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合约能否成为未来区块链主导

  • 智能合约是一种通过计算机协议自动执行、验证合同的工具,无需第三方介入即可完成可信且不可逆的交易,适用于金融、保险等多种场景。
  • 以赌球为例,传统合约依赖法院解决纠纷,而智能合约能自动执行赌资划转,减少人为干预和纠纷。
  • 虽然智能合约不依赖区块链,但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和防篡改特性使其成为更理想的实现平台,解决了传统计算机技术中的信任问题。
  • 智能合约由尼克萨博提出,最初与区块链无关,但传统技术因代码易被篡改、举证困难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直到区块链技术出现才迎来发展机遇。
  • 当前智能合约仍处初级阶段,未来需完善法律法规以保障其法律效力,可能对社会性契约产生广泛影响。
总结

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 )是一种旨在以信息化方式传播、验证或执行合同的计算机协议。智能合约允许在没有第三方的情况下进行可信交易,这些交易可追踪且不可逆转。

什么意思呢?我们举个例子:

比如甲和乙打赌一场球赛的输赢,结果甲赢了,而乙却反悔了,不愿意付钱。按照传统的合约,可能甲只能去法院起诉乙。而这个周期又包含了起诉,立案,宣判,执行阶段。

而通过智能合约,在打赌前双方吧赌资充到智能合约系统,无论哪一方输赢,智能合约系统就会按照程序进行拨款。

智能合约相当于在计算机系统中构建一份参与方均可读的合同。当某一事件触发就会立即执行,自动把钱交给赢了的人。

智能合约适用于各种情况。它可以是金融服务、众筹协议、保险费、违约合同、信贷执法等等。

智能合约并不是一定要依赖于区块链来实现,但是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数据的防篡改,决定了智能合约更加适合于在区块链上来实现。

区块链解决了‘智能合约’的信任问题。

‘智能合约’的出现可能对商业合作是一个很大的颠覆。例如之前的商业合作需要第三方公信机构的参与或者需要第三方的担保。而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出现大大减少了人工的参与。如担保,审计,核验等等。

关于智能合约,最初是由一位跨领域法律学者尼克萨博提出,他把智能合约定义为一套以数字形式定义的承诺,包括合约参与方可以在计算机系统上执行这些承诺的协议。

从这位学者给出的定义可以看出,智能合约的提出其实与区块链没有必然联系,它是使用传统的计算机技术也可以实现自动交易的合约。

日常所用的信用卡还款功能也可以认为是智能合约思想的应用。然而,关于智能合约的理论实践,在传统计算机技术中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在传统计算机技术中使用智能合约的局限背景:

对于现实社会中的合约,需要得到参与双方的签认后才可认为正式生效,合同中的双方必须彼此信任并履行义务。而对于智能合约而言,合约是以代码的形式呈现,它的是否执行与事件是否达成触发条件直接相关,即使交易双方互不信任,也不影响合约的生效执行。

然而,对于传统计算机技术而言,这里会存在一个问题,代码存在着被篡改或者被黑客攻击的风险。一旦篡改或攻击成功,由于最重要的证据由交易双方计算机系统中保留,想要举证的难度是非常大的。

因此不难理解,关于智能合约如何工作的理论,利用传统计算机技术为什么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归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信任问题没有被解决,仅靠计算机程序不能真正触发合约的执行,因为可能还离不开人工的评判与批准。直到比特币的出现及广泛应用,智能合约理论的实践迎来了曙光。

智能合约目前虽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但潜力无限,它将会改变我们的生活。未来,智能合约需要新的法律法规约束以保障智能合约的法律效力。智能合约不仅会影响到合同法,而且影响力会扩展到整个社会的其它社会性契约。详细交流了解请加笔者!


分享至:

作者:17841460997蝶

本文为PANews入驻专栏作者的观点,不代表PANews立场,不承担法律责任。

文章及观点也不构成投资意见

图片来源:17841460997蝶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关注PANews官方账号,一起穿越牛熊
App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