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范芊芊   来源/ PANews

据新华社消息,刘鹤副总理率领中方经贸团于当地时间15日下午抵达华盛顿。中方代表团成员包括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廖岷。

这意味着,廖岷已升任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晋升副部级。公开资料显示,廖岷1993年获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2006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2003年原银监会成立后,廖岷任办公厅副主任、主任。2011年2月至2016年底,任原中国银监会上海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2017年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经济四局(国际经济局)局长。

在工作之余,廖岷还是著述较多的学者型官员。在担任CF40学术委员和上海新金融研究院(SFI)学术委员期间,廖岷主持了多项CF40和SFI课题研究工作,涉及金融监管、金融衍生品及金融租赁等多方面领域,并出版多部相关著作,如《科技金融创新:新结构与新动力》等。

对于金融科技和区块链,廖岷也研究颇为深入,曾多次公开谈到区块链金融及其监管。

2016年7月,时任上海银监局局长的廖岷曾在第六届上海新金融年会暨第三届互联网金融外滩峰会“区块链与金融科技创新”分会场上,用现场传递100元人民币的方式,再现了区块链的具体应用场景。

“这100块钱通过5个人传到最后一个人手上,实现了价值传递,会场内所有人都是证人。再公平一点,谁最先发现我做了什么事情,我再奖励100块钱。我甚至不是支付一个人,我觉得每个人都讲得非常好,每人奖励20块钱,这就是区块链。” 廖岷说。

他在上海证券报关于金融科技的撰文也提到了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的风险及引起各国监管部门及金融机构高度关注的原因。

他写道,目前,各界普遍认为,区块链是一项不确定性最大,但属于根本性、颠覆性的技术,具有分布式、免信任、时间戳、加密和智能合约等特征。对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分歧也较大。目前,一些机构在某些领域开始探索使用,但要最终在金融体系全面使用,还需要克服很多技术和风险管理的现实障碍,有咨询机构估计需要10年;然而,该技术一旦最终在金融领域全面采用,则可能会彻底改变现有金融体系结构和基础设施。

有风险必然需要监管才能推动市场稳步向前。对此,在“2016金融科技创新峰会”上,廖岷曾谈到区块链作为一个颠覆的技术,从监管角度来讲,目前还没有太多成型的所谓的意见。

廖岷认为,区块链技术本身及其影响还处于探索阶段,它对主权法律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未来如何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网络中履行监管职责?监管者对于网络应有多大的进入权限?一国当局如何在区块链这一国际化的网络中执法?在出现争议诉诸现实法律的情况下,法律管辖权如何确定?这些问题尚无答案。

同时,他还认为金融科技监管最为突出的挑战也来自区块链。当前国际和各国的法律和监管框架并不完全适用于区块链网络,甚至两者间存在冲突。例如,当前法律监管旨在提供交易对手间的信任基础,但区块链并不需要这种信任的背书或支持,区块链“代码即法律”的主张集中体现了这一冲突;但另一方面,区块链未来的运用和发展却又非常依赖于国际和国家层面法律的确定性。这也在同时给区块链金融监管的未来走向指明了道路,即需要国际层面的治理与法规框架层面的思考。

另外,他还在上海证券报的撰文中提到了目前区块链金融国际监管进展。他指出,国际组织已着手调研,初步评估框架已经出炉,比如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自2014年和2016年两次发布众筹业发展报告后,下一步将更加全面地评估包括区块链等金融科技在证券和资本市场的运用及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