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氣候危機問題上,國際社會日益達成共識,這很值得慶賀。隨著公眾對環保事業愈加支持,要求企業為避免災難儘自己的一份力量的呼聲也越來越高。這種壓力促使企業和政府採取一致行動。從2016年的《巴黎協定》到去年的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我們看到世界各國為應對氣候變化作出了一系列承諾。這些承諾也得到了亞馬遜和谷歌等公司的響應,他們公開表示將未來幾十年追求碳中和。
這種集體態度的轉變讓人感覺希望滿滿,但我們有理由保持謹慎。大型科技公司提出的雄心勃勃、有明確日期規劃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成功博得了積極的關注,但看到新聞背後的實事非常關鍵。只有大刀闊斧的行動才能避免氣候災難,而不是公關,特別是在雲計算等碳需求巨大的領域。
然而,如果透過表像一窺深淺,你就會看到完全不同的情況。本文將剖析為何說大型科技公司的誇口承諾更多是依靠巧妙統計和權宜處理的“表面功夫”,而非真正的實質性改變。我們需要更加顛覆性的解決方案,觸達科技版圖下的經濟機制和基礎設施——而這正是CUDOS致力於提供的。
碳足跡和企業責任
破壞性的天氣、肆虐的森林大火、飆升的氣溫,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地球氣候正面臨嚴重的問題,這個是我們今天所難以忽視的。如果我們要避免屈服於純粹的宿命論,我們就要想辦法避免人類日益灰暗的未來。而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知道自己的行為會產生多大的影響。
可喜的是,了解你個人對地球的持續破壞“貢獻”了多少非常容易。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und)、英國政府和英國石油公司(British Petroleum, BP)等各種組織都提供可以幫助你量化地認識自己的碳排放量的碳足跡計算器,並附帶如何減少個人碳排放量的建議。
當然,計算自己的碳足跡可能是一件讓人沮喪而非令人鼓舞的事。一個人們不願接受的樸素事實是,日常生活會產生大量的溫室氣體(GHGs)並排放到大氣中。並且,你可能會感到你所做的改變是相當微小的。例如,減少一次汽車旅行,使用一次可回收的塑料瓶——這些改變能給人類降低碳排放的努力助力多少呢?
同樣值得思考的是,“碳足跡”這個概念本身讓我們將注意力放在了自身的行為上。但這往往讓人們忽略了導致氣候變化的更大規模的決定因素。畢竟,再多的人選擇騎車上班也無法抵消化石燃料的持續和廣泛使用所造成的影響。
理解了這一點,你就不會驚訝於碳足跡這個概念實際上本身就是英國石油公司(BP)提出的一個絕妙的營銷策略了。該公司於2004年首次推出“碳足跡計算器”,並聘請公關公司奧美(Ogilvy & Mather)幫助推廣這個術語,作為其“不至於石油”營銷活動的一部分。該活動為英國石油公司贏得了“金艾菲”廣告獎,並在大眾意識中鞏固了碳足蹟的概念。
對BP來說,有利的一面是,那些忙於計算和最大限度降低個人碳足蹟的人,對於化石燃料開採所產生的巨大影響的關注會越來越少。通過將氣候變化重新定義為一個個人責任問題,BP等公司宣傳稱每個人都對解決這個問題負有同等的責任——即便個人的任何選擇都無法抵消石油行業的影響。
這並不是說我們不應該採取個人措施,過上更有環保意識和可持續發展的生活。小的改變,如果被大規模採用,也可以產生巨大的影響。但如果只提倡個人責任,而不呼籲企業和政府進行重大、大規模的變革,這是揀了芝麻丟了西瓜的行為。
這同樣適用於科技行業。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我們講到了蘋果等公司造成了大量電子垃圾,他們由於致力於按計劃淘汰電子產品,導致完全可用的設備以驚人的速度被丟棄。雖然個人選擇維修或改造舊設備可能幫助抵消這種影響,但只關注個人選擇,而不關注這一世界上最大公司的基本商業模式,是不公平的。
