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LayerZero 協議

區塊鏈彼此獨立,每條鏈都有自己的架構訊息,不與其他鏈互通。比如,以太坊鏈上的ETH無法被Solana辨識,因為ETH並不是Solana 架構下的產物。若要轉移它,只能使用跨鏈協議(IBC)。

這一局面將被LayerZero改變。 LayerZero由加拿大團隊LayerZero Labs開發,是一個全能互操作協議,能夠串聯不同的區塊鏈上的資產、訊息、數據和合約,形成一條全能鏈(Omnichain)。 LayerZero最早的協議支持Ethereum、Arbitrum、Avalanche, BSC, Fantom, Optimism, Polygon七個鏈,兼容EVM。開發團隊也計劃把Cosmos Hub、Terra和Cronos等非EVM鏈納入路線圖。

LayerZero運行機制

LayerZero在每個支持網絡(以太坊、Solana、Polygon等)上部署了一套智能合約,用戶必須通過LayerZero合約與各鏈的合約互動。 LayerZero信息傳遞合約與用戶部署的合約通信來傳輸相應的行動。用戶的原始合約基於其選擇的網絡,比如Polygon,用戶可以從任何地方與它互動。這一概念為web3創造了新機會——新的跨鏈互操作解決方案。

LayerZero優勢

  1. 優於現有跨鏈橋

目前的跨鏈橋和信息通信方式包涵兩類:(1)由間中鏈驗證並轉發鏈上信息;(2)在鏈上運行輕節點。與LayerZero的超輕節點相比,這兩種模式都存在不足。

間中鏈——安全性低

間中鏈的作用是接收、驗證信息,並在鏈與鏈之間傳送信息。間中鏈對信息有完全簽署權,這也是其失敗所在。如果發生共識性腐敗,所有鏈的流動性就會立即被盜取。目前間中鏈綁定了幾億美元,保護著數百億美元的安全。間中鏈正日益去中心化,越來越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

3.1.2 輕節點——費用昂貴

鏈上輕節點能夠接收並驗證對立鏈上每一組區塊鏈的區塊頭。交易證明相關信息在區塊鏈上被傳輸和驗證,方向自區塊頭始。用輕節點傳輸信息最安全,但也最昂貴。在以太坊運行一個鏈上輕節點,每一對鏈每天要花費數千萬美元。

3.1.3超輕節點

超輕節點(ULN)兼具輕節點的安全性和間中鏈的實惠,通過執行與線上輕節點相同的驗證方式來實現。 ULN的區塊頭並不是按順序全部保存,而是由去中心化預言機按需分配。

Layer Zero能運行可配置用戶應用(UA)的線上端點。 Layer Zero依靠預言機和中繼器在鏈上端點間傳遞信息。當UA把信息從A鏈傳輸到B鏈時,信息先通過A鏈的端點,端點會通知專屬於該UA的預言機和中繼器,還有其目標鏈。預言機把區塊頭轉發到B鏈端點,中繼器提交交易證明到目標鏈進行驗證。上述步驟完成後,信息才會被轉發到目標地址。

優於現有IBC傳輸層

IBC傳輸層負責管理輕客戶端對數據的存儲和驗證(ICS-2, ICS-23)、執行連接交握(ICS-3)、建立信息通道(ICS-4)。儘管它是完全的輕客戶端,但需要明確的鏈上全頭同步,才能實現交握。所有信息都由專屬ICS-18的中繼器傳輸。但是,運行一個完整的輕客戶端的成本高昂,限制了它的應用。

LayerZero從預言機按需傳輸區塊頭,減輕了鏈上全頭同步的壓力。 LayerZero提交的區塊頭與中繼器提交的交易證明進行交叉驗證,並且,LayerZero合約把不同鏈上的交易證明抽象為庫。比如說,Ethereum和Tendermint就使用了不同的序列格式(分別是RLP和go-wire)、簽名模式(secp256ka和ed25519)以及數據結構(Patricia Trie和IAVL+ trees)。

在分解預言機和中繼器的責任時,LayerZero利用了已有預言機(如Chainlink和Band)的安全特性,通過開放的中繼器系統添加了安全層。如果預言機與中繼器發生串通,系統就會停止,因為按照統計,在區塊頭未知的情況下,能夠驗證的交易證明不可能被發送,反之亦然。

IBC傳輸層另一個缺陷是其僅允許具有確定性最終性的區塊鏈直接通信。 IBC更高抽象層的安全性以及對應用程序的保護都取決於最終性。為了讓IBC與工作證明系統(該系統只有概率最終性)一起工作,就需要一個能施加最終性閾值的適配器區域(比如在sifchain中配置“peg zone”)輔助。

LayerZero能解決這個問題,它與確定性交易和概率性交易都可以無縫對接。在處理具概率最終性的交易時,由預言機確定所需的最終性閾值。這使LayerZero能與具不同網絡拓撲結構和共識算法的多種賬本一起工作。

