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區塊鏈最大的特點就是“去中心化”。

雖然區塊鏈因為幣圈而一直被人詬病,但是“去中心化”這個特點對於不明所以的大眾用戶來說,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畢竟對大眾用戶來說,去中心化意味著2個好處:

1

1、沒有第三方賺差價

人的天性是解放和自由,對於被控制被強迫被壓榨都會厭惡,但是礙於現實只能妥協:就像大學的兼職介紹人,就像找房子的中介……這坑的都是我們的血汗錢!

所以沒有中心化多好,可以和企業和房東和房地產直接對接,就像某二手車平台打的廣告一樣:沒有第三方賺差價。

微信截图_20190328205944.png

2

2、我的信息數據我做主

2018年,華住集團旗下各大酒店共2.4億條開房記錄被洩露,在暗網中進行數據的兜售,數據中包含:用戶姓名、身份證號、家庭住址、郵箱、會員賬號和密碼,入住和退房時間、消費金額等共1.23億條。

然後就是“電話詐騙”的表演時刻:“你好,是x先生嗎,我們是xxx社保局的,你有一筆社保補貼金未領取,今天是最後領取期限……”

有個朋友被騙後說“它連我名字身份證號哪里人都說出來了,而且說話語氣還很橫,我扛不住啊”。

微信截图_20190328210850.png


你在第三方平台獲取服務時,必須填寫個人信息,結果你的信息卻被盜取或者被平台“賤賣”。

所以第三方平台其實和黑客是“合作”關係吧?

平台:“我這收集了好多用戶的信息啊,你快來攻擊我們”

黑客:“好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用戶實名制拒絕第三方平台。


綜上所述的優勢,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簡直就是為廣大用戶貼身打造量身定做的“利器”啊!

於是“區塊鏈技術+各行各業”的應用千軍萬馬奔踏而來,並高舉“義軍”大旗:我們要用區塊鏈技術讓數據掌控權都回歸到用戶手中,要讓信息更安全……

但是甲之熊掌、乙之砒霜。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區塊鏈的去中心化,解放了用戶權利的同時,因為脫離第三方平台的控制,用戶同時需要面對2個問題:

1

1、去中心後,監管怎麼做?

比如阿里巴巴是一個中心化的機構,只要去監管這個公司就可以,但去中心化,數據完全分散,怎麼實現監管?

區塊鏈的完全去中心化,被稱之為“公有鏈”。而隨著區塊鏈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都加入區塊鏈創業大軍中。

而在不斷的應用探索中,大家發現當區塊鏈面對金融機構時,公有鍊是無法滿足其商業落地中隱私保護和監管等需求。而當區塊鏈技術中的聯盟鏈作為金融機構的應用場景時,宛如天生一對。

例如騰訊的微黃金項目就是聯盟鏈的應用場景之一。

微黃金是騰訊在做區塊鏈項目時實驗的第一個內部落地的商業場景。銀行、騰訊等多機構參與到微黃金產品中來,用多個節點共同參與記帳。這其中,由騰訊來提供聯盟鏈的底層技術支持,保障底層的性能、安全性、可靠性、便捷性。其它參與的機構主要考慮怎麼利用區塊鏈的特性做應用創新,做好業務邏輯就可以了。

微信截图_20190328212919.png

微黃金項目集合了銀行、騰訊等多機構,這些機構都可視為節點,多個節點之間的數據共識由多方構成,這樣可實現防篡改、可追溯。且它只對特定的組織團體開放,具有一定准入機制,加入者需要通過審核才可以。而此時只需要將監管部門當作一個節點加入聯盟中,就可以對鏈上所有的機構進行監管。

這樣既脫離了第三方平台控制,又便於監管執行。

2

2、私鑰保管所有數據,萬一遺失怎麼辦?

那麼問題來了,你把私鑰“弄丟”怎麼辦(或者忘記),然後導致數據資金找不回或者被“撿到私鑰”的拿走怎麼辦?畢竟這個時候已經沒有第三方平台來幫你“找回密碼”和合理賠償了。

無解。

至少目前來說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一旦私鑰弄丟,就再也無法找回(排除你自己忘記又想起和無意丟在某個角落然後又無意間看到)。

但是客觀問題雖然無法解決,主觀上區塊鏈技術卻可以給你提供避免丟失“私鑰”的方法——數字錢包。簡單來說,錢包就是用來幫你管理私鑰的。且它主要有作用於兩個方面:防盜、防丟。

防盜:數字錢包有可以線上存儲的熱錢包(連網),可以線下存儲的冷錢包(紙質或無網絡)、輕錢包、中心化錢包等多種類型,讓你花式保存。

防丟:備份。數字錢包可以多重備份、多次備份。

微信截图_20190328213327.png



區塊鏈技術可以所帶來的想像空間巨大,所以大家都前赴後繼的衝上去;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問題也還有很多,大家也都在絞盡腦汁的想辦法。

但技術的發展本就是一波多折無法預測,才足以激發我們探索的無窮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