在雲計算行業中,只靠個人選擇更加無法解決問題。鑑於市場被少數大型服務提供商主導(亞馬遜網絡服務(AWS)是其中的佼佼者),個人“切換”到更環保的提供商沒什麼意義,尤其是在目前Netflix、迪士尼、Reddit和《紐約時報》等多家主要網站、社交平台和流媒體服務都依靠AWS滿足雲計算需求的情況下。想要降低自己在雲計算領域產生的碳排放,幾乎就意味著戒斷互聯網。
同樣,這並是暗示大家放棄個人對氣候行動的承諾,而是要呼籲人們積極支持影響更深遠的解決方案。讓企業和政府承擔責任必須是任何氣候危機解決方案的核心。
值得慶幸的是,近年來,各國和企業都對應對氣候變化表現出更堅定的決心。如果我們只盯著那些新聞頭條中的承諾和大型峰會,我們可能感到信心油然而生,認為氣候危機終於得到了認真對待。
但正如碳足跡背後的微妙營銷那樣,人們必須對這些環保聲明持謹慎態度。就像氣候活動人士對發達國家做出的承諾表示懷疑一樣,我們也需要對於能夠在多大程度上相信大型科技公司會兌現他們的誇口承諾保持懷疑。
大型科技公司大膽的氣候承諾
去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COP26)匯集了200多個國家的代表,其中包括120個國家的元首。 《巴黎協定》簽署六年後,與會國家在會議上進一步承諾減緩氣候變化,包括承諾減少森林砍伐以及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格拉斯哥氣候協議》是第一個明確強調限制煤炭使用的氣候聲明。
儘管在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達成的措施未能達到氣候活動人士的期望,但這些措施還是表達出了真心解決氣候問題的意願。在格拉斯哥做出的承諾表明,人們普遍認為氣候變化對人類構成了緊迫的威脅,必須採取措施避免災難。
國家層面的這一行動在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之間得到了響應,其中許多公司都在科技領域。這一點也不奇怪,因為有大量證據表明,消費者越來越願意將可持續性因素納入他們的購買考量。隨著氣候變化的影響變得更加明顯,強調綠色資質的公司將擁有關鍵的競爭優勢。
但這些資質真的可信嗎?
如果我們看看雲計算行業的主要參與者,我們會看到一系列為了限制氣候影響而做出的聽起來令人印象深刻的承諾。谷歌做出了最大膽的承諾,目標是到2030年成為“第一家無碳運營的大型公司”。微軟也有同樣深遠的雄心,目標是到2030年實現“負碳” ——也就是說,從大氣中減少的碳比增加的多。
相比之下,亞馬遜的具體目標是“克制”的。他們承諾到2040年實現淨零碳排放——比微軟和谷歌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目標實現晚了10年。不過,亞馬遜的主要創新是鼓勵其他公司簽署他們的承諾。截至2022年,亞馬遜的氣候承諾網站為26個行業的200多個簽署人做廣告,包括計算巨頭IBM、家用產品製造商聯合利華和汽車行業的領導者梅賽德斯·奔馳。
更重要的是,亞馬遜已經採取措施,支持簽署人積極實現他們的氣候目標。例如,2020年,他們啟動了氣候承諾基金(Climate Pledge Fund),承諾提供20億美元的初始資金,以“支持可持續和脫碳技術和服務的發展”。雖然亞馬遜在碳中和的時間表上可能更加猶豫不決,但他們願意把錢花在自己承諾的領域。亞馬遜也強調了大規模集體合作行動的必要性。
乍一看,大型科技公司似乎非常願意承擔自己的責任,但在考慮這些表面上令人印象深刻的承諾時,我們需要問兩個關鍵問題。首先,如何實現這些目標?關注結果而不是過程本身有利於亞馬遜的宣傳,但對於那些希望追究其責任的人來說,幫助不大。