其他優勢

可擴展性是基於區塊鏈的解決方案的棘手障礙,但LayerZero克服了它。 LayerZero可以應用於數據驗證、設置個人獎勵結構、數字貨幣包裝等方面。 LayerZero是根基層,能夠與Layer 1協議(比如BTC、ADA和ETH)跨鏈互操作。運營者能藉助LayerZero在多個節點(如Bitcoin和Ethereum)部署中繼網絡。 LayerZero為區塊鏈生態的擴展性問題提供了獨特的解決方案,無需修補現有區塊鍊網絡的底層協議。

另外,LayerZero協議允許用戶建立基於區塊鏈的業務和dapp、驗證數據數據模式和數據資源、鑄造加密貨幣、編寫特定業務邏輯和度量。

LayerZero用例

  1. 跨鏈去中心化交易

LayerZero相當於跨鏈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專門交易本地資產。現有的DEX主要用於發行打包代幣或運行中介側鏈,與此相反,使用LayerZero的DEX允許用戶把本地資產存入一個流動性池,並從另外的池子中提取。 LayerZero的信息傳輸基元功能強大,能實現直接橋接(定價1:1)、自動做市(定價ab = k)及其他類型(比如Curve DAO定價)。 LayerZero能保證傳輸的有效性,促進了去中心化交易應用的推廣。

多鏈收益聚合器

當前收益聚合器的運作範圍僅限於單鏈生態系統,例如利用單鏈策略實現收益聚合的Yearn Finance項目。單鏈收益聚合系統的缺陷之一,是無法利用超出其生態外的收益機會,從而錯失潛在收益。 LayerZero的多鏈收益聚合器能抓住所有生態系統的良機,增加獲得高收益的概率,使用戶從市場低效率中獲利。多鏈效率聚合器顯然優於單鏈聚合器,如果最壞的情況發生了,隨時可以退回到單鏈,只要情況樂觀,多鏈聚合器就能提供成倍選擇。

多鏈借貸

目前,用戶沒有機會利用其不持有資產的鏈。如果一個全部資產在以太坊上的用戶想從Polygon上獲利,他只有兩個選擇:(1)將全部資產轉移到Polygon,並將其轉換為所需貨幣。 (2)在以太坊借出資產,借入想要的資產,將其橋接到Polygon。 LayerZero的借貸協議允許用戶持有在以太坊的資產,將其借出,並在Polygon直接用MATIC借貸。這就免去了橋接費和交換費等中間成本。

統一流動性橋

流動性橋為了吸引流動性供應商(LP)彼此競爭,分割了橋與橋、配對池與配對池之間的流動性。目前,LP必須選擇連接到單鏈上的單一流動性池,無法為資產提供多少流動性。 LayerZero能夠在所有鏈上提供統一的流動性,保護了源鏈的最終性。也就是說,用戶把資產從A鏈轉移到B鏈時,其在B鏈的資產是有保證的,LP能夠從所有進入B鏈的交易中收到費用,不受源鏈限制。

兌換(Swaps)

LayerZero使自動做市商能夠被打包,從而執行資產的跨鏈兌換,無需修改代碼。用戶可以在源鏈的單次交易中將ETH換為SOL。開發者可以使用LayerZero構建複雜的跨鏈應用,不必犧牲無需信任性,也不用引入複雜的中介鍊或智能合約。圖2展示了LayerZero建立交易所的功能。最左側是中心化交易所,用戶把代幣存入中心化信託機構,機構在鏈外跟踪存款,當用戶需要時,機構在其他鏈上授予代幣。使用中心化信託機構違背了區塊鏈的初衷。因此,分佈式交易所應運而生。

一文讀懂什麼是 LayerZero

中間部分展示了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工作機制。 DEX使用由智能合約管理的共識協議,來促進B鏈上的自動鑄幣,DEX擺脫了對中心化的、需信託的鏈外媒介的依賴。但DEX存在不足,它牽扯到一個中間代幣和一條中間鏈,只能在B鏈上鑄造一個中間代幣或打包代幣,而非用戶實際想要的代幣。用戶必須在另外的交易中把中間代幣(如RUNE)或包裝代幣(ANY)換成想要的代幣。

中間代幣、打包代幣、二次交易和中間鏈都是非必要開銷,理想情況下,都應被單一的無縫交易代替。圖2最右側是建立在LayerZero上的交易所,A鏈發起單一跨鏈交易,實現A鏈資本的本地交易,並通知B鏈的應用程序授予用戶代幣。在此過程中,LayerZero完成了一次最小單次兌換,不依賴中間代幣。實際的交換協議是由跨鏈交易中任一鏈的智能合約處理,LayerZero負責在兩鏈之間傳輸信息。這創造了很大的靈活性,並符合端到端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