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在萬向區塊鏈實驗室主辦的第五屆區塊鏈全球峰會上,萬向控股副董事長兼執行董事、萬向區塊鏈董事長兼總經理肖風發表題為《 由Libra引起的思考》的演講。

肖風在演講中回顧了個人支付系統的發展歷史。他提到,從貨幣視角來看貨幣的信用背書方式,過去幾千年大概有三種方式來發行貨幣,包括主權貨幣,比如美元;跨主權貨幣,比如SDR;非主權貨幣,比如比特幣。從這個角度來看,Libra並不是新事物。

從數字貨幣的發行來看,貨幣的方形也有三種方式,包括技術極客創造的貨幣,比如比特幣;商業機構,比如Libra;中央銀行,比如各國央行發行的法幣。從這個視角來看,數字貨幣發行的一條妥當路線可能是極客發行,私人機構試驗,最後央行發行。

從數字貨幣的使用角度來看,銀行貨幣(存款)有存款保險但沒有法償性,但是互聯網貨幣(移動錢包)卻有100%準備金。矛盾的地方在於,Libra雖然有100%準備金,但不存在央行,不由央行監管,市場管理準備金是有風險的。肖風建議央行允許有場景,有流量,有用戶,有需求的商業機構在央行開戶。這些機構可以向央行繳納100%準備金,兌換數字貨幣。這裡的隱含意思是數字貨幣是一種很特殊的貨幣,不是通用貨幣,數字貨幣一定是和特定場景和特定用途相結合的貨幣。

以上是從貨幣視角觀察Libra,從金融視角來看,Libra白皮書中對其金融屬性的闡釋是有限的。 Libra所謂的“新一代金融基礎設施”包含三個方面,分別是新的記賬方法、新的記賬賬戶和新的記賬單位。

另外,從個人支付系統演變的視角來看,個人支付系統經歷了紙幣——基於銀行卡的電子支付系統——基於互聯網其阿寶的移動支付系統——基於區塊鏈(密碼地址)的數字貨幣支付系統這四代。從中可見,除了第二代以外,從支付角度來說,銀行賬戶都在後端,開放銀行的概念早已蘊含其中,所以Libra的出現並不新奇。銀行在新技術變革中並不是消失,而是通過API的形式隱藏在後面,由企業包裝成新產品直面用戶,這是一件好事。

肖風認為新一代數字金融體系需要區塊鏈。數字金融體系包括數字經濟、數字化技術、數字金融,在這個體系中,區塊鍊和數字貨幣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從商業角度來看,任何新技術的應用歷來就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將新技術視為工具,改善商業邊際效應,另一個則是將技術視為製度,重構商業底層邏輯。區塊鏈的商業應用起碼需要部分具備區塊鏈的技術特點。只有新技術能滿足新的商業需求和金融需求。此外,肖風還闡述了區塊鏈支持下的無限循環的分佈式經濟生態系統有幾大特點,包括社會福利最大化、激勵相容與帕累托累進等。