其次,也是更重要的一點,到底承諾了哪些內容?以及如何定義成功?雖然我們可能熟悉“淨零”或“碳中和”等術語,但要理解這些術語的定義和衡量方式則更為複雜。歸根到底,“碳中和”承諾的“魅力”正是源於這種模糊性。
碳中和的局限性
在2019年發布氣候承諾後,亞馬遜獲得了媒體的大量讚譽。但是,一旦最初的熱議退去,人們就會深究亞馬遜究竟做出了哪些承諾以及它們打算如何實現這些承諾。
2020年1月,環保組織綠色和平(Greenpeace)發布了一份關於主要雲計算公司可持續發展承諾的措辭嚴厲的報告。他們的怒氣主要集中在亞馬遜身上,他們批評亞馬遜提供了一個引人注目的、表面上很有吸引力的承諾,背後卻沒有一個具體的計劃。雖然他們表揚亞馬遜公佈了他們目前的碳足跡(每年4440萬噸二氧化碳),但這更令人擔憂,因為他們沒有給出任何關於如何減少碳足蹟的細節。
2022年2月,兩個氣候行動組織所做的一項深入分析發現,情況並沒有絲毫改變。 《企業氣候責任監測2022》回顧了20家主要公司的可持續發展舉措,並發現了它們在透明度和誠信方面存在的普遍問題。以亞馬遜為例,他們指出,該公司的淨零碳承諾“目前仍沒有實際內容”,其從未明確表示過該目標涵蓋哪些具體排放。此外,亞馬遜也沒有說明過其目標的實現將在多大程度上依靠減少排放或抵消排放。
這些批評直擊“碳中和”或“淨零”承諾的核心問題。這些承諾指的是公司產生的碳和通過各種抵消方案從大氣中吸收的碳之間的平衡。因此,碳中和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實現:降低排放或增加抵消。這就引出了兩個直接的問題:一個公司如何測量它產生的二氧化碳,二是抵消二氧化碳的方案有多有效?
首先回答第一個問題。評估溫室氣體排放最廣泛使用的工具區分了三種不同的“維度”。維度一是指來自公司擁有或控制的源頭的直接排放。相比之下,維度二指的是公司為保持運營而購買的能源所產生的排放。最後,維度三是一個更廣泛的類別,它試圖捕捉一家公司整個價值鏈的間接排放,從廢物處理成本到產品銷售後的使用。
這些不同的排放分類方式為企業在計算排放量時提供了迴旋餘地,從而證明它們的碳中和承諾已經實現。例如,亞馬遜的計算中確實包括了“維度三”的排放量,但不清楚他們具體包括或排除了哪些排放量。 《企業氣候責任監測報告》(Corporate Climate Responsibility Monitor Report)指出,亞馬遜不僅沒有明確列出“維度三”的排放量,而且也不清楚它是否將其子公司的排放量計算在內。考慮到亞馬遜近年來已經收購了幾家科技領域的大型公司,所以在研究它們的具體承諾時,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公司如何計算排放量這一信息的缺失,足以令人擔憂。如果我們不知道碳排放量是如何被測量的,我們還能相信它聲稱的碳中和嗎?如果亞馬遜的碳中和承諾排除了一些維度三的排放,並將其子公司排除在外,那麼這些承諾不會像最初看起來的那樣令人印象深刻。
了解一家公司計劃如何通過減少和抵消排放來實現其目標也很重要,特別是考慮到人們對於如何計算抵消方案的影響經常是有爭議的。例如,一個常見的抵消方案包括投資植樹造林項目,其邏輯是樹木在呼吸過程中主動清除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因此,種植的特定數量的樹木可以轉化為特定數量的二氧化碳,然後根據公司當前的排放量進行抵扣。
然而,這樣的抵消計劃允許公司按照每棵樹在未來幾十年會消除的二氧化碳總量進行計算。這就讓公司可以盡情地在當前排放二氧化碳,反正有未來幾十年的潛在吸收量可以抵扣。而且前提還是每棵樹都能長到成熟階段,這很難說是一個安全的假設。具有嚴峻諷刺意味的是,去年由氣候變化引發的美國森林大火,燒毀了作為碳抵消計劃的一部分而種植的大量樹木。其結果是,這些號稱的碳抵消可能永遠不會真正實現。
