們的商業模式不需要代幣,企業家也可以開發沒有代幣的定制區塊鏈。

什麼是超網

通俗地說,超網是指Polygon幫助開發者、建設者和企業家啟動他們自己的應用程序鏈以及由此在應用程序鏈中產生的程序。該程序提供了一組專業的驗證器、用於實施設計和管理的第三方服務以及用於即時集成的工具(包括塊瀏覽器、錢包和KYC提供商)的訪問。支撐超網的技術是Polygon Edge,這是Polygon用於構建與以太坊兼容區塊鏈的模塊化和可擴展框架。據悉,自2021年5月發布第一個部署的Edge項目以來,目前已經構建了35個Edge項目。

Polygon Edge提供了一個可定制的共識層,並支持兩種共識類型:Istanbul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IBFT)Proof of Authority(PoA)和IBFT Proof of Stake(PoS)。兩個IBFT共識協議都是許可協議,在達成共識之前需要一組可信的驗證器,而IBFT共識協議理論上最大限制為100個驗證器可以參與共識。 IBFT PoA適合於驗證器之間的信任度很高的私有網絡,例如在許多企業用例中。另一方面,IBFT PoS允許可信驗證器集中批准的任何驗證器參與共識。

當少於三分之一的驗證者行為不正常(惡意行為或停機)時,IBFT共識可以確保項目的穩定性。此外,隨著時間的推移,預計更多的共識協議將會得到支持。當前的Polygon Edge共識機制提供了即時確定性,社區成員可以委託給Polygon驗證者。

超網有兩種形式,它們都可以選擇由經過認證的第三方進行管理:主權鏈(由他們自己的一組驗證器驗證的區塊鏈)和共享安全鏈(通過提供的一組與MATIC相關的驗證器驗證的區塊鏈)。

子網和超網的區別

子網和超網之間的主要區別之一是核心共識協議。 Avalanche使用的雪人(The snowman)共識協議通過在驗證者之間提供概率共識,理論上實現了無限的去中心化和可擴展性。 Polygon的IBFT共識協議保證了共識,但以去中心化和失去無許可參與為代價。

這兩種技術的另一個不同之處在於,Avalanche要求除驗證子網外,所有的驗證器都要驗證主網絡,而Polygon超網則沒有這個要求。相比之下,這不會對硬件需求產生實質性的影響。

下表總結了安全性和性能的比較要點:

對比:Avalanche子網 VS Polygon超網

讓我們進一步闡述Avalanche和Polygon關於Slashing的不同觀點。 Slashing指的是網絡可以通過從不良行為者手中那裡獲得利益來懲罰惡意驗證者。這是Avalanche和以太坊社區之間著名的辯論。

以太坊關於Slashing的論點是,不良行為者的行為會產生更大的經濟影響,那些在經濟上損失更多的人更有可能表現出良好的行為。相反,Avalanche反對Slashing的論點是權益池的委託人不一定能夠控制驗證器的行為。如果驗證者的行為是惡意的(不管是有意的還是停機),那麼委託人的利益將面臨風險,這可能導致將質押集中到專業驗證者身上,如此一來對於那些重視去中心化的人來說就是不可取的。

子網和超網的實用性

為了說明像子網和超網這樣平台的實用性,讓我們看看Axie Infinity的例子。

去年,隨著Axie Infinity的交易量和以太坊區塊空間的成本同時飆升,Axie Infinity團隊創建了Ronin側鏈來擴展他們的應用程序。然而,Ronin側鏈只有9個驗證者(RPC節點),黑客成功地攻擊了其中的5個,發生了當時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加密黑客攻擊事件,17.36萬枚ETH和2550萬USDC被盜,根據當時的價格計算,被盜金額共計約6.25億美元。

而有了子網或超網平台後,Axie Infinity的創建者就可以使用平台提供的驗證器創建一個足夠分散的區塊鏈,這將使他們的區塊鏈更難控制,降低被盜風險。

Avalanche初始項目啟動

社區建設者已經在子網和超網上啟動了他們的初始項目。 DeFi Kingdoms(DFK)和Crabada是首批加入Avalanche子網生態系統的兩款區塊鏈遊戲。

DeFi Kingdoms(DFK)-靈活的代幣經濟學機制

子網允許用戶使用Avalanche的原生代幣AVAX或子網原生代幣JEWEL來支付Gas費用。 DFK團隊通過調整代幣經濟學創建了特定於DFK的激勵結構:

– 50%的Gas費用被銷毀

– 25%獎勵給驗證者

– 25%被發送到Quest Fund作為社區的額外參與激勵。

Crabada-更便宜的Gas費和更好的用戶體驗

Crabada是另一個GameFi項目,它部署了自己的子網來增強用戶體驗。從下圖中,我們可以看到遊戲內交易支付的平均Gas費差異。在Crabada的子網Swimmer Network上,Crabada用戶平均支付費用是他們在c鏈首次部署中支付金額的1/120,即0.83%。

對比:Avalanche子網 VS Polygon超網

子網如何影響c鏈的活動?

隨著交易量向子網遷移,c鏈上的交易量開始下降,下圖顯示了c鏈上的交易隨時間的變化:

對比:Avalanche子網 VS Polygon超網

來源:Snowtrace

但是,如果將子網上的事務包括在內,可以看到Avalanche生態系統中的事務數量在持續增加。

對比:Avalanche子網 VS Polygon超網

來源:Kevin Sekniqi, Avalanche

這種行為是Avalanche團隊概述的項目開發週期的一部分。最初,項目將在c鏈上啟動。隨著項目需求的增長,c鏈費用也會增加。這將推動項目轉移到自己的子網,以獲得更低的費用。 c鏈流量隨之減少,Gas費也隨之降低。隨著新項目在Avalanche生態系統中慢慢的成熟,這種週期將會不斷重複。

對比:Avalanche子網 VS Polygon超網

來源:AvaxIntern, Avalanche

Polygon初始項目啟動

SX Network、北阿坎德邦政府醫療設備解決方案和Zo World都是突出Polygon Edge功能和用例的項目。

SX Network

SX於2018年3月在以太坊上推出了SX.bet預測市場dApp。當SX網絡需求增長時,為了使交易成本低且與EVM兼容,SX團隊轉向使用Edge進行構建。

根據SX Network項目負責人Andrew Young的說法,SX上已經部署了超過25種協議和應用,包括預測市場、DeFi和NFT領域。目前,SX網絡有2秒的出塊時間,6個驗證者,13806筆總交易和706個錢包地址參與該區塊鏈。

北阿坎德邦政府

印度喜馬拉雅山腳下的北阿坎德邦當地政府需要一種方法來跟踪其7所醫學院的醫療設備。政府部署了一個具有Polygon Edge集成的SettleMint網絡。最終的解決方案通過RFID跟踪資產,減少了定期維護的停機時間,並實現了供應和訂購流程的自動化。它目前是一個試點項目。

Zo World

Zo World是印度最大的背包旅社連鎖店之一Zostel的一個去中心化旅遊項目。該團隊已經繪製了超過1000萬個真實世界的位置,用戶可以在這些位置完成任務、鑄造NFTs並賺取DOPE代幣。

該團隊選擇超網的原因有: Polygon的生態系統、低交易費用、2秒出塊時間的響應能力、對開發運營的最低投資以及易於維護等。

潛在風險

儘管這些平台提供去中心化和可擴展性,但這兩個平台仍舊存在著局限性。

首先,Polygon有一個理論限制,即每個超網可以包含100個驗證器。在當下背景下,有幾個主要的加密貨幣都有類似的理論限制,比如Cosmos或Oasis Network。對於許多項目來說,這種去中心化程度就已經足夠了。由於去中心化是決定區塊鍊網絡安全性的關鍵因素,所以項目在進行項目設計時應該考慮到這一限制,尤其是對於高價值的區塊鏈項目。

其次,雖然這些平台理論上可以實現可互操作的公共和私有區塊鏈,但跨鏈橋接仍然是一個新概念。因此,它們可能會承擔代價高昂的安全風險,特別是在涉及智能合約橋接的情況下。 Avalanche的子網和Polygon的超網目前都使用了智能合約跨鏈橋。兩個團隊都在探索協議級別的橋接,這將帶來更具凝聚力的用戶體驗和更高的安全性。

最後,因為每個應用程序專用的區塊鏈都有自己的去中心化程度,所以用戶有責任了解每個應用程序的風險。大多數用戶不知道或不關心他們使用服務的去中心化水平或安全性,而且這些平台也沒有顯示其去中心化的程度。對於創建的每個應用程序,特別是具有自定義VM的項目,仍然沒有足夠的工具來提供這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