此外,許多計劃並不是由尋求抵消其排放的公司直接投資的。相反,許多抵消計劃出售“碳信用額度”,讓企業可以從其排放總量中扣除。這讓企業可以在幾乎不直接投資於環境項目或缺少減少排放的具體措施的情況下,購買自己的“碳中和”。這造就了碳排放的“付費買中和”市場,在這個市場上,現金充裕的公司可以用最少的努力實現其環境承諾。
這些手段在谷歌看似令人印象深刻的“自2007年以來一直保持碳中和”的聲明中得到了體現。雖然這使該公司遠遠領先於其競爭對手,但事實並非如此。該聲明不僅排除了維度三的排放(到2020年佔該公司排放量的60%),還依賴於可疑的抵消計劃。谷歌為獲得碳信用額度進行了大量投資,以支持他們碳中性的聲明,但其中許多項目涉及甲烷捕獲技術的使用。由於捕獲的甲烷氣體具有轉售潛力,這種技術已經吸引了許多公司。也就是說,出於固有的經濟利益,許多這類項目本身就會被追捧。此外,谷歌也在林業相關項目上進行了大量投資,但其成果也頗有爭議。
當然,這並不是說亞馬遜和谷歌等公司完全在逃避環境責任。亞馬遜正在積極投資電動汽車,為其配送車隊使用,而谷歌對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承諾也影響了其他公司採取類似的做法。然而,這些切實的成績與誇大的目標相比實在不值一提。這或許也是為什麼這兩家公司都選擇支持反對美國氣候立法的團體的事實並不令人意外了。
雲計算領域如何有效應對氣候變化?
儘管大型科技公司似乎已經認識到氣候危機的緊迫性,但它們對可持續發展的大膽承諾表明,它們的首要任務仍然是維護公眾形象,而不是踏踏實實地進行枯燥乏味的綠色商業實踐工作。雖然亞馬遜和谷歌等公司確實朝著生態友好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但他們雄心勃勃的企業目標往往掩蓋了其偏向於片面或誤導性解決方案的傾向,而這些解決方案讓他們可以在無需改變商業模式基本框架的情況下,靠花錢就能“解決問題”。
考慮到我們面臨的緊急情況的範圍,這是遠遠不夠的。在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之前,聯合國警告說,根據目前的減排計劃,世界將面臨2.7°C的災難性升溫。雖然該會議達成的加強版的承諾十分重要,但世界上最大和最富有的公司必須儘自己的一份力量。這意味著要做的遠遠不止是簡單地花錢購買名義上的碳中和。這需要對它們的運作方式進行重大而深遠的改變。
但這在實踐中有多困難呢?亞馬遜目前的大部分收入來自其云服務AWS ,後者需要持續建設超大規模數據中心。這類數據中心非常耗能,而且在許多情況下仍由煤炭提供動力。雖然亞馬遜的商業模式依賴於這些數據中心提供的規模經濟,但很難想像它們會採取重大措施來減少排放。
對於大規模的企業變革,我們不能以個人的責任代替,也不能依靠購買決定來影響這種變革。在雲計算等行業,情況尤其如此,在這些行業,普通個人對企業行為的影響微乎其微。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得接受亞馬遜對可持續發展漫不經心的態度。相反,我們可以積極地支持可持續的替代方案——而這正是CUDOS所提供的。
Cudo Compute將提供一個去中心化的雲計算解決方案,實現全球計算資源的P2P分享。這將消除對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的需求,並實現對閒置的算力的利用——這些閒置算力中的大部分本來可能會成為破壞環境的電子垃圾。
通過支持Cudo Compute,您可以幫助我們朝著實現雲計算的可持續的未來而努力——這是一個遠比亞馬遜和其他公司的“洗綠”承諾更靠譜的未來。這種去中心化的解決方案需要盡可能多的參與者,何不現在聯繫我們,看看您是否能助我們一臂之力?如果您參與到我們的測試階段則可以幫助我們確保Cudo Compute平穩啟動。而作為回報,我們會為您提供免費的計算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